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中继通信方法、 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中继通信方法、 装置及 系统。 背景技术 广覆盖场景中, 为了实现对覆盖区域内的基站的统一管理, 引入了集中 控制实体( controller ), 由 controller来统一控制、 管理区域内的各个基站的 工作, 如用户切换、 用户干扰、 负载协调、加密鉴权等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以下简称 RRM )功能; 郊区覆盖的场景中, 布网初 期郊区、 农村用户数据少, 为节省铺设网络的费用, 釆用中继 (以下简称 Relay )将郊区基站接入到普通基站下, 从而实现通信传输。 然而, 对于广覆盖场景, 当本小区的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无法为 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时, 例如空口资源不足或基站发生故障, 则用户设备无法 进行通信; 对于郊区覆盖场景, 当郊区基站与中继之间的链路无法提供服务 时,例如中继出现故障或者中继与郊区基站之间的传输能力无法满足新业务 需求, 则郊区基站将无法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通信方法、 装置及系统, 以解决用户设备无 法通过本小区基站获取满足业务需求的通信服务时, 或郊区基站无法通过中 继获取业务需求的通信服务时, 用户设备或郊区基站无法通信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通信方法, 包括: 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所述第一设 备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
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 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根据所述第一中继服务参数与所述 第二中继服务参数, 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和所述中继基站 之间的中继链路, 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服务参数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服务参数建 立指令, 建立基于所述中继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中继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设 备的中继链路; 或者, 或者,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中继服务参数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 令中继服务参数, 建立基于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中继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中 继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 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 一中继建立指令之前, 还包括: 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 继服务, 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空口资源不足, 则需要为待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的 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无法为已接入设备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 则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到郊区基站之间发生链路故障, 则需要为所述郊区 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 继服务, 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则需要为所述第一 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求, 则需要为 郊区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所述业务升级请求为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郊 区基站发送的新增业务请求时发送的。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 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需求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 设备的中继服务需求触发原因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结合第一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由 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之前, 包括: 确定能够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下 的第二用户设备。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七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所述第 二基站下的第二用户设备, 包括: 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 中继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中继服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中能够提供中继 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 继用户设备; 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及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之间 的通信进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的第二基 站和第二用户设备。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八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相邻基站下 的用户设备的中继服务信息, 包括: 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的小区位置信息、 小区覆盖信息、 小 区频谱资源使用情况、 小区用户接入成功率、 小区在线用户数中的至少一种 信息; 搜集获取所述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是否具有中继能力、位置、电量、 现有业务情况、 移动情况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七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九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及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 一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所述 测量配置消息包括: 测量频点、 测量间隙、 测量结果上报标识、 上报格式、 测量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结果, 所述 测量结果包括: 测量到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结合第一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 中继建立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符、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频 点、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 令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频点、 所述第一设备的 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结合第一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 第二用户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发送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以使所述网关设备和 /或 基站根据所述分流配比指示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流量 进行分流。 第二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通信装置, 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 立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 继建立指令; 建立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 中继链路。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所述第 二基站、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所述第
一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结合第二个方面或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 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 务。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空口资源不足, 则需要为待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的 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无法为已接入设备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 则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到郊区基站之间发生链路故障, 则需要为郊区基站 提供中继服务。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 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则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 务; 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求, 则需要为 所述郊区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所述业务升级请求为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 述郊区基站发送的新增业务请求时发送的。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 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需求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 设备的中继服务需求触发原因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结合第二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二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能够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 和所述第二基站下的第二用户设备。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七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 包括:
搜集单元, 用于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相邻基站下 的用户设备的中继服务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中继服务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 基站中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能够提 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测量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一中继 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结果, 确定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小区 间中继服务的中继基站和中继用户设备。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八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搜集单元, 具体用于: 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的小区位置信息、 小区覆盖信息、 小 区频谱资源使用情况、 小区用户接入成功率、 小区在线用户数中的至少一种 信息; 搜集获取所述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是否具有中继能力、位置、电量、 现有业务情况、 移动情况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七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的第 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测量单元, 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所述 测量配置消息包括: 测量频点、 测量间隙、 测量结果上报标识、 上报格式、 测量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结果, 所述 测量结果包括: 测量到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结合第二个方面、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 中继建立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符、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频 点、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 令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频点、 所述第一设备的 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结合第二个方面、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装
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 用于若所述中继用户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 则 向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发送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以使所述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 根据所述分流配比指示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流量进行 分流。 第三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所 述至少两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基站包括如上第二个方面、第二个方面的第一 种、第二种或第二个方面的第六种至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中 继通信装置。 第四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控制器和至少两个 基站, 控制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中继通信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 装置及系统, 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 通过以第二用户设备为中继用户设备, 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 中继链路, 使得该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获取业务服 务, 实现了当第一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内的第一设备无法通过该第一基站获取 满足业务需求的通信服务时, 确定出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 通过第二用 户设备和第二基站为第一设备提供业务服务, 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均衡各 小区业务负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中继通信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 2A为本发明中继通信方法实施例二的广覆盖场景示意图; 图 2B为图 2A所示场景的第一信令图; 图 2C为图 2A所示场景的第二信令图; 图 3A为本发明中继通信方法实施例三的 LTE-Hi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 3B为图 3A所示场景的第一信令图; 图 4A为本发明中继通信方法实施例三的郊区覆盖场景的示意;
图 4B为图 4A所示场景的信令图; 图 5为本发明中继通信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中继通信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中继通信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为本发明中继通信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 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 如图 1所示, 本实施例的中继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101、 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第一设备为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设备,其可为用户设备,例如: 手机、 具有上网功能的智能电视等, 也可以为通过中继(relay )与第一基站进行通 信服务的郊区基站等, 一般来说, 第一基站下的用户设备或郊区基站可以有 多个, 为清楚起见,将需要提供中继服务的设备称之为第一设备。本步骤中, 当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确定出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时, 向该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102、 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第二用户设备指可以作为中继的用户设备, 其可以充当第一设备与第二 基站进行通信的中继。 当由于某种原因使得第一基站无法为第一设备提供通 信服务时, 第二设备可以作为中继, 使得第一设备可以以第二设备为中继, 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 本步骤中, 当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确定出可以为第一 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时, 向该第二用 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103、 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第一用户设备 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 在集中控制实体或基站向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 令、 向第二基站下的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后, 建立第一用户设备
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 可选的, 可以根据 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建立基于第二基站、第二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或者, 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 第二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通过以第二用 户设备为中继用户设备, 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中继链路, 使 得该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获取业务服务, 实现了当第 一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内的第一设备无法通过该第一基站获取满足业务需求 的通信服务时, 确定出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 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二 基站为第一设备提供业务服务,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均衡各小区业务负载。 进一步的,在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之前, 需要确定是否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确定是否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 服务, 亦即, 确定是否需要第一设备以其他设备为中继用户设备, 通过为该 中继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服务的基站, 即中继基站获取业务服务。 其中, 该第 一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或郊区基站, 例如, 在广覆盖场景及 LTE-Hi通信场 景中, 第一设备具体为用户设备, 集中控制实体或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与第一 基站之间的链路状况、用户设备的业务需求等确定是否需要为该第一设备提 供中继服务; 在郊区覆盖场景中, 第一设备具体为郊区基站, 与该郊区基站 通过中继 (Relay ) 连接的第一基站根据当前的链路状况、 业务状况等确定 是否需要为该郊区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进一步的, 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 令之前, 需要确定能够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第二基站下的 第二用户设备。 若确定出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例如, 当第一基 站空口资源有限, 第一设备无法与该第一基站建立通信链路, 且由于距离太 远等原因, 第一设备无法接入其他基站进行通信时, 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确 定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 并从第二基站覆盖的小区中的用户 设备中选择能够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设备作为第二用户设备, 即中继 用户设备。 在确定出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后,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建立第一设
备与第二用户设备、 第二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 使得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 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为中继, 获取业务服务, 实现通信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 当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确定出需要 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确定为该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的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 并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 第二基站之 间的通信链路,使得该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获取业务 服务, 实现了当第一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内的第一设备无法通过该第一基站获 取满足业务需求的通信服务时, 确定出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 通过第二 用户设备和第二基站为第一设备提供业务服务, 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均衡 各小区业务负载。 上述实施例一中, 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 一般来说, 对 于引入集中控制实体的通信网络或通信网络中有功能类似于集中控制实体 的网元, 如 LTE-Hi通信网络中的宏站 ( Marco ), 由于集中控制实体对通信 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统一进行管理, 因此可以由集中控制实体负责确定需要提 供中继服务的第一设备、 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等中 继通信决策工作。 而对于未引入集中控制实体的通信网络, 由于各个基站之 间可以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进行通信, 每个基站可以获知其他基站, 尤其相邻基站的当前状况, 因此, 也可以由基站负责确定需要提供中继服务 的第一设备、 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等中继通信决策 工作。 另外, 基站和集中控制实体也可以相互协调工作, 如由基站负责确定 是否提供中继服务, 而由集中控制实体负责确定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等 中继通信决策工作, 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具体的, 若集中控制实体或基 站确定第一基站的空口资源不足, 则需要为待接入第一基站的第一用户设备 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集中控制实体或基站确定第一基站无法为已 接入设备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 则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用户设 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第一基站到郊区基站之间发生链路故 障, 例如, 中继 (Relay )处于第一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内, 而郊区基站未在 第一基站所覆盖的小区的范围内时, 当郊区基站与中继之间的通信链路或中 继与第一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故障使得郊区基站无法基于中继与第一 基站实现通信业务时, 或中继与郊区基站之间的空中资源无法满足郊区基站 业务需求时, 则需要为郊区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另外, 上述实施例一中, 对于引入集中控制实体的通信网络或通信网络 中有功能类似于集中控制实体的网元, 如 LTE-Hi 通信网络中的宏站 ( Marco ), 若集中控制实体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则 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接收到第一基 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求, 则需要为郊区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业务升级请求为第一基站在接收到郊区基站发送的新增业务请求时发送的。 进一步的, 上述实施例一中, 集中控制实体或基站可以通过搜集获取第 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中继服务信息,根据中继服 务信息,确定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中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以及 第一相邻基站下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对第一设备和第一 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 确定为 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的中继用户设备,从而确定为第一设备提供中 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第二基站下的第二用户设备。 下面, 用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图 2A为本发明中继通信方法实施例二的广覆盖场景示意图。 如图 2A 所示, 第一设备为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以下简称 UE ), 黑色实线为 控制信令, 黑色虚线为通信链路, 本实施例中, 集中控制实体控制通信网络 中的增强型基站( enhanced Node B,以下简称 eNodeB ): eNB 1、 eNB2及 eNB3, UEl处于 eNBl所覆盖的小区并通过 eNBl进行通信, UE2、 UE4处于 eNB2 所覆盖的小区并通过 eNB2进行通信, UE3 处于 eNB3 所覆盖的小区并与 eNB3通信, eNBl与 UE1之间的 χ代表 eNBl与 UE1之间的由于 eNBl的 空口资源有限、 发生故障、 eNBl与 UE1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或 eNBl 无法满足 UEl的业务需求等使得 UEl无法通过 eNBl实现通信业务。 本实 施例中, 主要以 eNB 1为第一基站、 eNB2为相邻基站、 UE1为第一用户设 备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现有技术中, 当 UE1 因某种原因无法接入 eNBl或 eNBl无法为已接入的 UE1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时, 由于 UE1距离 eNB2及 eNB3较远, 无法通过 eNB2或 eNB3进行通信从而获取 所需业务。本实施例中, eNBl和集中控制实体对 UEl建立以 UE2为中继的 通信链路, 使得 UE1以 UE2为中继, 从而利用 eNB2的空闲资源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是以 eNBl仅有 eNB2、 eNB3为邻居基站、 eNBl 所覆盖的小区内仅包含 UE1、 eNB2 所覆盖的小区内仅包含 UE2 与
UE4、 eNB3所覆盖的小区内仅包含 UE3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然而, 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实际的实施方式中, eNBl 的邻居基站可以为多 个、 eNBl、 eNB2及 eNB3各自覆盖的小区内的用户设备也可以为多个。 图 2B为图 2A所示场景的第一信令图。请同时参照图 2A,本实施例中, 集中控制实体和基站共同完成中继通信决策工作。 具体的, 本实施例可以包 括如下步骤: 201、 eNBl确定是否需要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本步骤中, 若 UE1准备接入其所在小区, 即 eNBl覆盖的小区, 因空口 资源有限, UE1无法接入 eNBl或接入的成功率比较低, 则 eNBl确定需要 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或者, 若 UE1 已经接入 eNBl, 当 UE1有提高业务 体验的需求,但是 eNBl却无法为 UE1提供满足提高业务体验后的业务需求, 则 eNBl确定需要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202、 eNBl向集中控制实体发送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本步骤中, eNBl向集中控制实体发送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为 UE1申 请中继服务。 其中, 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携带 eNBl的标识符、 UE1的位置 信息、 UE1的业务需求信息、 UE1的业务类型、 UE1的中继服务需求出发原 因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203、 集中控制实体搜集中继服务信息并确定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 相邻基站及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本步骤中, 集中控制实体向 eNBl的相邻基站, 即 eNB2搜集中继服务 信息, 由于 eNB2知晓其覆盖区域内的 UE2的当前状况, 因此, 集中控制实 体搜集到的中继服务信息包括 e B2的小区运营信息以及 UE2的中继服务能 力信息。 具体的, eNB2可以向集中控制实体上报 eNB2所覆盖的小区的位 置、覆盖的范围、 eNB2的频谱资源使用状况、 eNB2所覆盖的小区内的 UE2 的接入成功率以及接入 eNB2的在线用户的数量等小区运营信息; eNB2所 覆盖的小区内的用户设备向 e B2上报是否具有中继能力、 位置、 电量、 现 有业务情况、 移动状况等中继服务能力信息, eNB2将用户设备上报的中继 能力信息以及小区运营信息上报给集中控制实体, 集中控制实体搜集该些包 括 eNB2的小区运营信息以及 UE2的中继服务能力信息的中继服务信息。 根据搜集到的中继服务信息, 集中控制实体根据预设的策略等确定能够 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的基站及用户设备作为第一相邻基站及第一中继用户
设备。 例如, 集中控制实体可以将 eNBl的相邻基站中在线用户设备较少的 基站, 即资源利用率低的基站作为能够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 站;将第一相邻基站中具有中继能力且相对静止的用户设备作为能够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204、 集中控制实体为 UE1选择第二基站及第二用户设备。 一般来说,由于 eNBl可能有多个相邻基站,如图 2A中, eNBl与 eNB2、 eNB3互为相邻基站, 因此, 上述步骤 203中, 集中控制实体确定出的能够 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可能有多个, 此时, 集中控制实体可 以从确定出的多个第一相邻基站中再次的进行筛选, 例如将资源利用率最小 且距离 UE1 最近的基站作为第二基站。 另外, 每个基站所覆盖的小区中的 用户设备也可能为多个。 因此, 上述步骤 203中, 集中控制实体确定出的能 够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可能有多个, 此时, 集中控制 实体可以对确定出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测量并 获取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 从确定出的多个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中选择合 适的中继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用户设备。 具体的, 集中控制实体可以向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该 测量配置消息包括: 测量频点、 测量间隙、 测量结果上报标识、 上报格式、 测量标识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例如,若确定出 eNB2为第一相邻基站, UE2为具有中继能力的用户设备,集中控制实体可以通过 eNB2向 UE2发送 测量配置消息以检测 UE2是否为 UE1最合适的中继用户设备, UE2将测量 配置的结果上报至集中控制实体, 上报的结果中至少包括 UE2作为中继用 户设备的信号强度。 205、 集中控制实体向 UE1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集中控制实体向第一设备, 即 UE1 下发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该第一中 继建立指令携带第二用户设备, 即 UE2 的各种信息, 如中继链路已建立标 识符、 第二用户设备 UE2的标识符、 UE2的中继频点、 UE2的中继带宽、 eNB2 的标识符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使得 UE1 获知提供中继服务的 UE2的状态信息并以 UE2为中继进行中继通信。 206、 集中控制实体向 UE2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集中控制实体向第二用户设备, 即 UE2 下发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该第 二中继建立指令携带第一用户设备, 即 UE1的各种信息,如 UE1的标识符、
UEl的中继频点、 UEl的中继带宽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使得 UE2获 知需要被提供中继服务的 UE1的状态信息以为 UE1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207、 集中控制实体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在确定了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后, 集中控制实体可以建立第一用户 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即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通信链路, 使得 UE1通过 UE2和 e B2获取业务服务。 具体的, 本步骤可以包括以下 子步骤: 2071 , 集中控制实体通知 eNB2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2072、 集中控制实体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由于基站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基站接口进行通信,每一基站都可以与核 心网相连, 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任意基站向核心网获取业务服务。 一般来说, 为了避免过度的信令开销, 可以建立基于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 第二用户设 备、 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即建立服务网关 ( 图 中未示出 ) ->eNB 1 ->eNB2->UE2->UEl的通信链路, 由第一基站 eNBl向核心网获取业 务服务, 再由 eNBl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 如 X2接口将获取到业务 服务发送至第二基站 eNB2,使得 UE1通过 UE2和 eNB2实现通信业务服务; 另外, 为了避免时延过长, 可以建立基于第二基站、 第二用户设备、 第一设 备的中继链路, 即直接建立服务网关(图中未示出 ) ->eNB2->UE2->UEl的 通信链路, 由第二基站 eNB2向核心网获取业务服务, 使得 UE1通过 UE2 和直接 eNB2实现通信业务服务, 此时, 需要配置较多的信令使得核心网直 接将业务服务发送给 eNB2。 具体的应用中, 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策略 或用户需求等,选择建立节省信令开销的通信链路或是避免时延过长的通信 链路。 208、 第一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一基站进行中继服务数据通信。 本步骤中, UE1 以 UE2为中继, 基于如步骤 205中建立的 UE1、 UE2 及 eNB2之间的中继通信链路, 使得 UE1通过 UE2和 eNB2进行上下行数 据传输等通信业务。 具体的, 通信链路可以为图中 2081 所示的节省信令开 支的链路或 2082所示的节省时延的链路: 2081、 服务网关 (图中未示出) -> e B2->UE2->UEl; 2082、 服务网关 (图中未示出 ) -〉 eNBl->eNB2->UE2->UEl。 可选的, 本实施例步骤 203中, 由于集中控制实体确定出的能够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可能有多个, 每一个第一相邻基站下能够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因此, 集中控制实体可以根据预设 的策略等, 例如, 在 UE1的业务需求量比较大, 与一个 eNB通信无法满足 业务需求时, 可以在步骤 204中, 从多个第一相邻基站中为 UE1确定出的 多个第二基站, 如图 2A所示, 可以选择 eNB2和 eNB3都作为 UE1的第二 基站。 此时, 集中控制实体可以从每一个第二基站覆盖的小区内的用户设备 中选择多个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用户设备。 例如, 再请参照图 2A, 在选择以 eNB2和 eNB3作为第二基站后,可以选择 eNB2下的 UE2及 eNB3下的 UE3 作为第二用户设备。 此时, 集中控制实体还负责向网关设备发送分流配比指 示信息, 指示业务数据上行和下行分流比例及方式, 使得网关设备根据该分 流配比指示信息, 对至少两个中继用户设备 UE2及 UE3的中继流量进行分 流。 需要说明的是, 集中控制实体从多个第一相邻基站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 二基站后, 例如, 将举例最近的第一相邻基站作为第二基站, 若第二基站覆 盖的小区内的中继用户设备的中继能力无法满足第一设备的通信需求能力, 则此时还可以再选中其他第一相邻基站作为第二基站, 重新确定中继用户设 备。 另外, 本实施例中, 集中控制实体还可以从确定出的一个第二基站中选 择多个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用户设备, 例如, 再请参照图 2A, 在选择以 eNB2 作为第二基站后, 可以选择 e B2下的至少两个用户设备 UE2和 UE4作为 第二用户设备。 此时, 集中控制实体还负责向网关设备发送分流配比指示信 息, 指示业务数据上行和下行分流比例及方式, 使得网关设备根据该分流配 比指示信息, 对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 UE2及 UE4的中继流量进行分流; 或者, 集中控制实体也可以向基站 e B2发送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由基站根 据该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对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 UE2及 UE4的中继流量 进行分流。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 集中控制实体和基站共同完成中继通信 决策工作, 使得在广覆盖的场景中, 当为第一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服务的基站 由于空口资源不足不能使接入第一用户设备, 或者, 当第一基站无法为已接 入的用户设备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时,将相邻基站覆盖的小区内的 用户设备作为中继用户设备, 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
路,从而使得第一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和相邻基站利用相邻基站的资源获取业 务月良务。 图 2C为图 2A所示场景的第二信令图。与图 2B所示实施例的差异之处 在于, 本实施例中, 主要是集中控制实体完成第一用户设备的中继通信决策 过程。 请同时参照图 2A, 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01、 集中控制实体搜集中继服务信息。 由于集中控制实体具有管理各个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因此对于管 辖区域内的所有基站, 集中控制实体都可以周期性的或是事件触发性的搜集 每一个基站所覆盖的小区的小区运营信息及每一个用户设备的中继服务能 力信息。 如图 2C所示步骤 3011为集中控制实体搜集 eNBl的小区运营信息 及 UE1的中继服务能力信息; 步骤 3012所示为集中控制实体搜集 eNB2的 小区运营信息及 UE2的中继服务能力信息, 具体的搜集过程, 请参照图 2B 步骤 203, 此处不再赘述。 302、 确定是否需要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本步骤中, 由于集中控制实体已经搜集管辖区域内的所有基站及用户设 备的中继服务信息, 因此, 可以根据搜集到的中继服务信息, 决策是否需要 为某一个用户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以 UE1 为例, 根据搜集到的中继服务信 息, 若集中控制实体发现 eNBl覆盖的小区, 因空口资源有限, 无法使 UE1 接入或 UE1接入的成功率比较低, 则集中控制实体确定需要为 UE1提供中 继服务, 或者, 若 UE1已经接入 e Bl, 当 UE1有提高业务体验的需求, 但 是 eNBl却无法为 UE1提供满足提高业务体验后的业务需求,则集中控制实 体确定需要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303、 确定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及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本步骤中, 当集中控制实体确定出需要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时, 则根 据搜集到的中继服务信息, 确定能够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 及第一用户设备。 具体的确定过程, 请参照图 2B步骤 203, 此处不再赘述。 304、 集中控制实体为 UE选择第二基站及第二用户设备。 305、 集中控制实体向 UE1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306、 集中控制实体向 UE2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307、 集中控制实体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上述步骤 304〜步骤 308, 请参照图 2B步骤 304~308, 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 该步骤 307包括两个子步骤: 3071 , 集中控制实体通知 eNB2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3072、 集中控制实体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308、 第一设备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中继服务数据通信。 具体的, 通信链路可以为图中 3081所示的节省信令开支的链路或 3082 所示的节省时延的链路: 3081、 服务网关 (图中未示出) -> e B2->UE2->UEl; 3082、 服务网关 (图中未示出 ) -〉 eNBl->eNB2->UE2->UEl。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图 2A所示实施例中, 集中控制实体和基站共同完 成中继通信决策工作, 图 2B中, 集中控制实体完成用户设备的中继通信决 策过程。 然而, 由于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基站接口进行通信, 每个基站可以获 知其他基站,尤其相邻基站的当前状况, 因此,也可以不设置集中控制实体, 由某一个基站充当集中控制实体的功能,仅由基站负责确定是否提供中继服 务、 确定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等中继通信决策工作。 图 3A为本发明中继通信方法实施例三的 LTE-Hi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如 图 3A所示, 第一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 黑色实线为控制信令, 黑色虚线为 通信链路, 本实施例中。 本实施例中, 宏站(Marco )类似于上述图 2A所 示实施例中集中控制实体, 其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功能 (Radio Resource Control, 以下简称 RRC ), 负责管理网络中的各个微站 ( Micro ), 充当锚节 点管理 Micro 1及 Micro2, UE1通过 Marco进行通信, UE2与 Micro2进行 通信, UE3与 Microl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中, 当 Marco由于某种原因无法 为 UE1提供业务服务时, 由于 UE1距离 Microl及 Micro2较远, 无法通过 Microl或 Micro2行通信从而获取所需业务。 本实施例中, Marco对 UE1建 立以 UE2为中继的通信链路, 使得 UE1 以 UE2为中继, 从而利用 Micro2 的空闲资源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是以 Marco 仅负责管辖微站 Microl 及 Micro2、 Micro 1所覆盖的区域内仅包含 UE 1、 Micro2所覆盖的区域内仅包 含 UE2 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然而, 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实 际的实施方式中, Marco管理的微站可以有多个, Microl及 Micro2各自覆 盖的区域内的用户设备也可以为多个。 图 3B为图 3A所示场景的第一信令图。请同时参照图 3A,本实施例中,
Marco负责中继通信决策工作。 具体的, 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401、 Macro搜集中继服务信息。 由于 Macro具有线资源控制功能, 管理 LTE-Hi网络中的各个 Micro, 因此对于管辖区域内的所有 Micro , Macro可以周期性的或是事件触发性的 搜集每一个 Micro所覆盖的小区的小区运营信息及通过 Micro进行通信的或 是直接通过 Macro 进行通信的每一个用户设备的中继服务能力信息。 如图 3B所示, 步骤 4011为 Macro搜集 Micro2的小区运营信息及 UE2的中继服 务能力信息; 步骤 4012所示为 Macro搜集 Microl的小区运营信息及 UE3 的中继服务能力信息, 具体的搜集过程, 请参照图 2B步骤 203, 此处不再 赘述。 402、 确定是否需要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本步骤中, 由于 UE1直接与 Macro进行通信, Macro可以知晓 UE1的 当前状况, 根据 UE1的当前状况, 确定是否需要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例 如, 若 Macro发现因空口资源有限, 无法使 UE1接入或 UE1接入的成功率 比较低, 则 Macro确定需要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或者, 若 UE1已经接入 Macro, 但是由于 Macro无法满足 UE1提高业务体验后的业务需求等原因, 则 Macro确定需要为 UE1提供中继服务。 403、 确定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与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本步骤中, 当 Macro确定出需要为与其直接通信的 UE1提供中继服务 时, 则根据搜集到的中继服务信息, 确定能够为 UE1 提供中继服务的微站 与该微站下的用户设备, 作为第一相邻基站与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具体的确 定过程, 请参照图 2B步骤 203, 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 图中仅示出了通过与 Micro2进行交互以确定 Micro2是 否可以作为第一相邻基站、 UE2是否可以作为中继用户设备为 UE1提供中 继服务, 然而, 实际上还包括与 Microl 及其他微站的交互过程(图中未示 出)。 404、 Macro为 UE1选择第二基站及第二用户设备。 具体的, 请参照图 2B步骤 404, 此处不再赘述。 405、 Macro向 UE1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406、 Macro向 UE2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具体的, 上述步骤 405〜步骤 406, 请参照图 2B步骤 205 206, 此处不
再赘述。 407、 Macro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在确定了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后, Macro可以建立第一用户设备与 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即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通信链路, 使得 UE1通过 UE2与 Micro进行通信。 具体的, 本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4071、 Macro通知 Micro2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4072、 Micro2建立 UE1与 UE2之间的中继链路。 由于 LTE-Hi的通信网络中, Macro与核心网相连, Micro通过 Macro 获取核心网资源, 因此,本实施例中,建立的通信链路可以为:服务网关(图 中未示出) -〉 Macro->Micro2->UE2->UEl。 408、 第一设备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中继服务数据通信。 UE1以 UE2为中继, 基于如步骤 205中建立的 UE1、 UE2及 Micro2之 间的中继通信链路,使得 UE1通过 UE2和 Micro2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等通 信业务。 具体的, 通信链路可以为图中 408所示的通信链路: 服务网关 (图中未示出 ) ->Macro->Micro2->UE2->UEl。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 Macro完成中继通信决策工作, 使得在 LTE-Hi 的场景中, 当宏站无法为直接与其通信的第一用户设备提供业务服 务的时候,将其管辖区域内的微站所覆盖的小区内的用户设备作为中继用户 设备, 建立第一用户设备与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使得第一用户设 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与微站进行通信, 利用微站空闲的资源灵活的展开业 务。 图 4A为本发明中继通信方法实施例三的郊区覆盖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 4A所示, 本实施例中, 集中控制实体控制服务网关、 基站 1及基站 2, 粗黑 实线表示控制信令的传输, 本实施例中, 第一设备为郊区基站, 黑色虚线为 现有技术中的通信链路, 郊区基站通过中继 (Relay )与普通基站 1 进行通 信,当郊区基站与基站 1之间由于通信链路发生故障等原因无法进行通信时, 例如, 中继 (Relay )处于基站 1 所覆盖的小区内, 而郊区基站未在基站 1 所覆盖的小区的范围内时, 当郊区基站与中继之间的通信链路或中继与基站 1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故障使得郊区基站无法基于中继与基站 1实现通信业 务时; 或郊区基站与中继 (Relay )之间的通信链路无法满足郊区基站的业 务需求时, 由于郊区基站未在基站 1所覆盖的区域内, 因此郊区基站无法继
续与基站 1 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 集中控制实体对郊区基站建立以 UE1 为中继的通信链路, 使得郊区基站以 UE1 为中继, 从而继续与基站 1进行 通信; 或者, 集中控制实体对郊区基站建立以 UE2 为中继的通信链路, 使 得郊区基站以 UE2为中继, 从而与基站 2进行通信。 图 4B为图 4A所示场景的信令图。 请同时参照图 4A, 本实施例中, 基 站 1和集中控制实体共同完成中继通信决策工作。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可以 包括如下步骤: 501、 基站 1检测与郊区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状况及郊区基站的业务需 求。 基站 1检测到由于中继、 中继与郊区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或基站 1与中 继之间的通信链路等出现问题,使得基站 1与郊区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 故障, 或者基站 1接收到郊区基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求, 使 得郊区基站的业务需求超过郊区基站与中继之间的传输能力时, 该业务升级 请求例如为基站 1接收到郊区基站新增的业务请求,基站 1确定是否需要向 集中控制实体发送中继服务请求。 502、 基站 1向集中控制实体发送中继服务请求。 当基站 1在检测与郊区基站的通信链路的过程中, 若检测到通信链路发 生故障或者检测到由于郊区基站申请新的业务使得基站 1现有的带宽等无法 满足新增的业务时, 基站 1向集中控制实体发送中继服务请求。 503、 集中控制实体向 UE1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集中控制实体在接收到基站 1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后, 向 UE1发送测 量配置信息并接收上报结果, 测量配置信息携带郊区基站的制式、 频点等信 息。 由于基站 1覆盖的小区中所包含的用户设备可能有多个, 一般来说, 集 中控制实体选择发送测量配置信息的用户设备为距离郊区基站最近的用户 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 为清楚阐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中, 是以向基站 1所覆盖 的小区中的 UE1 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的, 实际的应用场景 中, 可以向与郊区基站相邻的多个基站下的多个用户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 息。 504、 选择第二基站及第二用户设备。 本步骤中, 集中控制实体从用户设备的上报结果或预先保存的用户设备
的中继服务能力信息中选择合适的第二基站及第二用户设备。 505、 集中控制实体向郊区基站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506、 集中控制实体向 UE1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507、 集中控制实体建立基站 1与郊区基站之间的中继链路。 集中控制实体控制网关设备(图 4B中未示出)和基站 1建立基站 1与 郊区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 508、 郊区基站通过 UE1与基站 1进行中继服务数据传输。 具体的, 步骤 506〜步骤 508请参照图 2B所示实施例步骤 206 208, 此 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 本实施例中, 当郊区基站的业务数据所需带宽较大时, 集中控 制实体可以选择多个基站作为第二基站, 例如, 同时选择基站 1和基站 2作 为郊区基站的第二基站; 集中控制实体还可以选择多个用户设备作为郊区基 站的中继用户设备, 例如, 本实施例中, 可以同时选择基站 1下的 UE1和 基站 2下的 UE2作为郊区基站的第二用户设备, 集中控制实体对网关设备 的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业务数据是上行和下行分流比例及方式。 另外, 集中控 制实体还可以选择同一个基站下的多个用户设备作为郊区基站的第二用户 设备,如同时选择基站 1下的多个用户设备或者同时选择基站 2下的多个用 户设备, 此时, 集中控制实体可以在网关设备的配置信息携带业务数据的上 行和下行分流比例及方式, 或者向基站发送业务数据的上行和下行分流比例 及方式的配置信息, 使得基站控制根据该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对至少两个中 继用户设备的中继流量进行分流控制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方法, 集中控制实体和基站共同完成中继通信 决策工作, 使得在郊区覆盖的场景中, 当郊区基站新增业务请求或郊区基站 与提供业务服务的普通基站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等时,将郊区基站相邻的普 通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内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二用户设备, 建立第二用户设备与 郊区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 郊区基站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普通基站进行通 信, 使得当郊区基站的业务需求超过郊区基站与中继之间的传输能力时, 快 速的使郊区基站通过新建立的中继用户设备与郊区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进 行业务数据传输, 从而保证用户的业务体验, 提高频谱利用率, 均衡各小区 业务负载。 图 5为本发明中继通信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5所示, 本实
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装置 500可以设置在基站或基站控制实体上,也可以为 基站或基站控制实体本身,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装置 500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 11,用于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 建立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 12,用于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 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模块 13,用于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建立第 一设备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装置,基站或集中控制实体通过以第二用 户设备为中继用户设备, 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中继链路, 使 得该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二基站获取业务服务, 实现了当第 一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内的第一设备无法通过该第一基站获取满足业务需求 的通信服务时, 确定出第二基站和第二用户设备, 通过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二 基站为第一设备提供业务服务,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均衡各小区业务负载。 进一步的, 建立模块 13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第二基站、 第二 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或者, 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第一基站、 第二 基站、 第二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图 6为本发明中继通信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6所示, 本实 施例的中继通信装置 600, 在图 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 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14,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 服务。 进一步的, 第一确定模块 14, 具体用于: 若确定第一基站的空口资源不足, 则需要为待接入第一基站的第一用户 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第一基站无法为已接入设备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 则需 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第一基站到郊区基站之间发生链路故障, 则需要为郊区基站提供 中继服务。 进一步的,第一确定模块 14,还用于若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间中
继服务请求, 则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小区间 中继服务请求, 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符、 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第一设备的 位置信息、 第一设备的业务需求信息、 第一设备的业务类型、 第一设备的中 继服务需求触发原因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或者, 若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求, 则需要为郊区 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业务升级请求为第一基站在接收到郊区基站发送的新增 业务请求时发送的。 进一步的, 再请参照图 6,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 15,用于确定能够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 第二基站下的第二用户设备。 进一步的, 第二确定模块 15, 包括: 搜集单元 151, 用于搜集获取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相邻基站下的用 户设备的中继服务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 152, 用于根据中继服务信息, 确定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 中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以及第一相邻基站下能够提供中继服 务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测量单元 153, 用于对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一中继用户 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第二确定单元 154, 用于根据测量结果, 确定为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 继服务的中继基站和中继用户设备。 进一步的, 搜集单元 151, 具体用于: 搜集获取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的小区位置信息、 小区覆盖信息、 小区频 谱资源使用情况、小区用户接入成功率、小区在线用户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搜集获取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是否具有中继能力、 位置、 电量、 现 有业务情况、 移动情况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进一步的, 测量单元 153, 具体用于: 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测量配置消息 包括: 测量频点、 测量间隙、 测量结果上报标识、 上报格式、 测量标识中的 至少一种信息;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包 括: 测量到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进一步的, 第一中继建立指令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第二用户设 备的中继频点、 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第二中继建立 指令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第一设备的中继频点、 第一设备的中继带宽中 的至少一种信息。 进一步的, 再请参照图 6,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 16,用于若中继用户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则向 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发送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以使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根据分 流配比指示信息, 对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流量进行分流。 图 7为本发明中继通信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7所示, 本实 施例的中继通信装置 700可以包括处理器 71和存储器 72。中继通信装置 700 还可以包括发射器 73、 接收器 74。 发射器 73和接收器 74可以和处理器 71 相连。 其中, 存储器 72存储执行指令, 当中继通信装置 700运行时, 处理 器 71与存储器 72之间通信, 处理器 71调用存储器 72中的执行指令, 用于 执行以下操作: 中继通信装置 700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 指令; 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第一设备通过第二用 户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 可选的, 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第一设备通 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 包括: 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第二基站、 第二 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或者, 根据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第一基站、 第二 基站、 第二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可选的, 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之 前, 还包括: 确定是否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可选的, 确定是否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包括: 若确定第一基站的空口资源不足, 则需要为待接入第一基站的第一用户 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第一基站无法为已接入设备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 则需 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第一基站到郊区基站之间发生链路故障, 则需要为郊区基站提供 中继服务。 可选的, 确定是否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包括: 若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则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 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求, 则需要为郊区 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业务升级请求为第一基站在接收到郊区基站发送的新增 业务请求时发送的。 可选的, 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包括: 第一基站的标识符、 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 第一设 备的业务需求信息、 第一设备的业务类型、 第一设备的中继服务需求触发原 因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可选的, 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之前, 包括: 确定能够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第二基站下的第二用 户设备。 可选的,确定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第二基站下的第二 用户设备, 包括: 搜集获取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中继服务 信息; 根据中继服务信息,确定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中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 一相邻基站以及第一相邻基站下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对第一用户设备及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进 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为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第二 用户设备。 可选的,搜集获取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中 继服务信息, 包括: 搜集获取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的小区位置信息、 小区覆盖信息、 小区频
谱资源使用情况、小区用户接入成功率、小区在线用户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搜集获取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是否具有中继能力、 位置、 电量、 现 有业务情况、 移动情况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可选的,对第一用户设备及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 通信进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包括: 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测量配置消息 包括: 测量频点、 测量间隙、 测量结果上报标识、 上报格式、 测量标识中的 至少一种信息;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包 括: 测量到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可选的, 其特征在于, 第一中继建立指令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频点、 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第 二中继建立指令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第一设备的中继频点、 第一设备的 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可选的, 若第二用户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 则方法还包括: 向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发送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以使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 根据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对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流量进行分流。 另外, 基于上述中继通信方法及中继通信装置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 提供一种中继通信系统, 包括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基站, 控制器包括如上任一 的中继通信装置, 具体的工作原理, 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 装置实施例及 具体实施场景示意图, 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 基于上述中继通信方法及中继通信装置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 提供另一种中继通信系统,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可 以不设置集中控制实体而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其中至少一个基站, 包括如上 任一种的中继通信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 由于通信系统不设置 集中控制实体, 因此本实施例的中继通信装置的第一确定模块不接收到第一 基站发送的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也无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小 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不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 求, 无需要为郊区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业务升级请求为第一基站在接收到郊 区基站发送的新增业务请求时发送的。 具体的工作原理, 请参照上述方法实 施例、 装置实施例及具体实施场景示意图, 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 a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The method comprises: sending a first relay establishment instruction to a first equipment to which a first base station provides a service; sending a second relay establishment instruction to a second user equipment to which a second base station provides a service; an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relay establishment instruction and the second relay establishment instruction, establishing a relay link for the first equipment to perform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with the second base station via the second user equipment. The solution realizes that when the first equipment in an area covered by the first base station cannot perform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satisfying a service demand via the first base station and cannot access to other base station due to reasons such as too long a distance, a relay base station and a relay user equipment are determined, and the service is provided for the first equipment via the relay user equipment and the relay base sta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frequency spectrum utilization rate, and balancing loads of various cell services. 权利要求 1、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 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所述第一设 备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中继 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 备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中继链路, 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所述第 二基站、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所述第 一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所述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 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之前, 还包括: 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是否需要为所 述第一基站下的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空口资源不足, 则需要为待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的 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无法为已接入设备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 则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到郊区基站之间发生链路故障, 则需要为所述郊区 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是否需要为所 述第一基站下的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则需要为所述第一 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求, 则需要为 郊区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所述业务升级请求为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郊
区基站发送的新增业务请求时发送的。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间中继服务请 求,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 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需求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 设备的中继服务需求触发原因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由第二 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继建立指令之前, 包括: 确定能够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下 的第二用户设备。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为所述第一设 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下的第二用户设备, 包括: 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 中继服务信息; 根据所述中继服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中能够提供中继 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 继用户设备; 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及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之间 的通信进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的第二基 站和第二用户设备。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搜集获取所述第一 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中继服务信息, 包括: 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的小区位置信息、 小区覆盖信息、 小 区频谱资源使用情况、 小区用户接入成功率、 小区在线用户数中的至少一种 信息; 搜集获取所述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是否具有中继能力、位置、电量、 现有业务情况、 移动情况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或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第一用 户设备及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测量, 获 取测量结果, 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所述 测量配置消息包括: 测量频点、 测量间隙、 测量结果上报标识、 上报格式、 测量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结果, 所述 测量结果包括: 测量到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 1~10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中继建立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符、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频 点、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 令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频点、 所述第一设备的 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1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 二用户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发送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以使所述网关设备和 /或 基站根据所述分流配比指示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流量 进行分流。 13、 一种中继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中继建 立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由第二基站提供服务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中 继建立指令; 建立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服务的 中继链路。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 于: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所述第 二基站、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中继建立指令与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令, 建立基于所述第 一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是否需要为第一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
务。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空口资源不足, 则需要为待接入所述第一基站的 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无法为已接入设备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服务, 则需要为所述第一基站下的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到郊区基站之间发生链路故障, 则需要为所述郊区 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 还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小区间中继服务请求, 则需要为所述第一 基站下的第一设备提供小区间中继服务; 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包含业务需求的业务升级请求, 则需要为 郊区基站提供中继服务, 所述业务升级请求为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郊 区基站发送的新增业务请求时发送的。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间中继服务 请求,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位置 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需求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 设备的中继服务需求触发原因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19、 根据权利要求 13~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 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能够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基站 和所述第二基站下的第二用户设备。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 包括: 搜集单元, 用于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相邻基站下 的用户设备的中继服务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中继服务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 基站中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一相邻基站以及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能够提
供中继服务的第一中继用户设备; 测量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相邻基站下的第一中继 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测量, 获取测量结果;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测量结果, 确定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小区 间中继服务的中继基站和中继用户设备。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搜集单元, 具体 用于: 搜集获取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的小区位置信息、 小区覆盖信息、 小 区频谱资源使用情况、 小区用户接入成功率、 小区在线用户数中的至少一种 信息; 搜集获取所述相邻基站下的用户设备的是否具有中继能力、位置、电量、 现有业务情况、 移动情况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22、 根据权利要求 20或 2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单元, 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所述 测量配置消息包括: 测量频点、 测量间隙、 测量结果上报标识、 上报格式、 测量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一中继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结果, 所述 测量结果包括: 测量到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23、 根据权利要求 13~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 继建立指令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频 点、 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第二中继建立指 令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符、 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频点、 所述第一设备的 中继带宽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24、 根据权利要求 13~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 用于若所述中继用户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 则 向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发送分流配比指示信息, 以使所述网关设备和 /或基站 根据所述分流配比指示信息,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中继流量进行 分流。 25、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两个基站, 所述至少两个 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 13、 14、 15、 16、 20~24任一项所述
的中继通信装置。 26、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基站, 所述 控制器包括如权利要求 13~24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