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CAL IMAGING LENS

04-06-2020 дата публикации
Номер:
WO2020107935A1
Автор: WANG, Xinquan, HUANG, Lin
Принадлежит: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Контакты:
Номер заявки: CN93-09-201989
Дата заявки: 06-08-2019

光学成像镜头
[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27日提交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的、专利申请号为201811423978.3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中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七片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4]

近年来,装配有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或感光耦合元件(CCD)的光学镜头在各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不仅可以用于获得图像,还可以用于空间定位。传统的光学镜头没有对由像高与半视场角的线性关系(fθ)而导致的畸变进行严格校正,因而不利于算法处理或反畸变校正。而且,传统的光学镜头也未在引入塑胶非球面时对温度适应性进行优化,难以兼顾良好的成像质量与较好的温度适应性。此外,传统的广角镜头还无法兼顾良好的轴外成像质量和模组小型化的要求。

[5]

发明内容

[6]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光学成像镜头,例如,广角镜头。

[7]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

[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3.5<f1/f<0。

[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0.2<(R3+R4)/|f2|<1.2。

[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可满足0.3<f4/f3<0.9。

[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456可满足0.5<f/f456<1。

[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可满足0.9<f/R5+f/R7<1.4。

[1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可满足0.3<f6/|(R9+R12)|<0.8。

[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0.6<R14/f7<0。

[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可满足0.2<|R2/R1|<0.8。

[1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T23/f<1。

[1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0.5<CT3/(CT4+CT6)<1.2。

[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1以及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ET2可满足0.7<(CT1+CT2+T23)/(ET1+ET2)<1.2。

[1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1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2可满足0<SAG72/SAG71<1。

[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所对应的主光线在成像面的入射角CRA、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2.1rad<(semi-FOV-CRA)*TTL/ImgH<2.6rad。

[21]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

[22]

本申请采用了七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小型化、广角化、高成像质量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3]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24]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5]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6]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 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7]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8]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9]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0]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31]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6A至图1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33]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34]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35]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36]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37]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 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3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39]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40]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例如七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这七片透镜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在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

[41]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有利于提高轴外视场的相对照度。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有利于增大视场角,同时也有利于压缩光阑位置光线入射角,减小光瞳像差,提高成像质量。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有助于缩短系统总长,实现模组小型化。

[42]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有利于增大视场角,同时也有利于压缩光阑位置光线入射角,减小光瞳像差,提高成像质量。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且物侧面为凹面的第五透镜,有利于减小轴外光线入射角,降低系统公差敏感性。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有助于光焦度分散且有助于缩短系统总长,实现模组小型化。

[4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

[44]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

[4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3.5<f1/f<0,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1和f进一步可满足-3.5<f1/f<-1.5,例如,-3.43≤f1/f≤-1.83。满足条件式-3.5<f1/f<0,同时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有利于光焦度分散且有助于缩短系统总长,实现模组小型化。

[46]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2<(R3+R4)/|f2|<1.2,其中,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R3、R4和f2进一步可满足0.31≤(R3+R4)/|f2|≤1.19。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分散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光焦度,并可有效控制镜片表面形状,使第二透镜具有更好的加工成型工艺性。可选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47]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3<f4/f3<0.9,其中,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4和f3进一步可满足0.35≤f4/f3≤0.83。 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同时有利于减小第四透镜的光焦度,降低产品制造的误差敏感性。

[48]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f/f456<1,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456为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更具体地,f和f456进一步可满足0.71≤f/f456≤0.80。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压缩系统总长,实现模组小型化,同时可避免由于光焦度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系统公差敏感性增加的问题。

[49]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9<f/R5+f/R7<1.4,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为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R5和R7进一步可满足1.01≤f/R5+f/R7≤1.31。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平衡成像质量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组装公差敏感性。可选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

[50]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3<f6/|(R9+R12)|<0.8,其中,f6为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R9为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6、R9和R12进一步可满足0.31≤f6/|(R9+R12)|≤0.72。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更好的校正色差,提高成像质量;同时,有利于避免由于光焦度过度集中和表面过度弯曲而造成的系统公差敏感性增加的问题。可选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凸面。

[51]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6<R14/f7<0,其中,f7为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R14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4和f7进一步可满足-0.6<R14/f7<-0.2,例如,-0.55≤R14/f7≤-0.22。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调节光焦度分布并缩短系统总长,实现模组小型化,同时平衡系统公差敏感度。可选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且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

[52]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2<|R2/R1|<0.8,其中,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2和R1进一步可满足0.23≤|R2/R1|≤0.79。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减小球差的引入,提高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凹面。

[5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T23/f<1,其中,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T23和f进一步可满足0.2<T23/f<0.7,例如,0.28≤T23/f≤0.57。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压缩系统总长,实现模组小型化。

[54]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CT3/(CT4+CT6)<1.2,其中,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3、CT4和CT5进一步可满足0.57≤CT3/(CT4+CT6)≤1.11。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更好平衡实现模组小型化与增加第三透镜法兰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同一方向组装。

[5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7<(CT1+CT2+T23)/(ET1+ET2)<1.2,其中,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ET1为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2为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更具体地,CT1、CT2、T23、ET1和ET2进一步可满足0.85≤(CT1+CT2+T23)/(ET1+ET2)≤1.00。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改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加工工艺性,降低成型制造难度。

[56]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SAG72/SAG71<1,其中,SAG71为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2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更具体地,SAG72和SAG71进一步可满足0.3<SAG72/SAG71<0.9,例如,0.39≤SAG72/SAG71≤0.85。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更好平衡实现模组小型化与增加轴外视场的相对照度之间的关系。

[57]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2.1rad<(semi-FOV-CRA)*TTL/ImgH<2.6rad,其中,semi-FOV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CRA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所对应的主光线在成像面的入射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更具体地,semi-FOV、CRA、TTL和ImgH进一步可满足2.25rad≤(semi-FOV-CRA)*TTL/ImgH≤2.58rad。控制此条件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实现模组小型化,并有利于优化镜头的广角化特性。

[58]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光阑,以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可选地,光阑可设置在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

[59]

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60]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七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缩小镜头的体积、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通过上述配置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具有小型化、广角化、高成像质量等有益效果。此外,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并且可以在确保镜头轴外成像质量的同时兼顾模组小型化的要求。

[61]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中多采用非球面透镜,例如,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 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62]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七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他数量的透镜。

[63]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64]

实施例1

[65]

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66]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6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68]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69]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70]

[71]

[72]

表1

[73]

由表1可知,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第七透镜E7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在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74]

[75]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4、S7-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和A16

[76]

S11.6560E-02-1.0029E-033.8036E-05-3.8498E-07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21.2301E-02-5.2646E-034.8604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4.3660E-02-1.0076E-013.7029E-02-4.2375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46.4021E-02-1.2946E-011.8027E-036.5573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71.0238E-023.7818E-01-2.8986E+001.2841E+01-3.1541E+013.9751E+01-1.9845E+01
S84.1137E-01-4.9259E+002.3934E+01-6.3720E+019.6872E+01-7.7753E+012.5202E+01
S94.2428E-01-4.9278E+002.2351E+01-5.6158E+018.2520E+01-6.5932E+012.2830E+01
S101.6383E-01-1.2763E+003.7210E+00-5.9050E+005.4102E+00-2.5982E+004.8707E-01
S112.4317E-02-3.1371E-014.7749E-01-2.2115E-01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12-7.6590E-021.0314E-01-4.9285E-03-2.1554E-013.5890E-01-1.9459E-013.0888E-02
S13-2.4979E-01-1.5644E-014.6550E-01-4.9006E-012.7069E-01-7.6126E-028.8543E-03
S14-4.9614E-013.7447E-01-2.5554E-011.2196E-01-3.8618E-027.0676E-03-5.6701E-04

[77]

表2

[78]

表3给出了实施例1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以及光圈数f/EPD。

[79]

f2(mm)-3.55f(mm)1.81
f3(mm)6.43TTL(mm)7.50
f4(mm)2.24ImgH(mm)2.47
f5(mm)-3.04semi-FOV(°)77.5
f6(mm)3.20f/EPD2.60

[80]

表3

[81]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 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所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82]

实施例2

[83]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84]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8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86]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87]

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88]

[89]

[90]

表4

[91]

由表4可知,在实施例2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第七透镜E7中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92]

S11.4649E-02-8.9635E-043.3009E-05-4.0556E-07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21.0704E-026.3441E-045.1263E-04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3.8050E-02-3.7217E-027.8241E-03-5.3307E-04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47.3138E-02-3.5388E-02-2.6454E-028.6305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72.8202E-021.8787E-01-7.4760E+004.5975E+01-1.6307E+022.9983E+02-2.3539E+02
S8-5.7844E-01-6.9823E-011.4606E+01-6.6357E+011.4870E+02-1.7063E+027.8081E+01
S9-3.1518E-01-9.5931E-011.3985E+01-5.6141E+011.1669E+02-1.2625E+025.6130E+01
S101.0230E-01-6.3023E-013.1015E+00-7.2856E+009.9071E+00-7.5936E+002.4839E+00
S11-1.8199E-02-2.4063E-013.4845E-01-9.1264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12-1.5648E-013.5121E-01-7.3299E-019.6070E-01-7.1893E-013.9727E-01-7.6733E-02
S13-4.7862E-01-9.5667E-021.0771E+00-1.8335E+001.4897E+00-5.6898E-018.2315E-02
S14-7.6124E-017.7023E-01-6.7949E-014.1116E-01-1.6382E-013.7974E-02-3.8958E-03

[93]

表5

[94]

表6给出了实施例2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以及光圈数f/EPD。

[95]

f2(mm)-4.95f(mm)1.64
f3(mm)4.46TTL(mm)7.50
f4(mm)2.17ImgH(mm)2.25
f5(mm)-3.49semi-FOV(°)77.5
f6(mm)3.17f/EPD2.60

[96]

表6

[97]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所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98]

实施例3

[99]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100]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101]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102]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103]

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104]

[105]

表7

[106]

由表7可知,在实施例3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第七透镜E7中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107]

S19.4135E-03-4.7063E-041.4499E-05-1.4538E-07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21.9737E-02-1.2855E-036.6404E-04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3.5862E-02-3.5660E-027.1429E-03-4.6674E-04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47.5168E-02-3.5972E-02-2.6123E-021.0510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7-8.1683E-021.1106E+00-1.9622E+011.3685E+02-5.5470E+021.1793E+03-1.0562E+03
S8-1.6890E+009.0594E+00-3.5112E+011.0222E+02-2.1968E+023.0123E+02-1.8956E+02
S9-1.1527E+005.6214E+00-1.3807E+011.7944E+01-3.2134E-01-2.7636E+012.4901E+01
S102.4369E-01-1.3244E+004.9208E+00-9.5619E+001.0238E+01-4.8944E+005.6962E-02
S111.0288E-01-6.2900E-018.5970E-01-4.1018E-01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12-1.8816E-013.1001E-01-9.4153E-02-1.2404E+002.7052E+00-2.2269E+006.9344E-01
S13-5.1270E-01-1.2743E-011.5191E+00-2.6190E+002.1397E+00-8.3467E-011.2509E-01
S14-7.7726E-017.8521E-01-6.5592E-013.7022E-01-1.3772E-012.9857E-02-2.8703E-03

[108]

表8

[109]

表9给出了实施例3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以及光圈数f/EPD。

[110]

f2(mm)-4.48f(mm)1.61
f3(mm)3.87TTL(mm)7.50
f4(mm)2.00ImgH(mm)2.22
f5(mm)-5.67semi-FOV(°)78.0
f6(mm)5.26f/EPD2.60

[111]

表9

[112]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所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113]

实施例4

[114]

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115]

如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11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 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117]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118]

表10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119]

[120]

表10

[121]

由表10可知,在实施例4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第七透镜E7中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122]

S19.3315E-03-4.0350E-041.0843E-05-6.2591E-08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22.0082E-02-5.1038E-031.4849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6.2901E-02-4.7820E-021.0303E-02-7.4433E-04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49.7212E-02-2.6718E-02-2.8598E-021.0575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7-1.7959E-011.1341E+00-1.6609E+011.0965E+02-4.2738E+028.7794E+02-7.6680E+02
S8-4.2467E+003.2743E+01-1.7364E+025.9497E+02-1.2879E+031.5918E+03-8.5543E+02
S9-3.3380E+002.6528E+01-1.2789E+023.9138E+02-7.4230E+027.9541E+02-3.6339E+02
S10-4.8963E-013.0508E+00-7.4645E+005.4586E+001.4782E+01-3.4646E+012.2041E+01

[123]

S12-1.6162E-012.9651E-011.9851E-01-7.6954E-015.9158E-01-1.2622E-01-1.4842E-02
S13-7.7326E-015.7914E-013.4397E-01-1.1324E+001.1888E+00-5.9218E-011.1225E-01
S14-7.5163E-018.5817E-01-8.8431E-016.3260E-01-2.9622E-017.9495E-02-9.3032E-03

[124]

表11

[125]

表12给出了实施例4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以及光圈数f/EPD。

[126]

f2(mm)-6.32f(mm)1.56
f3(mm)3.85TTL(mm)7.50
f4(mm)2.12ImgH(mm)2.12
f5(mm)-8.39semi-FOV(°)77.5
f6(mm)6.75f/EPD2.60

[127]

表12

[128]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所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129]

实施例5

[130]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131]

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132]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133]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134]

表13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 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135]

[136]

表13

[137]

由表13可知,在实施例5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第七透镜E7中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138]

S19.2455E-03-4.2726E-041.2424E-05-1.2436E-07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27.4171E-035.9192E-042.1472E-04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2.1867E-02-2.3073E-024.1783E-03-2.4493E-04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46.0656E-02-8.8396E-03-2.7434E-026.2037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73.5705E-01-2.1827E+00-1.3342E-015.1454E+01-3.1319E+027.9124E+02-7.9325E+02
S8-2.0007E+001.2949E+01-5.7566E+011.6875E+02-3.0771E+023.0630E+02-1.2217E+02
S9-1.5014E+009.8808E+00-3.9492E+011.0515E+02-1.6583E+021.2648E+02-2.1007E+01
S102.0842E-01-8.1160E-012.4330E+00-4.1236E+004.9232E+00-4.4588E+002.1088E+00
S111.4314E-01-7.4937E-018.6965E-01-2.9651E-01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12-1.6345E-013.7055E-01-4.6355E-018.2606E-036.1551E-01-5.4291E-012.1657E-01
S13-5.3281E-017.0126E-029.3920E-01-1.7969E+001.5185E+00-5.9527E-018.8217E-02
S14-7.6585E-018.0403E-01-7.1494E-014.3126E-01-1.6901E-013.8026E-02-3.7504E-03

[139]

表14

[140]

表15给出了实施例5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以及光圈数f/EPD。

[141]

f2(mm)-4.58f(mm)1.63
f3(mm)3.67TTL(mm)7.50
f4(mm)2.12ImgH(mm)2.21
f5(mm)-5.43semi-FOV(°)77.0
f6(mm)4.76f/EPD2.60

[142]

表15

[143]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所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144]

实施例6

[145]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146]

如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147]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148]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149]

表16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150]

[151]

[152]

表16

[153]

由表16可知,在实施例6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第七透镜E7中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表1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154]

S11.2765E-02-7.5649E-042.8993E-05-3.0561E-07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21.3248E-02-4.8243E-034.3907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3.0004E-02-9.0666E-023.4451E-02-3.9945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43.4635E-02-1.2704E-014.1460E-02-1.9658E-02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71.6717E-023.8070E-01-3.2386E+001.5115E+01-3.8207E+014.7946E+01-2.2687E+01
S83.7694E-01-5.4914E+003.0702E+01-9.3155E+011.6107E+02-1.5011E+025.9948E+01
S94.0247E-01-5.5771E+002.8957E+01-8.1523E+011.3205E+02-1.1721E+024.6773E+01
S102.2823E-01-2.0484E+007.1839E+00-1.4092E+011.7020E+01-1.2118E+013.9290E+00
S119.3377E-02-7.6165E-011.2992E+00-6.8153E-01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12-1.2210E-023.8703E-02-1.9891E-015.6908E-01-9.5327E-019.6820E-01-3.6890E-01
S13-3.3065E-012.9771E-022.2163E-01-3.5123E-012.2888E-01-5.5667E-022.4760E-03
S14-3.4021E-012.4559E-01-1.6547E-017.6608E-02-2.3050E-023.9584E-03-2.8031E-04

[155]

表17

[156]

表18给出了实施例6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以及光圈数f/EPD。

[157]

f2(mm)-10.36f(mm)1.76
f3(mm)4.04TTL(mm)7.50
f4(mm)2.18ImgH(mm)2.39
f5(mm)-3.03semi-FOV(°)77.5
f6(mm)2.79f/EPD2.60

[158]

表18

[159]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所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A至图12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160]

实施例7

[161]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4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162]

如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163]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164]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165]

表19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166]

[167]

[168]

表19

[169]

由表19可知,在实施例7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第七透镜E7中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表2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170]

S11.2534E-02-6.8478E-042.3316E-05-1.6079E-07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21.5067E-02-6.0385E-034.3594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4.0829E-02-9.1104E-023.2571E-02-3.6301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43.7104E-02-1.0434E-01-6.2803E-039.7295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71.7446E-024.5772E-01-3.4324E+001.5861E+01-4.1410E+015.7525E+01-3.3235E+01
S8-3.1931E-011.5510E+00-1.9976E+00-1.0518E+015.1509E+01-8.9719E+016.0355E+01
S9-3.8920E-011.2804E+00-1.2398E+00-1.2573E+015.7217E+01-9.9917E+016.8706E+01
S107.8642E-04-3.5204E-024.6650E-01-2.0946E+004.2248E+00-4.1425E+001.6548E+00
S11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12-8.6079E-021.0555E-018.7630E-04-7.4505E-021.3436E-01-4.4463E-028.5132E-03
S13-4.7936E-018.1255E-024.2206E-01-6.6867E-014.9581E-01-1.8435E-012.7907E-02
S14-6.3246E-015.6769E-01-4.3329E-012.2747E-01-7.7943E-021.5398E-02-1.3404E-03

[171]

表20

[172]

表21给出了实施例7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以及光圈数f/EPD。

[173]

f2(mm)-8.30f(mm)1.75
f3(mm)4.36TTL(mm)7.50
f4(mm)2.00ImgH(mm)2.39
f5(mm)-3.55semi-FOV(°)77.5
f6(mm)3.49f/EPD2.60

[174]

表21

[175]

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所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4A至图14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176]

实施例8

[177]

以下参照图15至图1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178]

如图15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滤光片E8和成像面S17。

[179]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180]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

[181]

表22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182]

[183]

表22

[184]

由表22可知,在实施例8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第七透镜E7中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球面。表23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 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185]

S11.3879E-02-6.8163E-042.1397E-05-1.3057E-07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21.3975E-02-2.4617E-031.4237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35.2760E-02-6.3793E-021.7461E-02-1.5230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48.3090E-02-9.5054E-022.1075E-02-8.6278E-03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7-1.3461E-036.1704E-01-3.9192E+001.7123E+01-4.2947E+016.2109E+01-3.9174E+01
S8-1.5385E-01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9-2.8048E-01-1.0158E-011.7320E+00-1.7176E+016.5069E+01-1.1950E+028.4407E+01
S10-5.6101E-011.9048E+00-2.3874E+00-3.1905E+001.4332E+01-1.9685E+011.0130E+01
S11-6.5796E-012.2510E+00-3.1036E+001.6776E+000.0000E+000.0000E+000.0000E+00
S12-1.1873E-012.8185E-01-7.1239E-012.4584E+00-4.5098E+004.7570E+00-1.7739E+00
S13-2.2154E-01-1.8372E-012.2749E-019.5990E-02-2.7759E-011.5914E-01-2.9379E-02
S14-4.7419E-013.1407E-01-2.2427E-011.2938E-01-5.1503E-021.1442E-02-1.0748E-03

[186]

表23

[187]

表24给出了实施例8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7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以及光圈数f/EPD。

[188]

f2(mm)-5.55f(mm)1.75
f3(mm)4.01TTL(mm)7.50
f4(mm)3.34ImgH(mm)2.37
f5(mm)-3.32semi-FOV(°)77.5
f6(mm)2.31f/EPD2.60

[189]

表24

[190]

图16A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6B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C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所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6D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6A至图16D可知,实施例8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191]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8分别满足表25中所示的关系。

[192]

f1/f-1.94-3.33-3.17-2.48-3.43-1.83-1.96-2.76
(R3+R4)/|f2|0.950.830.941.190.960.310.400.91
f4/f30.350.490.520.550.580.540.460.83
f/f4560.740.760.780.730.750.800.800.71
f/R5+f/R71.011.011.211.311.181.041.171.18
f6/|(R9+R12)|0.520.320.640.540.720.490.630.31
R14/f7-0.25-0.27-0.27-0.30-0.27-0.55-0.31-0.22
|R2/R1|0.430.710.420.350.530.230.300.79

[193]

CT3/(CT4+CT6)0.990.850.570.770.571.040.731.11
(CT1+CT2+T23)/(ET1+ET2)0.940.850.890.900.921.000.960.87
SAG72/SAG710.390.540.640.850.550.520.410.43
(semi-FOV-CRA)*TTL/ImgH(rad)2.252.432.532.582.522.322.332.34

[194]

表25

[195]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摄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摄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块。该摄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196]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他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1]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s an optical imaging lens. The imaging lens successively comprises, along an optical axis from an object side to an image side: a first lens, a second lens, a third lens, a fourth lens, a fifth lens, a sixth lens and a seventh lens. The first lens has a negative focal power; the second lens has a negative focal power; the third lens has a positive focal power; the fourth lens has a positive focal power; the fifth lens has a focal power and an object side surface thereof is concave; the sixth lens has a focal power; and the seventh lens has a negative focal power. An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1 of the first lens and a total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 of the optical imaging lens satisfy −3.5<f1/f<0.

[2]



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3.5<f1/f<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0.2<(R3+R4)/|f2|<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0.3<f4/f3<0.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456满足0.5<f/f456<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满足0.9<f/R5+f/R7<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0.3<f6/|(R9+R12)|<0.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满足-0.6<R14/f7<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满足0.2<|R2/R1|<0.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T23/f<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满足0.5<CT3/(CT4+CT6)<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0.7<(CT1+CT2+T23)/(ET1+ET2)<1.2,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23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E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1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2满足0<SAG72/SAG7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2.1rad<(semi-FOV-CRA)*TTL/ImgH<2.6rad,

其中,semi-FOV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CRA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所对应的主光线在成像面的入射角,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456满足0.5<f/f456<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0.2<(R3+R4)/|f2|<1.2。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满足0.3<f4/f3<0.9。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3.5<f1/f<0。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满足0.9<f/R5+f/R7<1.4。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0.3<f6/|(R9+R12)|<0.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满足-0.6<R14/f7<0。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满足0.2<|R2/R1|<0.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T23/f<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满足0.5<CT3/(CT4+CT6)<1.2。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0.7<(CT1+CT2+T23)/(ET1+ET2)<1.2,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23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E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1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2满足0<SAG72/SAG71<1。

根据权利要求14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2.1rad<(semi-FOV-CRA)*TTL/ImgH<2.6rad,

其中,semi-FOV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CRA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所对应的主光线在成像面的入射角,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