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deployment equipment and use method thereof

25-04-2023 дата публикации
Номер:
CN116005663A
Контакты:
Номер заявки: 52-11-20222277.1
Дата заявки: 30-11-2022

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一种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一种实施例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39]

图5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40]

图6为图3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0041]

图7为图3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0042]

图8为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一种实施例中动力驱动机构与传感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9为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一种实施例中间断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中:1、底座;101、凸耳;2、升降筒;201、条形凹槽;3、驱动电机;4、驱动轴;401、条形凸起;5、第一丝杆;6、螺纹套筒;601、凸柱;7、连接板;8、推拉杆;9、固定杆;10、压力传感器;11、导向杆;12、横移板;13、驱动轮;14、连接件;15、长条杆;16、棘轮;17、第一传动带;18、转动板;19、滑轮;20、第二丝杆;21、螺纹块;22、第一锥齿轮组;23、第一齿轮;24、弧形件;25、竖板;26、长杆;27、往复板;2701、推杆;2702、条形杆;28、突起块;29、直杆;30、第一柱形弹簧;31、夹板;32、阶梯轴;33、第二柱形弹簧;34、横板;35、齿条板;36、第二齿轮;37、传动轴;38、第二锥齿轮组;39、第三锥齿轮组;40、第二传动带;41、第三柱形弹簧。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6]

另外,本发明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47]

请参阅图1-9,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用于辅助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的区域划分作业,包括底座1,还包括:升降筒2,活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其外周设有螺旋叶片,并与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动力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升降筒2维持转动状态并执行升降动作,以使所述升降筒2通过所述螺旋叶片在管控区域地面形成深孔;

[0048]

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用于对等距排列的木桩进行限位,且所述限位机构与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传感控制机构连接,所述传感控制机构同所述动力驱动机构通讯;

[0049]

间断推出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间断推出机构在所述升降筒2上升的后一段行程中触发,并对木桩执行推出动作,以使木桩进入所述深孔内。

[0050]

其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底座1的底部还设有多个支腿,且每个所述支腿上设有用于供设备在通信管控区域内移动的行走轮,且该设备中还设有用于自动驱动设备移动的动力源,在实际的使用中,可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相应地驾驶室,以便于通信工作人员在设备的驾驶室中操控设备移动,进行部署工作。

[0051]

在实际的使用时,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可将多根木桩排列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设备在通信管控区域内间断等距的行走,动力驱动机构工作时,将驱动所述升降筒2保持转动状态,且同时还驱动所述升降筒2进行一次升降动作,以在通信管控区域的底面上形成一个形成用于打桩的深孔;

[0052]

随后,设备移动,使限位机构同所述深孔对应,升降筒2转移至下一开孔处,动力驱动机构再次工作时,进行二次开孔,而在所述升降筒2上升的后一段行程中,间断推送机构触发,将所述限位机构中的木桩推出一个至地面上的深孔内,最后,工作人员再对木桩进行紧实处理(敲击、填土)即可。

[0053]

如此循环往复,在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的实物建设时,通过设备中各个机构及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有效的部署辅助功能,加快了对通信管控区域的快速划分,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0054]

请再次参阅图1与图8,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动力组件以及同所述动力组件连接的升降执行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驱动轴4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升降筒2滑动套合,并同所述升降执行组件连接。

[0055]

详细地来说,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沿圆周等距固定设于所述驱动轴4外周上的多个条形凸起401以及沿圆周等距开设在所述升降筒2内壁上的多个条形凹槽201,所述条形凹槽201与所述条形凸起401滑动适配,且二者与所述驱动轴4和所述升降筒2的中心轴线相平行。

[0056]

所述升降执行组件同所述传感控制机构配合,并与所述间断推送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执行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丝杆5、设于所述第一丝杆5上且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6;

[0057]

其中,所述螺纹套筒6上固定有两个凸柱601,两个所述凸柱601上各转动安装有一根推拉杆8,所述第一丝杆5的一端通过第三锥齿轮组39连接所述驱动轴4,且所述升降筒2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两根所述推拉杆8远离所述凸柱601的一端转动连接。

[0058]

具体地来说,所述第三锥齿轮组39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4上的五号锥齿轮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丝杆5朝向所述驱动轴4一端的六号锥齿轮,且所述六号锥齿轮与所述五号锥齿轮啮合;

[0059]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电机3为输出端可双向驱动的伺服电机,采用4IK/80YYJT型号电机,该型号电机性能稳定,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电机,只要满足驱动要求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60]

其次,在所述螺纹套筒6上还安装有两个滚轮,且所述滚轮与所述底座1的底部滚动贴合,以在所述第一丝杆5发生转动时,对所述螺纹套筒6充当导向作用;

[0061]

当所述驱动电机3驱使驱动轴4正向转动时,驱动轴4将通过其外周上的条形凸起401与所述升降筒2内壁上的条形凹槽201带动升降筒2转动,同时,驱动轴4通过第三锥齿轮组39带动第一丝杆5正向转动,于是,所述螺纹套筒6便与第一丝杆5进行螺纹配合而逐渐朝向所述驱动轴4移动,相对应地,螺纹套筒6便通过所述推拉杆8推动升降筒2在驱动轴4上向下滑动,对通信管控区域的底面执行开孔动作,随后,传感控制机构将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驱使所述驱动轴4反向转动,于是,螺纹套筒6将再次与第一丝杆5进行螺纹配合且逐渐朝向远离所述驱动轴4的方向移动,并通过所述推拉杆8拉动升降筒2在驱动轴4上向上滑动缩回;

[0062]

综上,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则实现了所述升降筒2有效的开孔动作,且所述升降筒2的升降运动由所述第一丝杆5驱动,第一丝杆5的驱动精度高,且稳定性良好。

[0063]

请再次参阅图2、图4以及图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水平夹持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弹性抵压结构,且所述弹性抵压结构与所述传感控制机构连接;

[0064]

所述水平夹持结构包括通过突起块28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的多根直杆29以及滑动设置在多根所述直杆29上的夹板31,所述直杆29的外周还套设有两根第一柱形弹簧30,所述第一柱形弹簧3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夹板31与所述突起块28。

[0065]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所述底座1朝向所述升降筒2的一侧还固定设有凸耳101,所述凸耳101上开设有用于供木桩落下的圆孔,且所述圆孔与所述升降筒2二者中心点的连线与所述底座1平行。

[0066]

所述弹性抵压结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根阶梯轴32、固定安装在两根所述阶梯轴32上端的横板34以及分别套设于两根所述阶梯轴32外周的第二柱形弹簧33。所述阶梯轴32远离所述横板34的一端设有分型面,所述第二柱形弹簧3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1与所述分型面。

[0067]

展开来将,所述阶梯轴32包括同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横板34固定的第一杆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件远离所述横板34一端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直径,于是,便使得所述分型面形成于二者的连接处,以便于所述第二柱形弹簧33的连接设置。

[0068]

请再次参阅图2、图7以及图8,所述传感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横板34连接的齿合传动结构以及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个驱动轮13、滚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轮13的连接件14、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根导向杆11以及滑动设于两根所述导向杆11上且与所述连接件14连接的横移板12,所述螺纹套筒6上固定有固定杆9,所述横移板12朝向所述固定杆9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与所述驱动电机3通讯;

[0069]

所述齿合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34上的齿条板35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底部的传动轴37、第二齿轮36,所述第二齿轮36与所述齿条板35啮合,所述传动轴37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带40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6的转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二锥齿轮组38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轮13的转动轴。

[0070]

同样地,所述第二锥齿轮组38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37端部的三号锥齿轮以及与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轮13同轴固定安装的四号锥齿轮,且所述四号锥齿轮与所述三号锥齿轮啮合;

[0071]

其次,还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固定杆9活动的条形通槽,还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齿条板35活动的通口。

[0072]

在进行准备工作时,将两个夹板31分开,随后,向两个所述夹板31之间排列放入木桩,在第一柱形弹簧30的作用下,两个夹板31便可对木桩进行夹持限位,同时,放入木桩时,需将所述横板34上抬,从而在第二柱形弹簧33的作用下,横板34在竖直方向上对木桩进行限位;

[0073]

横板34在上抬的过程中,齿条板35将随之一同上移,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36发生转动,于是,第二齿轮36的转动轴通过第二传动带40带动所述传动轴37转动,所述传动轴37通过第二锥齿轮组38带动驱动轮13,使得连接件14带动横移板12在两根导向杆11上逐渐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杆9的方向滑动,压力传感器10与所述固定杆9之间的距离增大;

[0074]

综上,当木桩的长度越大时,则所述横板34上抬的高度越高,相应地,最终所述连接件14带动所述横移板12在两根导向杆11上滑动的行程越大,进而,便使得固定杆9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0二者之间的间距增大,于是,后续所述驱动电机3工作时,所述螺纹套筒6带动固定杆9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0接触,压力传感器10触发,便会向所述驱动电机3发送一个控制信号,以使驱动电机3驱使驱动轴4反向转动,螺纹套筒6朝向远离驱动轴4的方向运动复位,这样一来,木桩的高度越高,螺纹套筒6通过推拉杆8带动升降筒2做升降运动的行程越大,从而,在地面上形成的深孔越深,以此来保证在木桩落入所述深孔内后的稳定性,防止因深孔过浅,而导致木桩在深孔内难以竖立。

[0075]

请在再次参阅图5、图6以及图9,所述间断推出机构包括与所述螺纹套筒6连接的单向触发结构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单向触发结构连接的圆周驱动组件;

[0076]

所述单向触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凸柱601远离所述螺纹套筒6一端的长条杆15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底部的棘轮16,所述长条杆15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倾斜槽,且每个所述倾斜槽内均铰接有一个与所述棘轮16配合的棘爪。

[0077]

当所述螺纹套筒6朝向所述驱动轴4运动时,所述长条杆15底部的棘爪在经过所述棘轮16的过程中将在所述长条杆15底部的倾斜槽内发生翻转,棘轮16不发生转动,而当所述螺纹套筒6朝向远离驱动轴4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长条杆15底部的棘爪在经过所述棘轮16的过程中,长条杆15底部的倾斜槽将对棘爪进行限位,棘爪无法发生翻转,进而,棘爪便会带动棘轮16发生转动,所述棘轮16的转动轴带动所述圆周驱动组件运动,使得圆周驱动组件执行对木桩的推送动作。

[0078]

所述圆周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弹性滑动结构以及同所述弹性滑动结构连接的转动结构,且所述转动结构连接所述棘轮16的转动轴;

[0079]

所述弹性滑动结构包括通过竖板2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根长杆26、滑动设置在两根所述长杆26上的往复板27以及分别套设在两根所述长杆26外周的两根第三柱形弹簧41。所述第三柱形弹簧4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往复板27与所述竖板25,所述往复板27的一侧固定有两根推杆2701,另一侧固定有条形杆2702,所述条形杆2702与所述转动结构连接。

[0080]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转动板18、活动设于所述转动板18上且与所述条形杆2702抵接的滑轮19,所述转动板18的转动轴通过第一传动带17连接所述棘轮16的转动轴;

[0081]

所述转动板18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20,所述第二丝杆20上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块21,所述滑轮19转动安装于所述螺纹块21背离所述转动板18的一侧;

[0082]

所述转动板18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齿轮23的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组22用所述第二丝杆20连接,且所述底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弧形件24,所述弧形件24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23配合的齿牙。

[0083]

需要强调的是,所述螺纹块21朝向所述转动板18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板18滑动贴合,这样设置,以便于当所述第二丝杆20发生转动时,可对所述螺纹块21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确保所述螺纹块21能够顺利地与所述第二丝杆20进行螺纹配合;

[0084]

所述第一锥齿轮组22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23同轴固定安装的一号锥齿轮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丝杆20朝向所述第一齿轮23一端的二号锥齿轮,且所述二号锥齿轮与所述一号锥齿轮啮合;

[0085]

此外,所述弧形件24与所述转动板18转动轴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便于在所述转动板18带动所述第一齿轮23做圆周运动时,所述第一齿轮23可与所述弧形件24内壁上的齿牙进行啮合而发生转动。

[0086]

所述棘轮16在发生转动的过程中,其转动轴将通过第一传动带17带动转动板18转动一周,并带动所述滑轮19做圆周运动,所述转动板18在前半周的转动中,所述第一齿轮23将会与所述弧形件24内壁上的齿牙啮合而发生转动,从而,第一齿轮23的转动轴则通过第一锥齿轮组22带动第二丝杆20转动,使得螺纹块21与第二丝杆20进行螺纹配合而滑轮19移动一定距离,这样一来,转动板18在下一周的转动过程中,所述滑轮19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增大,所述所述推杆2701做往复运动的行程量增大,以实现对木桩推送的连续性,而所述转动板18在继续转动90°时,所述滑轮19将在所述条形杆2702上滚动,并促使所述条形杆2702让位,相对应地,往复板27便在两根长杆26上朝向远离所述竖板25滑动,第三柱形弹簧41被拉伸,两个推杆2701对排列分布的多个木桩进行推动,使得远离两根所述推杆2701的木桩从底座1上落下至地面上的深孔内,后续,转动板18继续转动90°的过程中,所述条形杆2702与所述滑轮19保持抵接状态,所述第三柱形弹簧41逐渐进行弹性回复,两个所述推杆2701复位;

[0087]

设备在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便需要向两个所述夹板31之间补充木桩,并手动转动所述第二丝杆20,以使所述螺纹块21带动所述滑轮19复位。

[0088]

一种所述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9]

步骤一,确定通信运行管控区域,将设备移动至区域周边;

[0090]

步骤二,向所述限位机构内补充木桩,检查所述传感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

[0091]

步骤三,动力驱动机构工作,且与所述传感控制机构通讯,驱使所述升降筒2执行开孔动作,间断推出机构对木桩执行推送动作,使木桩落入地面上的深孔内;

[0092]

步骤四,设备移动一定距离,动力驱动机构再次工作,循环往复,则完成通信运行管控的部署作业。

[0093]

所述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在具体实施时,当所述驱动电机3驱使驱动轴4正向转动时,驱动轴4将通过其外周上的条形凸起401与所述升降筒2内壁上的条形凹槽201带动升降筒2转动,同时,驱动轴4通过第三锥齿轮组39带动第一丝杆5正向转动,于是,所述螺纹套筒6便与第一丝杆5进行螺纹配合而逐渐朝向所述驱动轴4移动,相对应地,螺纹套筒6便通过所述推拉杆8推动升降筒2在驱动轴4上向下滑动,对通信管控区域的底面执行开孔动作,随后所述驱动轴4反向转动,于是,螺纹套筒6将再次与第一丝杆5进行螺纹配合且逐渐朝向远离所述驱动轴4的方向移动,并通过所述推拉杆8拉动升降筒2在驱动轴4上向上滑动缩回,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则实现了所述升降筒2有效的开孔动作,且所述升降筒2的升降运动由所述第一丝杆5驱动,第一丝杆5的驱动精度高,且稳定性良好;

[0094]

在进行准备工作时,将两个夹板31分开,随后,向两个所述夹板31之间排列放入木桩,在第一柱形弹簧30的作用下,两个夹板31便可对木桩进行夹持限位,同时,放入木桩时,需将所述横板34上抬,从而在第二柱形弹簧33的作用下,横板34在竖直方向上对木桩进行限位;

[0095]

横板34在上抬的过程中,齿条板35将随之一同上移,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36发生转动,于是,第二齿轮36的转动轴通过第二传动带40带动所述传动轴37转动,所述传动轴37通过第二锥齿轮组38带动驱动轮13,使得连接件14带动横移板12在两根导向杆11上逐渐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杆9的方向滑动,压力传感器10与所述固定杆9之间的距离增大;

[0096]

综上,当木桩的长度越大时,则所述横板34上抬的高度越高,相应地,最终所述连接件14带动所述横移板12在两根导向杆11上滑动的行程越大,进而,便使得固定杆9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0二者之间的间距增大,于是,后续所述驱动电机3工作时,所述螺纹套筒6带动固定杆9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0接触,压力传感器10触发,便会向所述驱动电机3发送一个控制信号,以使驱动电机3驱使驱动轴4反向转动,螺纹套筒6朝向远离驱动轴4的方向运动复位,这样一来,木桩的高度越高,螺纹套筒6通过推拉杆8带动升降筒2做升降运动的行程越大,从而,在地面上形成的深孔越深,以此来保证在木桩落入所述深孔内后的稳定性,防止因深孔过浅,而导致木桩在深孔内难以竖立;

[0097]

当所述螺纹套筒6朝向所述驱动轴4运动时,所述长条杆15底部的棘爪在经过所述棘轮16的过程中将在所述长条杆15底部的倾斜槽内发生翻转,棘轮16不发生转动,而当所述螺纹套筒6朝向远离驱动轴4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长条杆15底部的棘爪在经过所述棘轮16的过程中,长条杆15底部的倾斜槽将对棘爪进行限位,棘爪无法发生翻转,进而,棘爪便会带动棘轮16发生转动;

[0098]

所述棘轮16在发生转动的过程中,其转动轴将通过第一传动带17带动转动板18转动一周,并带动所述滑轮19做圆周运动,所述转动板18在转动前90°的过程中,所述滑轮19将在所述条形杆2702上滚动,并促使所述条形杆2702让位,相对应地,往复板27便在两根长杆26上朝向远离所述竖板25滑动,第三柱形弹簧41被拉伸,两个推杆2701对排列分布的多个木桩进行推动,使得远离两根所述推杆2701的木桩从底座1上落下至地面上的深孔内,后续,转动板18继续转动90°的过程中,所述条形杆2702与所述滑轮19保持抵接状态,所述第三柱形弹簧41逐渐进行弹性回复,两个所述推杆2701复位,最后,转动板18继续转动180°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轮23将会与所述弧形件24内壁上的齿牙啮合而发生转动,从而,第一齿轮23的转动轴则通过第一锥齿轮组22带动第二丝杆20转动,使得螺纹块21与第二丝杆20进行螺纹配合而滑轮19移动一定距离,这样一来,转动板18在下一周的转动过程中,所述滑轮19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增大,所述所述推杆2701做往复运动的行程量增大,以实现对木桩推送的连续性。

[0099]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100]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背景技术

[0002]

不知不觉,我们的脚就已经踏上了5G时代的门槛,从1G时代到5G时代,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整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每一次的通信更迭,就是一次新的产业革命,推动着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0003]

一个庞大的通信系统,需建立于一个完善的运行管控系统之上,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的实施可有效提高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及业务开通时资源调配的高效性;做到了对故障和告警的关联,使得网络故障主动发现,对通信起到优化作用。

[0004]

现如今,在进行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的实施时,需首先选择适宜的区域,在该区域内部署相相关的管控措施,这样一来,便需要进行选址工作,并进行区域划分,然而,现如今,在进行区域划分部署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在区域边缘进行打桩标记,进而以便于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实物的建设,通常,这项工作由工作人员亲自操作,工作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用于辅助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的区域划分作业,包括底座,还包括:

[0008]

升降筒,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其外周设有螺旋叶片,并与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动力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升降筒维持转动状态并执行升降动作,以使所述升降筒通过所述螺旋叶片在管控区域地面形成深孔;

[0009]

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对等距排列的木桩进行限位,且所述限位机构与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传感控制机构连接,所述传感控制机构同所述动力驱动机构通讯;

[0010]

间断推出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间断推出机构在所述升降筒上升的后一段行程中触发,并对木桩执行推出动作,以使木桩进入所述深孔内。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动力组件以及同所述动力组件连接的升降执行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驱动轴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电机;

[0012]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升降筒滑动套合,并同所述升降执行组件连接。

[001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执行组件同所述传感控制机构配合,并与所述间断推送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执行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丝杆、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且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

[0014]

其中,所述螺纹套筒上固定有两个凸柱,两个所述凸柱上各转动安装有一根推拉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锥齿轮组连接所述驱动轴,且所述升降筒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两根所述推拉杆远离所述凸柱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水平夹持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弹性抵压结构,且所述弹性抵压结构与所述传感控制机构连接;

[0016]

所述水平夹持结构包括通过突起块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多根直杆以及滑动设置在多根所述直杆上的夹板,所述直杆的外周还套设有两根第一柱形弹簧,所述第一柱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夹板与所述突起块。

[0017]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抵压结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根阶梯轴、固定安装在两根所述阶梯轴上端的横板以及分别套设于两根所述阶梯轴外周的第二柱形弹簧;

[0018]

其中,所述阶梯轴远离所述横板的一端设有分型面,所述第二柱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分型面。

[0019]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感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横板连接的齿合传动结构以及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两个驱动轮、滚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轮的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根导向杆以及滑动设于两根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横移板,所述螺纹套筒上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横移板朝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讯;

[0020]

所述齿合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上的齿条板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底部的传动轴、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条板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二锥齿轮组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

[002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间断推出机构包括与所述螺纹套筒连接的单向触发结构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单向触发结构连接的圆周驱动组件;

[0022]

所述单向触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凸柱远离所述螺纹套筒一端的长条杆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底部的棘轮,所述长条杆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倾斜槽,且每个所述倾斜槽内均铰接有一个与所述棘轮配合的棘爪。

[002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周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弹性滑动结构以及同所述弹性滑动结构连接的转动结构,且所述转动结构连接所述棘轮的转动轴;

[0024]

所述弹性滑动结构包括通过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根长杆、滑动设置在两根所述长杆上的往复板以及分别套设在两根所述长杆外周的两根第三柱形弹簧;

[0025]

其中,所述第三柱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往复板与所述竖板,所述往复板的一侧固定有两根推杆,另一侧固定有条形杆,所述条形杆与所述转动结构连接。

[0026]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转动板、活动设于所述转动板上且与所述条形杆抵接的滑轮,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所述棘轮的转动轴;

[0027]

所述转动板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块,所述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螺纹块背离所述转动板的一侧;

[0028]

所述转动板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组用所述第二丝杆连接,且所述底座上还固定安装有弧形件,所述弧形件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齿牙。

[0029]

一种所述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步骤一,确定通信运行管控区域,将设备移动至区域周边;

[0031]

步骤二,向所述限位机构内补充木桩,检查所述传感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

[0032]

步骤三,动力驱动机构工作,且与所述传感控制机构通讯,驱使所述升降筒执行开孔动作,间断推出机构对木桩执行推送动作,使木桩落入地面上的深孔内;

[0033]

步骤四,设备移动一定距离,动力驱动机构再次工作,循环往复,则完成通信运行管控的部署作业。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新颖,在实际的使用时,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可将多根木桩排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设备在通信管控区域内间断等距的行走,动力驱动机构工作时,将驱动所述升降筒保持转动状态,且同时还驱动所述升降筒进行一次升降动作,以在通信管控区域的底面上形成一个形成用于打桩的深孔,随后,设备移动,使限位机构同所述深孔对应,升降筒转移至下一开孔处,动力驱动机构再次工作时,进行二次开孔,而在所述升降筒上升的后一段行程中,间断推送机构触发,将所述限位机构中的木桩推出一个至地面上的深孔内,如此循环往复,在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的实物建设时,通过设备中各个机构及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有效的部署辅助功能,加快了对通信管控区域的快速划分,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in particular to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deployment equipment and a using method thereof.The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deployment equipment comprises a base and further comprises a lifting cylinder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base, spiral blades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lifting cylinder, and the lifting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driving mechanism installed on the base; the power driv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lifting cylinder to maintain a rotating state and execute a lifting action, the limi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and used for limiting timber piles arranged at equal intervals, and the limi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sensing control mechanism installed on the base. And the sensing control mechanism communicates with the power driving mechanism, and finally, during phys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through mutual cooperation of all mechanisms and parts in the equipment, an effective deployment auxiliary function is realized, rapid division of a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rea is accelerated,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remarkably improved.



0001.

1.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用于辅助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的区域划分作业,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还包括:

升降筒(2),活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其外周设有螺旋叶片,并与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动力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升降筒(2)维持转动状态并执行升降动作,以使所述升降筒(2)通过所述螺旋叶片在管控区域地面形成深孔;

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用于对等距排列的木桩进行限位,且所述限位机构与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传感控制机构连接,所述传感控制机构同所述动力驱动机构通讯;

间断推出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间断推出机构在所述升降筒(2)上升的后一段行程中触发,并对木桩执行推出动作,以使木桩进入所述深孔内。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动力组件以及同所述动力组件连接的升降执行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驱动轴(4)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驱动电机(3);

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升降筒(2)滑动套合,并同所述升降执行组件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执行组件同所述传感控制机构配合,并与所述间断推送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执行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丝杆(5)、设于所述第一丝杆(5)上且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6);

其中,所述螺纹套筒(6)上固定有两个凸柱(601),两个所述凸柱(601)上各转动安装有一根推拉杆(8),所述第一丝杆(5)的一端通过第三锥齿轮组(39)连接所述驱动轴(4),且所述升降筒(2)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两根所述推拉杆(8)远离所述凸柱(601)的一端转动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水平夹持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弹性抵压结构,且所述弹性抵压结构与所述传感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水平夹持结构包括通过突起块(28)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的多根直杆(29)以及滑动设置在多根所述直杆(29)上的夹板(31),所述直杆(29)的外周还套设有两根第一柱形弹簧(30),所述第一柱形弹簧(3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夹板(31)与所述突起块(28)。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压结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根阶梯轴(32)、固定安装在两根所述阶梯轴(32)上端的横板(34)以及分别套设于两根所述阶梯轴(32)外周的第二柱形弹簧(33);

其中,所述阶梯轴(32)远离所述横板(34)的一端设有分型面,所述第二柱形弹簧(3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1)与所述分型面。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横板(34)连接的齿合传动结构以及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个驱动轮(13)、滚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轮(13)的连接件(14)、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根导向杆(11)以及滑动设于两根所述导向杆(11)上且与所述连接件(14)连接的横移板(12),所述螺纹套筒(6)上固定有固定杆(9),所述横移板(12)朝向所述固定杆(9)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所述压力传感器(10)与所述驱动电机(3)通讯;

所述齿合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34)上的齿条板(35)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底部的传动轴(37)、第二齿轮(36),所述第二齿轮(36)与所述齿条板(35)啮合,所述传动轴(37)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带(40)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6)的转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二锥齿轮组(38)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轮(13)的转动轴。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推出机构包括与所述螺纹套筒(6)连接的单向触发结构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单向触发结构连接的圆周驱动组件;

所述单向触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凸柱(601)远离所述螺纹套筒(6)一端的长条杆(15)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底部的棘轮(16),所述长条杆(15)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倾斜槽,且每个所述倾斜槽内均铰接有一个与所述棘轮(16)配合的棘爪。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弹性滑动结构以及同所述弹性滑动结构连接的转动结构,且所述转动结构连接所述棘轮(16)的转动轴;

所述弹性滑动结构包括通过竖板(2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根长杆(26)、滑动设置在两根所述长杆(26)上的往复板(27)以及分别套设在两根所述长杆(26)外周的两根第三柱形弹簧(41);

其中,所述第三柱形弹簧(4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往复板(27)与所述竖板(25),所述往复板(27)的一侧固定有两根推杆(2701),另一侧固定有条形杆(2702),所述条形杆(2702)与所述转动结构连接。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转动板(18)、活动设于所述转动板(18)上且与所述条形杆(2702)抵接的滑轮(19),所述转动板(18)的转动轴通过第一传动带(17)连接所述棘轮(16)的转动轴;

所述转动板(18)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20),所述第二丝杆(20)上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纹块(21),所述滑轮(19)转动安装于所述螺纹块(21)背离所述转动板(18)的一侧;

所述转动板(18)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齿轮(23)的转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组(22)用所述第二丝杆(20)连接,且所述底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弧形件(24),所述弧形件(24)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23)配合的齿牙。

001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部署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通信运行管控区域,将设备移动至区域周边;

步骤二,向所述限位机构内补充木桩,检查所述传感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

步骤三,动力驱动机构工作,且与所述传感控制机构通讯,驱使所述升降筒(2)执行开孔动作,间断推出机构对木桩执行推送动作,使木桩落入地面上的深孔内;

步骤四,设备移动一定距离,动力驱动机构再次工作,循环往复,则完成通信运行管控的部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