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M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4月2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510206658.2、发明名称为“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 发明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终端设备诸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成为了获取信息和通讯的重要工具。比如,用户可以在其终端设备中安装社交软件,比如QQ、微信、陌陌、豆瓣等,通过社交软件认识朋友,进而与所认识的朋友进行通讯。 目前,社交软件采用的用户匹配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基于地理位置(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定位的匹配、基于用户兴趣爱好的匹配以及随机匹配。其中,LBS定位的匹配的主要用于查找附近的人,比如“附近的人”功能。当用户打开“附近的人”这个功能时,即可看到最近一段时间内附近使用此功能的用户,从而完成基于时间窗口和地理位置的匹配。基于用户兴趣爱好的匹配的主要用于同城活动或同一种爱好者构成的圈子。随机匹配则是每次为用户随机地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设备进行用户匹配的精细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匹配方法,包括:接收当前用户发出
的第一个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生成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并提供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其中,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以及提供所述推荐用户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匹配装置,运行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提供所述用户匹配装置发出的信息给用户;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一个人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并通过所述发送模块提供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所述当前用户;以及推荐用户查找模块,用于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以及通过所述发送模块提供所述推荐用户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其中,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能够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可使用户在提供一条个人信息之后便可在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以了解想交流的对象,而服务器则是根据用户提供的对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推荐用户列表,满足了用户更具体、更精细化的交流需求。并且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与其选择的对等信息不一定要求一致,比如用户提供的个人信
息可以是年龄信息,但其选择的对等信息不一定是年龄信息,可以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其他信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还充分考虑到了用户需求的差异性,用户之间更容易发现相互的兴趣点,用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可以在选择交流对象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选择权和甄别权。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满足要求的用户作为推荐用户,当前用户的一条信息换取推荐用户的一条信息,体现了用户在信息交换上的公平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产生有效沟通并建立信任。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的应用环境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服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的进一步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的进一步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适用于用户信息管理系统。所述用户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但不限于为社交平台提供服务,可以是用于全面负责用户信息的存储、相关信息的推荐、用户匹配推荐、用户信息评估的后台管理服务器。所述社交平台包括但不限于QQ、微信、陌陌等。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连接至所述用户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寻找想交流的对象。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的应用环境图。如图1所示,多个终端设备100与服务器200通过网络201进行通讯。终端设备100可为各种电子装置,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在终端设备100中安装了社交平台的客户端。所述服务器200为社交平台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为客户端提供各种服务。网络201可为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该多个终端设备100包括分别属于两个用户的第一终端设备101与第二终端设备103。 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终端设备10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02、存储控制器104,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6、外设接口108、射频模块110、定位模块112、摄像模块114、音频模块116、显示模块118以及按键模块120。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信号线122相互通讯。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终端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2
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其中,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1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6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设备1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处理器106以及其他可能的组件对存储器102的访问可在存储控制器104的控制下进行。 外设接口108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处理器106以及存储器102。处理器106运行存储器102内的各种软件、指令以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以及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08,处理器106以及存储控制器104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也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射频模块110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射频模块11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射频模块11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
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蓝牙,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定位模块112用于获取终端设备100的当前位置。定位模块112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基于无线局域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技术。 摄像模块114用于拍摄照片或者视频。拍摄的照片或者视频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2内,并可通过射频模块110发送。 音频模块116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者多个扬声器以及音频电路。音频电路从外设接口108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息,将电信息传输至扬声器。扬声器将电信息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音频电路还从麦克风处接收电信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至外设接口108中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存储器102处或者通过射频模块110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2中或者通过射频模块110进行发送。在一些实例中,音频模块116还可包括一个耳机播孔,用于向耳机或者其他设备提供音频接口。
显示屏幕118在终端设备10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出界面。具体地,显示屏幕118向用户显示视频输出,这些视频输出的内容可包括文字、图形、视频、及其任意组合。一些输出结果是对应于一些用户界面对象。进一步地,显示屏幕118还可在终端设备10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入界面,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用户的点击、滑动等手势操作,以便用户界面对象对这些用户的输入做出响应。检测用户输入的技术可以是基于电阻式、电容式或者其他任意可能的触控检测技术。显示屏幕118的具体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液晶显示器或发光聚合物显示器。 按键模块120同样提供用户向终端设备100进行输入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以使终端设备100执行不同的功能。 图3示出了服务器20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服务器2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以及网络模块203。 可以理解,图3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服务器200还可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3所示不同的配置。图3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服务器200还可以包括多个具体不同功能的服务器。 存储器201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存储器201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200。进一步地,上述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服务模块221以及操作系统222。其中操作系统222,例如可为LINUX、
UNIX、WINDOWS,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讯,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服务模块221运行在操作系统222的基础上,并通过操作系统222的网络服务监听来自网络的请求,根据请求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并返回处理结果给客户端。也就是说,服务模块221用于向客户端提供网络服务。 网络模块203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网络信号。上述网络信号可包括无线信号或者有线信号。在一个实例中,上述网络信号为有线网络信号。此时,网络模块203可包括处理器、随机存储器、转换器、晶体振荡器等元件。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匹配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图1所示的服务器200实现。图4所示为上述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接收当前用户发出的个人信息。 在步骤中,当前用户可通过其第一终端设备101发出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 所述个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 当前用户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编辑所述个人信息的内容,如“我在上海生活”,采用文字的形式提交所述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另外,当前用户也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录制自己的一段话,在此段话中说明个人信息,采用语音的形式提交所述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此外,当前用户还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对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居
住地环境等拍照或者摄影,通过照片或者影像展现个人信息,采用视频的形式提交所述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服务器200接收所述个人信息。 步骤S12,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生成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并提供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 在本步骤中,当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生成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记录有一个或多个候选的对等信息。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于所述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所述对等信息是指当前用户想了解的对象的个人信息的类型。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候选的对等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 在生成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之后,服务器200将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发送给当前用户的第一终端设备101,第一终端设备101通过其显示屏幕将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显示给当前用户,以供当前用户选择其想了解的对象的对等信息。 当前用户可以从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选择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为了服务器200在进行后续的匹配工作时方便处理,可以限定用户不能选择超过N条的对等信息,如2条、3条或者4条等,具体设定的N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步骤S13,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 在本步骤中,当前用户选择其想了解的对象的对等信息之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将其从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发送至服务器200。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至少一条对等信息。 步骤S14,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其中,所述信息
对等交换原则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推荐用户指满足信息对等交换原则的可以推荐给当前用户的其他用户。其中,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预先保存在服务器200的存储器中。服务器还可以在每次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个人信息之后,将接收的个人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200可以生成根据查找到的推荐用户生成推荐用户列表。 在本步骤中,当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之后,服务器200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并生成推荐用户列表。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当前用户提供一条个人信息以及选择至少一条其想了解的他人的对等信息,服务器200会根据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和对等信息去查找合适的用户推荐给当前用户。推荐用户需满足的条件是: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并且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也与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相符。 比如,当前用户提交的个人信息为“我在上海生活”,选择了一条对等信息为“年龄信息”,那么服务器200若查找到一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为“本人年龄28岁”,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对等信息为“居住信息”,则服务器200便判断该用户为推荐用户,并将该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表。 再比如,当前用户提交的个人信息为“我在上海生活”,选择了两条对等信息分别为“年龄信息”或“爱好信息”,那么服务器200若查找
到用户甲提供的个人信息为“本人年龄28岁”,并且该用户甲选择要求了解的对等信息为“居住信息”,则服务器200便判断用户甲为推荐用户,将用户甲列入推荐用户列表。然后服务器200若查找到用户乙提供的个人信息为“我爱K歌”,并且该用户乙选择要求了解的对等信息为“居住信息”或者“工作信息”,则服务器200便判断用户乙为推荐用户,同样将用户乙列入推荐用户列表。再然后服务器200若查找到用户丙提供的两条个人信息分别为“我爱K歌”和“我18岁”,并且该用户丙选择要求了解的对等信息之一为“居住信息”,则服务器200便判断用户丙为推荐用户,同样将用户丙作为推荐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表。 步骤S15,提供所述推荐用户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 在本步骤中,服务器200在查找到所有推荐用户并生成推荐用户列表之后,将所述推荐用户列表提供给所述当前用户。 当前用户在接受到所述推荐用户列表之后,便可察看推荐用户列表中的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该个人信息对应于当前用户所选择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之一。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进一步包括一对一的信息交换原则。若推荐用户提供的多条个人信息符合当前用户选择的多条对等信息,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当前用户也只能选择推荐用户所提供的多条个人信息中的一条进行查看。比如当前用户只能选择上述用户丙提供的爱好信息和年龄信息之一进行查看。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用户在提供一条个人信息之后便可在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以了解想交流的对象。服务器则是根据用户提供的对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推荐用户列表,满足了用户更具体、更精细化的交流需求。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与其选择的对等信息
不一定要求一致,比如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可以是年龄信息,但其选择的对等信息不一定是年龄信息,可以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其他信息,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还充分考虑到了用户需求的差异性,用户之间更容易发现相互的兴趣点,用户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可以在选择交流对象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选择权和甄别权。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当前用户的一条信息换取推荐用户的一条信息,体现了用户在信息交换上的公平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产生有效沟通并建立信任。 此外,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请参阅图5,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以进一步完成当前用户与推荐用户之间的匹配。 步骤S16,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匹配请求。 在本步骤中,当前用户在推荐用户列表中选择想进行匹配(比如,加好友、关注等)的推荐用户之后,发送匹配请求给服务器200,所述匹配请求包括当前用户从所述推荐用户列表中选择的推荐用户的信息,其中,当前用户可以选择至少一个推荐用户进行匹配。服务器200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匹配请求。 步骤S17,提供是否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 在本步骤中,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匹配请求之后,提供是否接受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 步骤S18,接收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发出的反馈信息。 在本步骤中,服务器200会接收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通过其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第二终端设备103发出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
息包括指示接受或者不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比如,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中的推荐用户若同意匹配,其发出的反馈信息指示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若不同意匹配,则其发出的反馈信息指示不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 若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发出的反馈信息指示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服务器200对当前用户与推荐用户进行匹配。 此外,所述反馈信息还可包括当前用户选择匹配的推荐用户中的至少一个推荐用户对所述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的评价信息。所述评价信息可以是推荐用户根据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的内容对其内容的真实性等作出的评价。服务器200在接收到此评价信息之后可以将此评价信息作为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被推荐等级的因素之一。比如,若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在推荐用户提供的评价信息中被评价为真实的程度越高、以及被越多的推荐用户评价为真实,那么当此当前用户被服务器200推荐给其他用户时,其在推荐用户列表中的位置就越靠前。 另外,请参考图6,在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200接收到当前用户发出的个人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9,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的内容判断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 在本步骤中,当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分析时,可进一步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的内容判断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比如,所述个人信息的内容若为“我在上海生活”,则服务器200判断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为居住信息;若所述个人信息的内容为“我18岁”,则服务器200判断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为年龄信息。 步骤S20,对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 在本步骤中,服务器200在判断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的信息类
别之后,对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以便其他用户在查找想交流的对象时,根据其他用户选择的对等信息与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快速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可以作为推荐用户。比如,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为“我18岁”,服务器200判断所述个人信息为年龄信息,并对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当另一用户在查找想交流的对象的过程中选择的对等信息包括年龄信息时,服务器200便可根据先前标注和储存的信息类别快速找到当前用户,并进一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可以作为推荐用户,节省服务器查找推荐用户的时间和判断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用户匹配方法,该方法同样可通过图1所示的服务器200实现。图7所示为上述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接收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一个人信息。 在步骤中,当前用户可通过其第一终端设备101发出第一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 所述第一个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 当前用户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编辑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的内容,如“我在上海生活”,采用文字的形式提交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另外,当前用户也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录制自己的一段话,在此段话中说明第一个人信息,采用语音的形式提交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此外,当前用户还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对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居住地环境等拍照或者摄影,通过照片或者影像展现个人信息,采用视频的形式提交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服务器200接收所述第一个人信息。
步骤S22,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生成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并提供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 在本步骤中,当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第一个人信息,对所述第一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生成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的候选对等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 在生成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之后,服务器200将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发送给当前用户的第一终端设备101,第一终端设备101通过其显示屏幕将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显示给当前用户,以供当前用户选择其想了解的对象的第一对等信息。 当前用户可以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选择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为了服务器200在进行后续的匹配工作时方便处理,可以限定用户不能选择超过N条的第一对等信息,如2条、3条或者4条等,具体设定的N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若当前用户还想再提供另一条个人信息,可继续编辑第二个人信息,第二个人信息与第一个人信息不同。 步骤S23,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以及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二个人信息。 在本步骤中,当前用户选择其想了解的交流对象的第一对等信息之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将其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与第二个人信息一起发送至服务器200。服务器200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以及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二个人信息。 步骤S24,根据所述第二个人信息提供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
在本步骤中,当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第二个人信息之后,对所述第二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生成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的候选对等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 在生成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之后,服务器200将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发送给当前用户的第一终端设备101,第一终端设备101通过其显示屏幕将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显示给当前用户,以供当前用户选择其想了解的交流对象的第二对等信息。 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所提供的候选对等信息可以与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同样,当前用户可以从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选择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所述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可以与当前用户从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完全相同、部分相同或者完全不同。为了服务器200在进行后续的匹配工作时方便处理,可以限定用户不能选择超过N条的第二对等信息,当然也可以是不超过2条、3条或者4条等,具体设定的N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步骤S25,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 在本步骤中,当前用户选择其想了解的交流对象的第二对等信息之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101将其从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发送至服务器200。服务器200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前用户可以分别发送多条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服务器200每收到一条个人信息,便提供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当前用户,从而使当前用户选择与该个人信息相对应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
步骤S26,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并生成推荐用户列表。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并且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 在本步骤中,当服务器200接收到所述当前用户分别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和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与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之后,服务器200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并生成推荐用户列表。 根据当前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和第二个人信息与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当前用户选择的所述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当前用户的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同时,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当前用户选择的所述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且所述当前用户的第二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 举例说明,比如,若当前用户分两次提供第一个人信息x和第二个人信息u,针对第一个人信息x选择两条第一对等信息y和z,针对第二个人信息u选择两条第二对等信息v和w,其中,x、y、z、u、v、w分别可以是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 服务器200若查找到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或者z,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该用户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或者w,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则服务器200便判断该用户为推荐用户,将该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
表。也就是说,有四类用户可以作为推荐用户:第一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二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w,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三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z,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四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z,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w,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 再比如,若当前用户分两次提供第一个人信息x和第二个人信息u,针对第一个人信息x选择两条第一对等信息y和z,针对第二个人信息u选择两条第二对等信息y和v,也就是说,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与一条第一对等信息相同。 服务器200若查找到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或者z,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该用户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y或者v,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则服务器200便判断该用户为推荐用户,将该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表。若限定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与第二个人信息不能相同,在此种情形下,有三类用户可以作为推荐用户:第一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二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z,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y,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三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z,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
步骤S27,提供所述推荐用户列表给所述当前用户。 在本步骤中,服务器200在查找到所有推荐用户并生成推荐用户列表之后,将所述推荐用户列表提供给所述当前用户。 当前用户在接受到所述推荐用户列表之后,便可察看推荐用户列表中的推荐用户所提供的个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当前用户提供了第一个人信息和第二个人信息,因此,可以同时查看推荐用户提供的两条个人信息,分别对应当前用户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和第二对等信息。若针对第一个人信息,推荐用户提供的多条个人信息符合当前用户选择的多条第一或者第二对等信息,当前用户也只能选择推荐用户所提供的多条个人信息中的一条进行查看。比如,当前用户提供第一个人信息x,针对第一个人信息x选择两条第一对等信息y和z;提供第二个人信息u,针对第二个人信息u选择两条第二对等信息v和w,而推荐用户提供了个人信息y、z和v,针对信息y选择的对等信息包括x,针对信息z选择的对等信息也包括x,针对信息v选择的对等信息包括u,则对于推荐用户提供了个人信息y和z,当前用户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查看。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用户在分别提供多条个人信息之后便可在多个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分别选择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以了解想交流的对象。服务器则是根据用户提供的对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推荐用户列表,满足了用户更具体、更精细化的交流需求。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与其选择的对等信息不一定要求一致,比如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可以是年龄信息,但其选择的对等信息不一定是年龄信息,可以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其他信息,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还充分考虑到了用户需求的差异性,用户之间更容易发现相互的兴趣点,用户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
户匹配方法可以在选择交流对象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选择权和甄别权。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当前用户的一条信息换取推荐用户的一条信息,体现了用户在信息交换上的公平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产生有效沟通并建立信任。 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的后续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对应步骤相似,在此不再赘述。比如,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也可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的内容判断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并对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此外,推荐用户的反馈信息中还包括对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的评价信息,所述评价信息同样作为确定当前用户的被推荐等级的因素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匹配装置,该装置可运行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200,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用户匹配方法。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01、发送模块302、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生成模块303、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评级模块305、分析模块306以及存储模块307。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信息,比如接收用户通过其终端设备发出的个人信息、对等信息、反馈信息等。 发送模块302,用于提供所述用户匹配装置发出的信息给用户,比如提供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推荐用户列表等给用户。 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生成模块303,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301接收到当前用户发出的个人信息时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生成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并通过所述发送模块302提供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所述当前用户。 其中,当前用户可以分别发送多条个人信息给服务器200的用户匹配装置,接收模块301每收到一条个人信息,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生成模
块303便提供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当前用户选择与该个人信息相对应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 比如,接收模块301接收到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一个人信息,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生成模块303便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提供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当前用户,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的候选对等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当前用户可以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选择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若当前用户还想再提供另一条个人信息,可继续编辑第二个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00,第二个人信息应与第一个人信息不同。接收模块301接收到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二个人信息,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生成模块303便根据所述第二个人信息提供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当前用户,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的候选对等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所提供的候选对等信息可以与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同样,当前用户可以从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选择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所述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可以与当前用户从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完全相同、部分相同或者完全不同。 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用于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以及通过所述发送模块302提供所述推荐用户列表给所述当前用户。其中,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 其中,当所述接收模块301接收到所述当前用户从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时,所述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查找到的
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且所述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对等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用户提供一条个人信息以及选择至少一条其想了解的他人的对等信息,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会根据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和对等信息去查找合适的用户推荐给当前用户。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可以根据查找到的推荐用户生成推荐用户列表。 比如,当前用户提交的个人信息为“我在上海生活”,选择了一条对等信息为“年龄信息”,那么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若查找到一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为“本人年龄28岁”,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对等信息为“居住信息”,则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便判断该用户为推荐用户,并将该用户作为推荐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表。 再比如,当前用户提交的个人信息为“我在上海生活”,选择了两条对等信息分别为“年龄信息”或“爱好信息”,那么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若查找到用户甲提供的个人信息为“本人年龄28岁”,并且该用户甲选择要求了解的对等信息为“居住信息”,则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便判断用户甲为推荐用户,将用户甲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表。然后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若查找到用户乙提供的个人信息为“我爱K歌”,并且该用户乙选择要求了解的对等信息为“居住信息”或者“工作信息”,则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便判断用户乙为推荐用户,同样将为推荐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表;再然后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若查找到用户丙提供的两条个人信息分别为“我爱K歌”和“我18岁”,并且该用户丙选择要求了解的对等信息之一为“居住信息”,则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便判断用户丙为推荐用户,同样将用户丙列入推荐用户列表。 当接收模块301接收到当前用户的多条个人信息以及对应多条个人
信息对等信息时,比如,接收模块301接收到当前用户的第一个人信息,第二个人信息,分别从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与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之后,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查找推荐用户并生成推荐用户列表。其中,根据当前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和第二个人信息与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第一对等信息;同时,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根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第二对等信息。 举例说明,比如,若当前用户分两次提供第一个人信息x和第二个人信息u,针对第一个人信息x选择两条第一对等信息y和z,针对第二个人信息u选择两条第二对等信息v和w,其中,x、y、z、u、v、w分别可以是但不限于体貌信息、年龄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 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若查找到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或者z,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该用户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或者w,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则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便判断该用户为推荐用户,将该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表。也就是说,有四类用户可以作为推荐用户:第一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二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w,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三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z,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四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
人信息包括z,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w,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 再比如,若当前用户分两次提供第一个人信息x和第二个人信息u,针对第一个人信息x选择两条第一对等信息y和z,针对第二个人信息u选择两条第二对等信息y和v,也就是说,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与一条第一对等信息相同。 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若查找到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或者z,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该用户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y或者v,并且该用户选择要求了解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则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便判断该用户为推荐用户,将该用户作为推荐用户列入推荐用户列表。若限定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与第二个人信息不能相同,在此种情形下,有三类用户可以作为推荐用户:第一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y,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二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z,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y,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第三类用户提供的第一个人信息包括z,选择的第一对等信息包括x,同时提供的第二个人信息包括v,选择的第二对等信息包括u。 评级模块305,用于根据推荐用户对当前用户的评价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被推荐等级。比如,当前用户在接收到推荐用户列表之后,在推荐用户列表中选择想进行匹配(比如,加好友、关注等)的推荐用户,发送匹配请求给服务器200,所述匹配请求包括当前用户从所述推荐用户列表中选择的推荐用户的信息,其中,当前用户可以选择至少一个推荐用户进行匹配。接收模块301接收到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匹配请求之后,发送模块302提供是否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给
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推荐用户接收到是否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对当前用户进行评估之后,通过其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第二终端设备103)发出反馈信息给服务器200,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指示接受或者不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比如,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中的推荐用户若同意匹配,其发出的反馈信息指示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若不同意匹配,则其发出的反馈信息指示不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若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发出的反馈信息指示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服务器200对当前用户与推荐用户进行匹配。 此反馈信息还可包括当前用户选择匹配的推荐用户中的至少一个推荐用户对所述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的评价信息,所述评价信息可以是推荐用户根据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的内容对其内容的真实性等作出的评价。接收模块301在接收到此评价信息之后,评级模块305可以将此评价信息作为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被推荐等级的因素之一。比如,若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在推荐用户提供的评价信息中被评价为真实的程度越高、以及被越多的推荐用户评价为真实,那么当此当前用户被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推荐给其他用户时,其在推荐用户列表中的位置就越靠前。 分析模块306,用于对接收模块301所接收的个人信息,如上述第一、第二个人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所述个人信息的内容判断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比如,所述个人信息的内容若为“我在上海生活”,则分析模块306判断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为居住信息;若所述个人信息的内容为“我18岁”,则分析模块306判断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为年龄信息。 存储模块307,用于在分析模块306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之后,对
分析得到的用户的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以便其他用户在查找想交流的对象时,根据其他用户选择的对等信息与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快速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可以作为推荐用户。比如,当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为“我18岁”,分析模块306判断所述个人信息为年龄信息,存储模块307对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当另一用户在查找想交流对象的过程中选择的对等信息包括年龄信息时,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便可根据先前标注和储存的信息类别快速找到当前用户,并进一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可以作为推荐用户,节省推荐用户查找模块304查找推荐用户的时间和判断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可使用户在提供一条个人信息之后便可在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至少一条对等信息以了解想交流的对象。服务器则是根据用户提供的对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推荐用户列表,满足了用户更具体、更精细化的交流需求。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与其选择的对等信息不一定要求一致,比如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可以是年龄信息,但其选择的对等信息不一定是年龄信息,可以是居住信息、爱好信息等其他信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还充分考虑到了用户需求的差异性,用户之间更容易发现相互的兴趣点,用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可以在选择交流对象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选择权和甄别权。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满足要求的用户作为推荐用户,当前用户的一条信息换取推荐用户的一条信息,体现了用户在信息交换上的公平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产生有效沟通并建立信任。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
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Provided is a user matching method, comprising: receiving first personal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by a current user; generating a first candidate peer information lis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providing the same to the current user for selection; receiving at least one item of the first peer information selected by the current user from the first candidate peer information list; finding a recommended user according to an peer information exchange principle, wherein the peer information exchange principle comprises: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the recommended user matches at least one item of the first peer information selected by the current user, and the first personal information matches at least one item of the first peer information selected by the recommended user; and provid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recommended user to the current user. Also provided is a user matching device. 一种用户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一个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生成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并提供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 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 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其中,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以及 提供所述推荐用户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匹配请求,所述匹配请求包括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推荐用户列表中选择的推荐用户的信息;以及 提供是否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发出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指示接受或者不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还包括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推荐用户中的至少一个推荐用户对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的评价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评价信息确
定所述当前用户的被推荐等级。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的同时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二个人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个人信息提供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所述当前用户;以及 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还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的内容判断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以及 对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的内容判断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以及 对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 一种用户匹配装置,运行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提供所述用户匹配装置发出的信息给用户; 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当前用户
发出的第一个人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并通过所述发送模块提供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所述当前用户;以及 推荐用户查找模块,用于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以及通过所述发送模块提供所述推荐用户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其中,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匹配请求,所述匹配请求包括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推荐用户列表中选择的推荐用户的信息,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提供是否接受所述当前用户的匹配请求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匹配的推荐用户。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的同时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二个人信息;所述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个人信息提供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给所述当前用户;以及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进一步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二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还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对等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的内容判断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以及 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个人信息的信息类别进行标注和储存。 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能够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当前用户发出的第一个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生成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并提供给所述当前用户选择; 接收所述当前用户从所述第一候选对等信息列表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 根据信息对等交换原则查找推荐用户,其中,所述信息对等交换原则包括:所述推荐用户的个人信息符合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且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符合所述推荐用户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一对等信息;以及 提供所述推荐用户的信息给所述当前用户。
技术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