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urate statistical method for completion percentage of passive supervision task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被动型监理任务完工百分率精准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公开的对于工期延误,采用逐次逼近法修正合同已完工消耗工时(简称“修正工时”)的数学模型图; 图3是本发明公开的对于工期超前,采用合成数据法修正合同已完工消耗工时(简称“修正工时”)的数学模型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理科学领域,适用于监理、监造或第三方检验机构等技术服务类企业,是一种基于计划工时的月度(或季度、年度)完工百分率精准统计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接受被动性监造任务后,第一步先根据任务性质、监造经验、设备特点、制造厂生产计划等因数预估完成该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检验员进驻制造厂的第一个月开始统计月工时; 接着,在监造实施进行过程中,按月上报月工时,即实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工时; 情况1:当进入预估总工时的最后一个月,检验员应判断是否能在最后一个月完工,一旦判断不可能完工时,在该月上报月工时应启动“工期延误”处理模式:即本说明书E1至E5步骤,延误的月份采用“修正工时”,修正工时
实例:某监造任务预估总共是为5个月,结果因某种原因延误了2个月,精确计算逐月的合同完成百分率和累计完工百分率为: 情况2:当没有到达预估总工时而任务提前完成,检验员应在任务完成的当月启动“工期超前”处理模式:即本说明书F1至F5步骤,完成当月采用“修正工时”,修正工时
实例:某监造任务预估总共是为5个月,结果提前了1个月完工,精确计算逐月的合同完成百分率和累计完工百分率为: 背景技术 对于生产或服务类企业,合同完工百分率是统计合同收入和费用,考核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经常采用以工时为基础的工作量法计算方法,即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适用于项目的合同工作量明确且便于定额统计的的行业,计算公式也十分简单:合同完成百分率=已经完工的合同工时/合同预计总工时×100%,该计算方法成立的条件是分母“合同预计总工时”不能变化。 但是,对于监理、监造或第三方检验等被动型技术服务企业,其显著的特点是:服务的策划阶段和服务交付及结尾阶段,提供服务方处于主动地位,计划工时能得到保证;但是,服务的实施阶段,工期延误或工期超前完全受制于主体施工方或承包商的工程安排、投入资金资源、材料、工艺、工装配合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或建设方资金断裂造成进度款支付不到位、天灾人祸等影响,提供服务方处于被动地位,不可能通过主观努力有效控制服务按期完成合同,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目前普遍认为被动型技术服务企业不能满足“合同预计总工时”不能变化的要求,也就不能采用工作量法为基础的“合同完成百分率”统计合同收入和费用,只能使用与工时概念无关的“工序节点法”等进行统计,其主要缺点:不与工时挂钩,不能成为一个重要经济指标,无法反映服务人员的真实付出,同时,不能体现服务类企业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收入和成本统计与技术人员的付出割裂开了,失去了真实性。 本发明的出发点是:对于被动型技术服务企业,提供一种采用合同完成百分率的解决方法,整体思路是:把合同预计总工时作为为不变量对待,而被动服务的工期不确定性用引入一个“修正已完工合同工时”概念来抵消,影响合同预计总工时的各种外来因素通过数理技术手段处理,处理路径是:对任务即将达到合同预计总工时,启动“修正已完工合同工时”代替实际月度工时,使得完工合同工时逐渐逼近“合同预计总工时”,最终与计划总工时一致。以此达到完工百分率精准统计的目的。 发明内容 对于工期延误,本发明假设合同预计总工时保持不变,采用逐次逼近法修正合同已完工消耗工时(简称“修正工时”),具体说明如下: E1:在任务初期和中期,按正常统计已经完工的合同工时,即一个自然月就是1个完工合同工时; E2:当自然时间到合同预计总工时的最后一个月,需要判断是否可能存在工期延误,当评断不可能出现延误时,则不需要修正; E3:如果判断确认会发生工期延误,则在最后一个自然月内启动“修正工时”,其原理就是把最后1个月工时分摊到延误的每一个月内,从数学意义上理解,“修正工时”并非事实发生的工时,而是人为需要将1个月的事实工时按延误月逐月分摊; E4:数学模型: 设:合同预计总工时为
则:对于按合同预期总工时完成的任务:
对于工期延误的任务:
数学模型边界条件:合同预计总工时
则:合同预计总工时和完工工时之间存在下列数学关系:
式中:
0≤
采用上述数学模型完全解决了对工期延误的被动型技术服务精准统计合同完工百分率的难题。 E5:下表为逐月的合同完成百分率和累计完工百分率统计: 对于工期超前,本发明同样假设合同预计总工时保持不变,采用合成数据法修正合同已完工消耗工时(简称“修正工时”),具体说明如下: F1:在任务初期和中期,按正常统计已经完工的合同工时,即一个自然月就是1个完工合同工时; F2:任务完成的最后一个月,判断总完工合同工时是否与合同预计总工时一致,如果总完工合同工时小于合同预计总工时,说明工期超前了; F3:启动修正工时,需要对最后一个月工时做修正,即把最后一个月工时修正为多余的合同预计总工时; F4:修正工时数学处理方法: 设:合同预计总工时为
则:
式中:
因为:
所以:
F5:下表为逐月的合同完成百分率和累计完工百分率统计: 该数学模型特征是:“修正完工合同工时”放在任务完成的最后一个月,就是把这一个月的合同完成月工时修正为超前月的合成工时,使其总完工合同工时等于合同预计总工时。 该发明的显著特征是:一种逆向逻辑思维,从主要矛盾的相反面探索,突破常规认知,使问题迎刃而解,具体到本发明,把被动型技术服务的合同预计总工时这个“被动的变量”作为“常量”处理,而把延误期间的合同完工工时、或工期超前的合同完工工时进行修正,提出“修正工时”概念,解决了被动型技术服务精准统计合同完工百分率的难题。 Contract completion percentage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index of service enterprises, but for passive technical service enterprises such as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manufacturing or third-party inspection, the contract completion percentage is not only a certain economic index in the service implementation stage.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delay or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dvance is completely limited by the influence of project arrangement, investment fund resources, materials, processes, tool matching problems, project quality problems and the like of a main construction party or a contractor, and a service providing party cannot effectively control services through subjective efforts to complete a contract on schedule and is completely in a passive position.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passive technical service enterprises cannot count contract income and cost by adopting a contract completion percentage based on a workload method, only can use a process node method irrelevant to a man-hour concept for replacement statistics, and have the main defects that the statistics is not linked with man-hours and cannot become an important economic index; and the real payment of the service personnel cannot be reflecte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olution adopting the contract completion percentage, the predicted total working hours of the contract are used as invariants for treatment, and'corrected completed cooperative working hours' are introduced to replace actual monthly working hours, so that the completed cooperative working hours gradually approach to'predicted total working hours of the contract ', and the purpose of accurate statistics of the completion percentage is achieved. 1.提供一种“被动型”服务企业采用基于工作量法的完工百分率统计合同收入和费用,解决企业内部财务预算和成本核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公式为: 合同完工百分率=已经完工的合同工时/合同预计总工时×100%; 对于“被动型”服务企业,合同预计总工时受被服务方制约,无法预估; 本权利要求提出了新的做法,将合同预计总工时设定为“固定不变”,视为“常数”; 引入“修正完工合同工时”概念,用“修正工时”代替实际发生的月度工时,使得累计完工合同工时逐渐逼近“合同预计总工时”,最终与预计总工时完全一致; 出现工期延误情况,采用逐次逼近法修正工时; 出现工期超前情况,采用合成数据法修正工时。 2.对于工期延误情况,采用逐次逼近法修正完工工时,其特征在于,“修正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特别关注合同预计总工时的最后一个月,是否可能存在延误,当不可能出现延误,则不需要修正; 如果判断确认会发生延误,则启动修正工时,只需要对最后一个月工时做修正,即把最后一个月工时分摊到延误的每一个月内; 修正工时数学处理方法: 设:合同预计总工时为 则:对于按期完工: 数学模型: 为了完工百分率精准统计需要,设定数学模型边界条件:合同预计总工时 式中: 式中:取0≤ 该数学模型特征是:“修正完工合同工时”放在“合同预计总工时”的前一个月,就是把这一个月的合同工时分摊到延误的每一个月,使其逐渐逼近合同预计总工时。 3.对于工期超前情况,采用合成数据法修正完工工时,其特征在于: 任务完成的当月,判断总完工合同工时是否与合同预计总工时一致,如果总完工合同工时小于合同预计总工时,说明超前完工了; 启动修正工时,需要对最后一个月工时做修正,即把最后一个月工时修正为“多余的”合同预计总工时; 修正工时数学处理方法: 设:合同预计总工时为 则: 式中: 因为: 所以: 该数学模型特征是:“修正完工合同工时”放在任务完成的当月,就是把这一个月的合同完成月工时修正为超前月的合成工时,使其总完工合同工时等于合同预计总工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