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ing nursery stock cultivation process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栽培装置;11、栽培底座;12、栽培箱;121、栽种槽;122、第一稳定滚珠;13、驱动模块;131、驱动板;132、驱动盒;1321、储水腔;1322、驱动浮块;1323、第二稳定滚珠;1324、微型水泵;133、连接杆;14、补水模块;141、补水环池;142、第一补水水泵;143、补水网管;144、第二补水水泵;145、滴水嘴;15、转动模块;151、转动套筒;1511、转动滑槽;152、转动滚珠;16、保持框架;161、保持插孔;162、支撑板;17、光照强度检测探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由于通过该工艺实现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均可以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进而使得园林绿化苗木可以形成高度依次降低的阶梯状分布,同时可使得该阶梯状的分布可以时刻朝向阳光光照方向,进而使得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均可以收到更加均匀的光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包括,步骤一,将园林绿化苗木栽种于栽培装置1内,使得园林绿化苗木呈阵列状分布;步骤二,通过栽培装置1对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进行竖直方向的高度调节,以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状排布,在高度调节的同时,栽培装置1另每一株苗木以竖直方向的周线为轴进行旋转,同时根据阳光照射的方向进行实时调节阶梯状苗木的朝向,使得阶梯状的苗木可以时刻朝向阳光照射方向;步骤三,通过栽培装置1时刻对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进行补水。 栽培装置1包括水平放置于地面上的栽培底座11、水平阵列排布于栽培底座11上侧的多个栽培箱12、设置于栽培底座11上端并驱动栽培箱12竖直移动的驱动模块13、设置于栽培底座11侧端并向栽培箱12内补水的补水模块14以及驱动栽培箱12进行转动的转动模块15。 驱动模块13包括焊接于栽培底座11上端面的驱动盒132以及位于驱动盒132上侧的驱动板131,驱动盒132上端面竖直开设有九个储水腔1321,九个储水腔1321呈阵列排布,除中间的储水腔1321外,其余储水腔1321均填充有部分水,储水腔1321内竖直插入有随储水腔1321内部水平面高度变化而上下浮动的驱动浮块1322,驱动浮块1322的顶部突出于储水腔1321上端的开口,栽培底座11上端面中部竖直焊接有一连接杆133,连接杆133竖直穿出位于中部的储水腔1321,连接杆133的顶部球接于驱动板131下端面的中部,使得驱动板131可以于连接杆133球接的部分位圆心进行空间方向的转动,驱动浮块1322顶部滚动嵌设有第二稳定滚珠1323,第二稳定滚珠1323抵接于驱动板131的下端面,通过改变储水腔1321内水平面的高度实现驱动浮块1322的竖直移动,进而实现驱动板131在空间方向的转动。 驱动盒132于每相邻的两个储水腔132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微型水泵1324,微型水泵1324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各连通于相邻的两个储水腔1321,微型水泵1324进行单向输水,驱动盒132内的全部微型水泵1324于八个储水腔1321之间形成水流回路,通过微型水泵1324可调解不同储水腔1321内的水量。 栽培底座11的上端面于驱动盒132的两侧竖直焊接有两块支撑板162,两块支撑板162的顶部水平焊接有一保持框架16,保持框架16上竖直开设有多个供栽培箱12竖直滑移连接的保持插孔161,多个保持插孔161呈阵列状排布。 栽培箱12呈圆筒状,栽培箱12的顶部竖直开设有提供给园林绿化苗木栽种的栽种槽121。 栽培箱12的底部滚动嵌设有第一稳定滚珠122,第一稳定滚珠122滚动抵接于驱动板131的上端面,使得随着驱动板131在空间范围内的转动,呈阵列状排布的栽培箱12将会于栽培底座11上侧形成朝向光照方向的阶梯状排布。 转动模块15包括同轴嵌设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于保持插孔161内的转动套筒151以及滚动嵌设于栽培箱12周侧端的转动滚珠152,栽培箱12竖直滑移插装于转动套筒151内,转动套筒151内侧壁开设有呈螺旋状的转动滑槽1511,转动滚珠152滚动嵌设于转动滑槽1511内。使得随着栽培箱12的竖直移动,栽培箱12也会在转动滚珠152以及转动滑槽1511的导向下以自身轴线为轴进行转动。 补水模块14包括焊接于栽培底座11周侧端的补水环池141、水平焊接于保持框架16上侧的补水网管143、间隔阵列焊接于补水网管143下侧端的滴水嘴145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保持框架16侧端的第二补水水泵144。 第二补水水泵144的进水端插入补水环池141内,第二补水水泵144的出水端通过螺栓连通于补水网管143。通过第二补水水泵144将补水环池141内的水输送至补水网管143内,再通过补水网管143下侧端的滴水嘴145将水滴滴入栽培箱12内,使得栽培箱12内的苗木在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的同时,不会缺失水份。 驱动盒132侧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补水水泵142,第一补水水泵142的进水端连通至补水环池141,第一补水水泵142的出水端连通至一储水腔1321,将补水环池141内的水通过第一补水水泵142向一储水腔1321内输送,从而保持储水腔1321内始终有足够的水来保持驱动板131工作。 补水环池141的外周侧壁上通过螺栓周向均匀间隔固定有光照强度检测探头17,光照强度检测探头17可检测接收到的光照的强度,进而控制驱动盒132内微型水泵1324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不同储水腔1321内的水位高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苗木生产正在向规模化、工厂化和现代化转型,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技术,将培育好的幼苗盆栽通过盆装,再运输发往各地目前,从而实现植物景观的共享。 园林绿化苗木在栽培时通常时进行大规模的栽培,而在大规模栽种的情况下,接受到更多阳光的苗木长势将会更好,从而使得长势更好的苗木将会对相邻苗木应该接受到的阳光进行遮挡,进而导致整片苗木出现长势好的苗木长势更好,而长势较差的苗木将会越来越差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解决了苗木接受光照不均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包括 步骤一,将园林绿化苗木栽种于栽培装置内,使得园林绿化苗木呈阵列状分布; 步骤二,通过所述栽培装置对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进行竖直方向的高度调节,以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状排布,同时根据阳光照射的方向进行实时调节阶梯状苗木的朝向,使得阶梯状的苗木可以时刻朝向阳光照射方向; 步骤三,通过栽培装置时刻对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进行补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通过该工艺实现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均可以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进而使得园林绿化苗木可以形成高度依次降低的阶梯状分布,同时可使得该阶梯状的分布可以时刻朝向阳光光照方向,进而使得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均可以收到更加均匀的光照。 可选的,步骤一中所述栽培装置包括水平放置于地面上的栽培底座、水平阵列排布于所述栽培底座上侧的多个栽培箱、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上端并驱动所述栽培箱竖直移动的驱动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侧端并向所述栽培箱内补水的补水模块,所述驱动模块驱动多个所述栽培箱于所述栽培底座上侧形成朝向光照方向的阶梯状排布,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抵接于所述栽培箱下端面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以自身中心点为圆心进行空间范围旋转,所述栽培箱顶部开设有提供给园林绿化苗木栽种的栽种槽。 当通过该栽培装置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栽培时,先将园林绿化苗木栽种在栽种槽内,随后当太阳升起时,通过底部的驱动板带动上端的栽培底座形成朝向太阳方向的阶梯状,此时阳光可以照射至每一颗园林绿化苗木,当随着时间的从早到晚,阳光照射的方向将会发生变化,此时驱动板将会以自身中心为圆心发生空间范围的转动,进而使得不同的栽培箱进行上升,从而使得栽培箱形成的阶梯状态持续朝向阳光的照射方向,进而使得通过该栽培装置栽培的苗木可以更加均匀的接受到光照,同时通过补水模块对苗木进行补水,使得在受到足够光照的同时不会产生缺水的情况,进而使得苗木的生长更加茁壮。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上端面的驱动盒,所述驱动盒上端面竖直开设有多个储水腔,多个储水腔呈阵列排布,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随所述储水腔内部水平面高度变化而上下浮动的驱动浮块,所述驱动浮块的上端面突出于所述储水腔且抵接于所述驱动板下端面,所述栽培底座中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驱动盒中部并球接于所述驱动板下端面中部。 驱动模块在工作时,通过改变各个储水腔内的水位变化,使得驱动浮块可以在储水腔内进行浮起和下降,而通过在不同的储水腔内于不同的时间段注入不同量的水,从而实现驱动浮块可以实现错落有致的浮沉,进而使得驱动板以自身中心为圆心进行空间内的旋转,使得栽培箱可以实现竖直移动以形成始终朝向阳光光照的阶梯状分布,同时当某一驱动浮块浮沉移动受到阻碍时,其余驱动浮块依然可以实现对驱动板的驱动。 可选地,所述栽培底座周侧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栽培箱周侧的保持框架,所述保持框架上竖直开设有供所述栽培箱竖直滑移连接的保持插孔。 将栽培箱竖直滑移连接在保持插孔内,使得通过保持框架实现栽培箱竖直升降,进而避免栽培箱在升降时出现歪斜的现象,从而造成栽种于栽培箱内的苗木出现生长歪斜的现象。 可选地,所述栽培箱下端滚动嵌设有第一稳定滚珠,所述第一稳定滚珠滚动抵接于所述驱动板的上端面,所述驱动浮块顶部滚动嵌设有第二稳定滚珠,所述第二稳定滚珠抵接于所述驱动板的下端面。 当驱动浮块推动驱动板产生转动时,相互直接为摩擦推动,同理,驱动板推动栽培箱竖直移动也是通过摩擦进行推动,整个过程更加费力,该方案中在栽培箱下端滚动嵌设第一稳定滚珠,在驱动浮块的顶部滚动嵌设第二稳定滚珠,从而使得驱动浮块和栽培箱与驱动板之间进行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整个装置工作时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使整个装置工作更加顺畅。 可选地,所述驱动盒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储水腔之间设置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单向输水,所述驱动盒内的全部所述微型水泵于多个所述储水腔之间形成水流回路。 通过在相邻的两储水腔之间设置微型水泵,微型水泵只能进行单向输水,使得多个微型水泵将多个储水腔依次连通,从而形成一个水流回路,进而使得储水腔内的水可依次传递,进而实现驱动浮块的依次升降,使得驱动板可以完成空间范围内的旋转。 可选地,所述补水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周侧端的补水环池,所述栽培底座侧端设置有第一补水水泵,所述第一补水水泵的进水端连通至所述补水环池,所述第一补水水泵的出水端连通至一所述储水腔。 当该栽培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储水腔内的水流将会部分蒸发,从而使得驱动板的高度下降,最终停止运行,该方案中在栽培底座周侧端设置补水环池,将补水环池内的水通过第一补水水泵向一储水腔内输送,从而保持储水腔内始终有足够的水来保持驱动板工作。 可选地,所述补水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持框架上侧的补水网管、间隔阵列设置于所述补水网管下侧端的滴水嘴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持框架侧端的第二补水水泵,每一所述滴水嘴位于每一所述栽培箱上侧,所述第二补水水泵的进水端连通至所述补水环池,所述第二补水水泵的出水端连通于所述补水网管。 通过第二补水水泵将补水环池内的水输送至补水网管内,再通过补水网管下侧端的滴水嘴将水滴滴入栽培箱内,使得栽培箱内的苗木在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的同时,不会缺失水份,进而使得苗木的生长更加健康。 可选地,所述栽培箱呈圆筒状,所述保持框架上端设置有驱动每一所述栽培箱以自身轴线进行转动的转动模块,所述转动模块包括同轴嵌设于所述保持插孔内的转动套筒以及滚动嵌设于所述栽培箱周侧端的转动滚珠,所述转动套筒内侧壁开设有呈螺旋状的转动滑槽,所述转动滚珠滚动嵌设于所述转动滑槽内。 整个栽培装置自身并不旋转,使得园林绿化苗木呈阶梯状分布时,总会有一面受到较少的阳光,甚至接受不到阳光,该方案设置转动模块,使得栽培箱在进行竖直移动的同时,在转滚珠以及转动套筒内侧壁呈螺旋状的转动滑槽的带动下以自身轴线为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栽培箱不光可以竖直升降,还可以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栽种于栽培箱内的苗木受光照更加均匀。 可选地,所述栽培底座周侧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光照强度检测探头,所述光照强度检测探头控制所述储水腔内水位高度。 在一年的各个季节,太阳升起的方位均会有一些差别,如果直接设置驱动板的起始转动位置,可能会使得在一些季节内,栽培箱升降形成的阶梯状于光照方向并不对应,该方案中在栽培底座的周侧端周向均匀间隔排布有光照强度检测探头,通过光照强度检测探头检测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照强度,从而确定光照的初始位置以及光照方向的改变速度,进而控制栽培装置内微型水泵的工作状态。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由于通过该工艺实现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均可以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进而使得园林绿化苗木可以形成高度依次降低的阶梯状分布,同时可使得该阶梯状的分布可以时刻朝向阳光光照方向,进而使得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均可以收到更加均匀的光照。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ultiv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cultivation process of landscaping nursery stock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planting the landscaping nursery stocks in a cultivation device, so that the landscaping nursery stocks are distributed in an array shape; step 2,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each landscaping nursery stock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device so as to form stepped arrangement with different heights, and adjust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tepped nursery stocks in real time according to the sunlight irradiation direction so as to enable the stepped nursery stocks to face the sunlight irradiation direction all the time; 3, water is supplemented to each landscaping nursery stock all the time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device. The garden greening nursery stock cultivation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 that garden greening nursery stocks can be illuminated more evenly during cultivation. 1.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园林绿化苗木栽种于栽培装置(1)内,使得园林绿化苗木呈阵列状分布; 步骤二,通过所述栽培装置(1)对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进行竖直方向的高度调节,以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状排布,同时根据阳光照射的方向进行实时调节阶梯状苗木的朝向,使得阶梯状的苗木可以时刻朝向阳光照射方向; 步骤三,通过栽培装置(1)时刻对每一株园林绿化苗木进行补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栽培装置(1)包括水平放置于地面上的栽培底座(11)、水平阵列排布于所述栽培底座(11)上侧的多个栽培箱(12)、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11)上端并驱动所述栽培箱(12)竖直移动的驱动模块(13)以及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11)侧端并向所述栽培箱(12)内补水的补水模块(14),所述驱动模块(13)驱动多个所述栽培箱(12)于所述栽培底座(11)上侧形成朝向光照方向的阶梯状排布,所述驱动模块(13)包括抵接于所述栽培箱(12)下端面的驱动板(131),所述驱动板(131)以自身中心点为圆心进行空间范围旋转,所述栽培箱(12)顶部开设有提供给园林绿化苗木栽种的栽种槽(1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11)上端面的驱动盒(132),所述驱动盒(132)上端面竖直开设有多个储水腔(1321),多个储水腔(1321)呈阵列排布,所述储水腔(1321)内设置有随所述储水腔(1321)内部水平面高度变化而上下浮动的驱动浮块(1322),所述驱动浮块(1322)的上端面突出于所述储水腔(1321)且抵接于所述驱动板(131)下端面,所述栽培底座(11)中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杆(133),所述连接杆(133)的一端穿过所述驱动盒(132)中部并球接于所述驱动板(131)下端面中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底座(11)周侧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栽培箱(12)周侧的保持框架(16),所述保持框架(16)上竖直开设有供所述栽培箱(12)竖直滑移连接的保持插孔(16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12)下端滚动嵌设有第一稳定滚珠(122),所述第一稳定滚珠(122)滚动抵接于所述驱动板(131)的上端面,所述驱动浮块(1322)顶部滚动嵌设有第二稳定滚珠(1323),所述第二稳定滚珠(1323)抵接于所述驱动板(131)的下端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132)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储水腔(1321)之间设置有微型水泵(1324),所述微型水泵(1324)单向输水,所述驱动盒(132)内的全部所述微型水泵(1324)于多个所述储水腔(1321)之间形成水流回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模块(14)包括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11)周侧端的补水环池(141),所述栽培底座(11)侧端设置有第一补水水泵(142),所述第一补水水泵(142)的进水端连通至所述补水环池(141),所述第一补水水泵(142)的出水端连通至一所述储水腔(13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模块(1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持框架(16)上侧的补水网管(143)、间隔阵列设置于所述补水网管(143)下侧端的滴水嘴(145)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持框架(16)侧端的第二补水水泵(144),每一所述滴水嘴(145)位于每一所述栽培箱(12)上侧,所述第二补水水泵(144)的进水端连通至所述补水环池(141),所述第二补水水泵(144)的出水端连通于所述补水网管(143)。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12)呈圆筒状,所述保持框架(16)上端设置有驱动每一所述栽培箱(12)以自身轴线进行转动的转动模块(15),所述转动模块(15)包括同轴嵌设于所述保持插孔(161)内的转动套筒(151)以及滚动嵌设于所述栽培箱(12)周侧端的转动滚珠(152),所述转动套筒(151)内侧壁开设有呈螺旋状的转动滑槽(1511),所述转动滚珠(152)滚动嵌设于所述转动滑槽(1511)内。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底座(11)周侧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光照强度检测探头(17),所述光照强度检测探头(17)控制所述储水腔(1321)内水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