Isaria cicadae miquel bionic cultivation method

07-07-2023 дата публикации
Номер:
CN116391566A
Принадлежит: Nanjing Wus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Контакты:
Номер заявки: 61-10-20230315.7
Дата заявки: 26-05-2023

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

附图说明

[0029]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3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

图1为金蝉花的形态示意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34]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于年初在竹林中建立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

[0036]

人工分离培养蝉拟青霉菌,得到纯化的菌株;

[0037]

五月至六月将竹蝉卵枝预处理后依次经孵化、接种菌株、地下养殖处理;

[0038]

次年三月至五月采收所述金蝉花,调整土壤后继续培育;

[0039]

所述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种植有为所述竹蝉提供营养物质的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

[0040]

所述中药材包括麦冬、天门冬、芦荟、苜蓿和垂盆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茎类农作物包括芦笋、大豆、土豆、甘薯和山药中的至少一种。

[0041]

本发明中,首先准备竹蝉若虫和金蝉花合适的生长环境,通过室内孵化提高金蝉花的孵化率,通过环境中浸染菌株提高竹蝉若虫的感染率,通过设置垄沟结构,一方面为竹蝉若虫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其快速增长,一方面为竹蝉若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其阶段式成长,在后期感染后才能为变成有性阶段提供充足的养分。因此本发明公开的培育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若虫的感染率以及成长率,缩短了金蝉花的生长周期,使其在12月内即可采收。

[0042]

其中中草药中的麦冬、天门冬、芦荟、苜蓿和垂盆草等,均为根系发达的中药材,种植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丰富的根须族系,也可以为若虫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吸食目标,还可以提高土壤的疏松效果,使若虫在地下运动更为简单方便。根茎类植物中的芦笋、大豆、土豆、甘薯和山药也含有丰富的根茎,同时其营养价值相对于中草药更高,若虫在后期进入有性阶段前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以结束其营养阶段,因此采用山药等植物种植,可以大幅度提高若虫的生长速度。在种植中草药或者根茎类植物的过程中,按照领域内常规的施肥方法对它们进行施肥即可。

[0043]

本发明中人工分离培养蝉拟青霉菌为本领域任意常规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0044]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预处理包括:将竹蝉卵枝按照30-50枝一捆浸泡于pH值为6.5-6.8的弱酸性电解质中5-10s,取出后于太阳下晒24-36h。

[0045]

本发明中,采用弱酸性电解质浸泡可以去除竹蝉卵枝上大部分的有害虫卵以及病菌,也不会对竹蝉卵造成损伤,并且捆绑后的竹蝉卵枝会避免浸泡过度,也方便于收集竹蝉卵。

[0046]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孵化包括:将竹蝉卵枝浸泡于温度为25-30℃的水中10-30min,取出后放置在干燥的沙盆中进行室内;

[0047]

室内孵化的温度为30-35℃,室内孵化的湿度为65-75%。

[0048]

本发明中,竹蝉卵枝适当的润湿,有利于竹蝉卵尽快孵化,在室内进行保温孵化,可以加快孵化的效率和成活率。

[0049]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室内孵化后筛出竹蝉若虫,于天气凉爽的下午十七点至十九点间进行地下养殖。

[0050]

竹蝉若虫刚孵化后生存能力较弱,如果是在太阳下放生,会因温度过高导致竹蝉若虫直接晒死,进入不到地下养殖的阶段。

[0051]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接种菌株的方法为:

[0052]

将所述菌株喷洒于竹叶、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以及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的肥料中;

[0053]

将竹蝉若虫放置于竹叶上以及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上,再次喷洒菌株,使竹蝉若虫接触并接种所述菌株。

[0054]

本发明中,将菌株按照两批次喷洒,第一次喷洒于竹叶、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以及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的肥料中,可以为竹蝉若虫营造一个充满菌株的环境,是竹蝉若虫无论在什么地方均能被充分感染,进入地下后也可以被根茎中的菌株感染。第二次直接空气中喷洒菌株,以避免生存能力较强的若在放生后直接进入土壤中,感染不到菌株或感染程度差,无法在后期转化为金蝉花。

[0055]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养殖间设有垄沟,所述垄沟下方依次设置养殖区和休眠区,垄上铺设土壤、竹叶和竹枝,沟上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

[0056]

为若虫的三个生长阶段设置了不同的环境,例如刚孵化的若虫钻土力量小,通过土壤表面的竹叶和竹枝等能快速避免被阳光暴晒;有一定成活能力的若虫进入松土后的养殖区,可以吸食竹根以及其他植物较细以及位于靠近地面处的新生根茎;成长为较成熟的若虫后,则可以继续往下进入休眠区(也可以越冬做准备,避免冬季温度过低造成若虫未长大就死亡)等较深的地下,吸食其他植物的成熟根茎,为金蝉花的开放提供充分的养分。

[0057]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地下养殖前,挖出所述垄上的30-50cm厚的土壤,先填入腐熟的有机质,再填覆回土壤,最后铺设竹叶和竹枝。

[0058]

在本发明中,腐熟的有机质可以是竹叶、竹枝以及其他枝叶或农作物废弃秸秆制成的,可以作为肥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腐熟的方法采用常规的制肥腐熟的方法即可。

[0059]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竹蝉若虫全部进入土壤后,于所述垄上铺设5-10cm的干燥秸秆,地下养殖30d后将干燥秸秆调整为1-3cm,继续地下养殖。

[0060]

本发明中,当竹蝉若虫刚进入土壤后堆放干燥秸秆,可以为土壤进行保温处理,为竹蝉若虫的生产提供舒适的环境;地下养殖30d后竹蝉若虫已经接近于被感染后期,要从营养阶段转化为有性阶段了,因此需要将多余秸秆调整,以使金蝉花能从土壤中长出,方便采集;同时保留少量的秸秆,也可以为金蝉花提供营养物质。

[0061]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前,对土壤进行杀虫处理,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的时间为地下养殖处理前1-3月。

[0062]

本发明中,杀虫处理可以杀灭土壤中大部分虫卵以及蚂蚁,避免其余的虫卵和蚂蚁孵化后啃食若虫或植物根茎,影响若虫的发育。提前种植植物,可以在若虫发育阶段就提供充足的根须以供若虫吸食。

[0063]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养殖的土壤为地温在18-23℃,pH值在5-6之间的酸性沙壤土;地下养殖的区域为竹林中遮阴度为50-75%的区域。

[0064]

土壤对若虫的发育影响较大,尤其是向阳坡下的竹林中,保持丰富的腐殖质和落叶,透气透水,其中地温、pH以及遮阴度均为适宜竹蝉若虫生长的环境。

[0065]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66]

实施例1

[006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8]

于年初在竹林中建立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首先在竹林遮阴度为50%的地方修建若干条垄沟,在沟上种植苜蓿,在垄上挖出50cm厚的土壤,填入腐熟的秸秆后再将土壤回填,回填时保证土壤是疏松的状态,最后在土壤上铺竹枝和竹叶,土壤为地温在18℃,pH值在5.9的酸性沙壤土。

[0069]

人工分离培养蝉拟青霉菌,得到纯化的菌株;

[0070]

五月至六月将竹蝉卵枝预处理后依次经孵化、接种菌株、地下养殖处理;

[0071]

次年三月至五月采收所述金蝉花,调整土壤后可继续培育。

[0072]

预处理包括:将竹蝉卵枝按照50枝一捆浸泡于pH值为6.5的弱酸性电解质中10s,取出后于太阳下晒24h。

[0073]

孵化包括:将竹蝉卵枝浸泡于温度为30℃的水中30min,取出后放置在干燥的沙盆中进行室内;室内孵化的温度为35℃,室内孵化的湿度为75%。室内孵化后筛出竹蝉若虫,于天气凉爽的下午十七点至十九点间进行地下养殖。

[0074]

接种菌株包括:将所述菌株喷洒于竹叶、苜蓿叶片以及苜蓿肥料中;

[0075]

将竹蝉若虫放置于竹叶上以及苜蓿上,再次喷洒菌株,使竹蝉若虫接触并接种所述菌株。

[0076]

地下养殖处理包括:竹蝉若虫全部进入土壤后,于所述垄上铺设10cm的干燥秸秆,地下养殖30d后将干燥秸秆调整为3cm,继续地下养殖。

[0077]

实施例2

[007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9]

于年初在竹林中建立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首先在竹林遮阴度为60%的地方修建若干条垄沟,在沟上种植麦冬和天门冬,在垄上挖出50cm厚的土壤,填入腐熟的竹叶和竹枝后再将土壤回填,回填时保证土壤是疏松的状态,最后在土壤上铺干燥的竹枝和竹叶。土壤为地温在18℃,pH值在5.6的酸性沙壤土。

[0080]

人工分离培养蝉拟青霉菌,得到纯化的菌株;

[0081]

五月至六月将竹蝉卵枝预处理后依次经孵化、接种菌株、地下养殖处理;

[0082]

次年三月至五月采收所述金蝉花,调整土壤后继续培育。

[0083]

预处理包括:将竹蝉卵枝按照30枝一捆浸泡于pH值为6.6的弱酸性电解质中10s,取出后于太阳下晒30h。

[0084]

孵化包括:将竹蝉卵枝浸泡于温度为28℃的水中20min,取出后放置在干燥的沙盆中进行室内;室内孵化的温度为35℃,室内孵化的湿度为75%。室内孵化后筛出竹蝉若虫,于天气凉爽的下午十七点至十九点间进行地下养殖。

[0085]

接种菌株包括:将所述菌株喷洒于竹叶、麦冬叶片、天门冬叶片以及麦冬与天门冬的肥料中;

[0086]

将竹蝉若虫放置于竹叶上以及麦冬叶片、天门冬叶片上,再次喷洒菌株,使竹蝉若虫接触并接种所述菌株。

[0087]

地下养殖处理包括:竹蝉若虫全部进入土壤后,于所述垄上铺设8cm的干燥秸秆,地下养殖30d后将干燥秸秆调整为2cm,继续地下养殖。

[0088]

实施例3

[008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0]

于年初在竹林中建立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首先在竹林遮阴度为50%的地方修建若干条垄沟,在沟上种植山药,在垄上挖出50cm厚的土壤,填入腐熟的秸秆后再将土壤回填,回填时保证土壤是疏松的状态,最后在土壤上铺竹枝和竹叶。土壤为地温在20℃,pH值在5.2的酸性沙壤土。

[0091]

人工分离培养蝉拟青霉菌,得到纯化的菌株;

[0092]

五月至六月将竹蝉卵枝预处理后依次经孵化、接种菌株、地下养殖处理;

[0093]

次年三月至五月采收所述金蝉花,调整土壤后继续培育。

[0094]

预处理包括:将竹蝉卵枝按照50枝一捆浸泡于pH值为6.5的弱酸性电解质中10s,取出后于太阳下晒24h。

[0095]

孵化包括:将竹蝉卵枝浸泡于温度为30℃的水中30min,取出后放置在干燥的沙盆中进行室内;室内孵化的温度为35℃,室内孵化的湿度为75%。室内孵化后筛出竹蝉若虫,于天气凉爽的下午十七点至十九点间进行地下养殖。

[0096]

接种菌株包括:将所述菌株喷洒于竹叶、山药藤以及山药肥料中;

[0097]

将竹蝉若虫放置于竹叶上以及山药藤上,再次喷洒菌株,使竹蝉若虫接触并接种所述菌株。

[0098]

地下养殖处理包括:竹蝉若虫全部进入土壤后,于所述垄上铺设10cm的干燥秸秆,地下养殖30d后将干燥秸秆调整为1cm,继续地下养殖。

[0099]

对比例1

[0100]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起垄后不做任何处理,包括不挖土填腐熟有机质,不回填土壤,也不覆盖竹枝和竹叶。

[0101]

对比例2

[010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竹蝉卵枝预处理后直接放置于竹林中,包括竹叶上、竹枝上、土壤上以及种植的苜蓿上,自然孵化。

[0103]

对比例3

[010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种菌株的不喷洒于叶片上,直接在若虫放生后喷洒地面。

[0105]

对比例4

[010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沟上不种植苜蓿以及其他植物。

[0107]

对比例5

[0108]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采用室内孵化,将预处理后的竹蝉卵枝直接埋入垄上的土壤中,其余步骤不变。

[0109]

统计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5的竹蝉卵的孵化率,以及金蝉花的收获周期(以竹蝉卵孵化至采收金蝉花为一个收获周期),金蝉花的生长率,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孵化率为成功孵化的竹蝉若虫占总的竹蝉卵数量的百分比,金蝉花的生长率为采收的金蝉花数量占成功孵化的竹蝉若虫的数量的百分比。

[0110]

表1孵化率以及生长率

[0111]

组别孵化率(%)收获周期(月)生长率(%)
实施例199.41182.45
对比例199.31875.21
对比例270.61566.89
对比例399.21278.96
对比例499.03053.45
对比例576.82170.25

[0112]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与对比例1相比,孵化率没有较大差异,但是收获周期以及生长率稍差,是因为对比例1没有对若虫生长的环境进行调节,若虫只能靠自己钻入土壤中吸收汁液,在这个过程中会淘汰掉部分虚弱的若虫,而其余的若虫在进入土壤的这个阶段也需要多花一段时间。实施例1与对比例2相比,对比例2的孵化率以及生长率均较差,而收获周期差异不大,是因为对比例2采用自然孵化的方法,没有对孵化时间和孵化成活率进行人为调控,在自然界中自然孵化的若虫本身孵化率会受环境、天气等的影响而降低孵化率,孵化后的若虫由于没有在土壤表面接种蝉拟青霉菌的菌株或菌丝,也会降低感染率,使金蝉花的生长率降低。实施例1与对比例3相比,孵化率、收获周期以及生长率均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但依然存在差异。是因为本发明在喷洒菌株时,采用两种方式是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感染程度和感染率,实际上仅采用全面喷洒的方式也能将若虫进行感染。实施例1与对比例4相比,孵化率没有影响,但是收获周期和金蝉花的生长率均会受到影响。其原因是对比例4没有种植若虫生长需要的植物,若虫只能从土壤中或竹根上吸收营养,不能完全保证若虫的营养物质需求。同时也没有植物的根系调节土壤的疏松度,因此若虫在土壤中运动程度较低,能吸食的根系较少,导致发育缓慢。实施例1与对比例5相比,孵化率、收获周期以及金蝉花的生长率均受到影响,是因为对比例5将竹蝉卵埋于地下,首先不能保证孵化效果,其次不能缩短孵化时间,第三没办法充分接触蝉拟青霉菌的菌株,即无法保证感染效果。

[0113]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每一个阶段的设置均是基于提高若虫孵化率、成活率、感染率以及缩短金蝉花生长周期设置的,如果其中某个阶段改变,都无法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0114]

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形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形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0115]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材仿生栽培是将一些药用植物的外界环境需求及生长发育习性作为一种依据,吸取传统农业中的一些精华,并且通过对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来实现中药材集约化生产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具体来看,要从田间栽培技术入手,同时需要和自然规律相对应,根据药用植物的具体生长特性来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展开优化,从而使药用植物的實际生理情况得到改善,抗性得到增强,从而有效提高药用材料的产量及质量。

[0003]

通过中药材仿生栽培方式的应用,使野生资源遭到的破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将人们种植的一些药材维持在相对半野生的状态,这样使植物的群落可以保持多样性,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林下中药材仿生栽培是有效满足人们各项用药需求以及对野生资源进行保护的唯一途径,通过中药材仿生栽培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伐林栽培造成的森林资源破坏矛盾,而且可以生产出高有机质且无污染的具有野生特点的药材,保证人们用药需求的同时对山区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

[0004]

金蝉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蝉花,属虫生性药用真菌,是蝉拟青霉菌寄生在某种同翅目蝉科昆虫蝉若虫上所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它的根是蝉蛹或山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子囊座单个或2-3个成束地从寄主体前端生出。自然界中的大蝉草比较少,主要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医学研究表明,蝉花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对肿瘤、慢性肾病、肾衰等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0005]

但是金蝉花的形成十分困难,首先要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要有活跃的青霉菌孢子。除此之外,还要有成活的金蝉幼虫。但是金蝉花作为传统的名贵中草药,其需求量是较大的,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种金蝉花的仿野生培育方法,可以提高金蝉花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整个中草药领域是非常重大的突破。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野生金蝉花资源紧缺、种植金蝉花生长周期长、感染率低等问题。

[0007]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于年初在竹林中建立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

[0009]

人工分离培养蝉拟青霉菌,得到纯化的菌株;

[0010]

五月至六月将竹蝉卵枝预处理后依次经孵化、接种菌株、地下养殖处理;

[0011]

次年三月至五月采收所述金蝉花,调整土壤后继续培育;

[0012]

所述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种植有为所述竹蝉提供营养物质的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

[0013]

所述中药材包括麦冬、天门冬、芦荟、苜蓿和垂盆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茎类农作物包括芦笋、大豆、土豆、甘薯和山药中的至少一种。

[0014]

优选的,预处理包括:将竹蝉卵枝按照30-50枝一捆浸泡于pH值为6.5-6.8的弱酸性电解质中5-10s,取出后于太阳下晒24-36h。

[0015]

优选的,所述孵化包括:将竹蝉卵枝浸泡于温度为25-30℃的水中10-30min,取出后放置在干燥的沙盆中进行室内;

[0016]

室内孵化的温度为30-35℃,室内孵化的湿度为65-75%。

[0017]

优选的,室内孵化后筛出竹蝉若虫,于天气凉爽的下午十七点至十九点间进行地下养殖。

[0018]

优选的,接种菌株(菌丝)的方法为:

[0019]

将所述菌株喷洒于竹叶、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以及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的肥料中;

[0020]

将竹蝉若虫放置于竹叶上以及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上,再次喷洒菌株,使竹蝉若虫接触并接种所述菌株。

[0021]

优选的,所述地下养殖间设有垄沟,所述垄沟下方依次设置养殖区和休眠区,垄上铺设土壤、竹叶和竹枝,沟上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

[0022]

优选的,地下养殖前,挖出所述垄上的30-50cm厚的土壤,先填入腐熟的有机质,再填覆回土壤,最后铺设竹叶和竹枝。

[0023]

优选的,竹蝉若虫全部进入土壤后,于所述垄上铺设5-10cm的干燥秸秆,地下养殖30d后将干燥秸秆调整为1-3cm,继续地下养殖。

[0024]

优选的,还包括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前,对土壤进行杀虫处理,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的时间为地下养殖处理前1-3月。

[0025]

优选的,所述地下养殖的土壤条件为:地温在18-23℃,pH值在5-6之间的酸性沙壤土;地下养殖的区域为竹林中遮阴度为50-75%的区域。

[002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0027]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通过室内孵化提高金蝉花的孵化率,通过环境中浸染菌株提高竹蝉若虫的感染率,通过设置垄沟结构,一方面为竹蝉若虫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其快速增长,一方面为竹蝉若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其阶段式成长,在后期感染后才能为变成有性阶段提供充足的养分。因此本发明公开的培育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若虫的感染率以及成长率,缩短了金蝉花的生长周期,使其在一年内即可采收。

[0028]

2、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中,对竹蝉卵枝进行了预处理,可以降低其余病菌或虫卵的影响;对竹蝉卵枝进行了催化孵化,提高了孵化成活率以及缩短了孵化时间;为孵化后的若虫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在竹林中种植其余植物,一方面本身这些植物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若虫丰富的营养物质来源,在若虫进入土壤后持续为若虫提供食物,使若虫无论在哪个阶段均能保持充足的营养。为若虫的三个生长阶段设置了不同的环境,例如刚孵化的若虫钻土力量小,通过土壤表面的竹叶和竹枝等能快速避免被阳光暴晒;有一定成活能力的若虫进入松土后的养殖区,可以吸食竹根以及其他植物较细以及位于靠近地面处的新生根茎;成长为较成熟的若虫后,则可以继续往下进入休眠区等较深的地下,吸食其他植物的成熟根茎,为金蝉花的开放提供充分的养分。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nic cultivation method for isaria cicadae miquel,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According to the bionic cultivation method for the cordyceps cicadae, firstly, an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growth of bamboo cicada nymphs and the cordyceps cicadae at the same time is established in a bamboo forest, the bamboo cicada is hatched indoors to obtain survived nymphs, then the nymphs are released into the bamboo forest, and the cordyceps cicadae is cultivated by inoculating strains of paecilomyces cicadae. And the nymphs can be fully infected by strains or hyphae before entering underground, and can be fully contacted with the strains during underground culture, so that 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nymphs is ensured. Finally, the infected nymphs grow under nutrient substances provided by plants planted in the bamboo forest, hyphae absorb nutrients from the nymphs, and then the nymphs are converted into sexual stages to grow out cordyceps cicadae. By means of the cultivation method, 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bamboo cicada nymphs can be increased, and the growth period of the cordyceps cicadae can be shortened.



0001.

1.一种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年初在竹林中建立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

人工分离培养蝉拟青霉菌,得到纯化的菌株;

五月至六月将竹蝉卵枝预处理后依次经孵化、接种菌株、地下养殖处理;

次年三月至五月采收所述金蝉花,调整土壤后继续培育;

所述适合竹蝉生活的场所种植有为所述竹蝉提供营养物质的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

所述中药材包括麦冬、天门冬、芦荟、苜蓿和垂盆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茎类农作物包括芦笋、大豆、土豆、甘薯和山药中的至少一种。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将竹蝉卵枝按照30-50枝一捆浸泡于pH值为6.5-6.8的弱酸性电解质中5-10s,取出后于太阳下晒24-36h。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包括:将竹蝉卵枝浸泡于温度为25-30℃的水中10-30min,取出后放置在干燥的沙盆中进行室内;

室内孵化的温度为30-35℃,室内孵化的湿度为65-75%。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室内孵化后筛出竹蝉若虫,于天气凉爽的下午十七点至十九点间进行地下养殖。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菌株的方法为:

将所述菌株喷洒于竹叶、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以及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的肥料中;

将竹蝉若虫放置于竹叶上以及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上,再次喷洒菌株,使竹蝉若虫接触并接种所述菌株。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养殖间设有垄沟,所述垄沟下方依次设置养殖区和休眠区,垄上铺设土壤、竹叶和竹枝,沟上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地下养殖前,挖出所述垄上的30-50cm厚的土壤,先填入腐熟的有机质,再填覆回土壤,最后铺设竹叶和竹枝。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竹蝉若虫全部进入土壤后,于所述垄上铺设5-10cm的干燥秸秆,地下养殖30d后将干燥秸秆调整为1-3cm,继续地下养殖。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前,对土壤进行杀虫处理,种植中药材和/或根茎类农作物的时间为地下养殖处理前1-3月。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蝉花的仿生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养殖的土壤条件为:地温在18-23℃,pH值在5-6之间的酸性沙壤土;地下养殖的区域为竹林中遮阴度为50-75%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