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ETIC COMPOSITE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BONE TISSUE
一种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在骨组织再生和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该磁性复合材料制备的制品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骨损伤和骨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常需植骨治疗。 传统医 学对于损伤或疾病引起的骨缺损通常依靠自体骨和异体骨 [3-4]移植 进行骨修复。 自体骨移植修复效果好, 但存在供应有限, 需进行二次 手术的缺点, 且术后并发症可达 8%。 同种异体骨存在免疫原性和致病 性等缺点, 所以也不是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20世纪 80年代出现的骨组织工程改变了以自体组织损伤为代价 修复创伤的传统治疗模式。 用少量的组织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修复 骨缺损, 同时可依据骨缺损情况任意塑形达到完善的形态修复, 为最 终实现无损伤修复创伤和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重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 径。 随着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逐渐深入, 羟基磷灰石 (HA), 尤其是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nHA) 作为一种生物陶瓷类材料, 以其 优良的生物学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具有代 表性的生物活性陶瓷, 化学分子式为 α Ρ04Μ0Η:>2), 性脆, 微溶于 水, 易溶于酸而难溶于碱, 呈弱碱性 (ρΗ值为 7-9), 其化学组成和结 晶结构类似于人体骨骼中的磷灰石,钙磷摩尔比为 1.67,与天然骨接近。 ΗΑ分子中的 Ca2+可与含有羧基的氨基酸、 蛋白质、 有机酸等发生交换 反应, 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能和生物活性, 能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的骨 性结合促进骨骼生长, 并且相态比较稳定, 无毒性、 发炎性, 是公认 的性能良好的骨修复替代材料。 但 HA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缺点, 如压缩 强度较低, 抗疲劳性差, 生物可吸收性差, 替代速度慢, 植入体内后 可能出现疏松、 迁移、 破坏等。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nHA) 的晶粒尺寸、 晶界宽度都限于纳米
量级的水平。 根据 "纳米效应"理论, 单位质量的纳米级粒子的表面 积明显大于微米级粒子, 使处于粒子表面的原子数目明显增加, 提高 了粒子的活性。 因此, nHA粒子较微米级 HA更利于与骨组织的整合, 骨传导性能、 溶解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微米级 HA也有所提高。 此外, nHA在功能上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 如对一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 制作用, 而对正常细胞基本没有负面作用。 因此, nHA在骨组织工 程领域应用更为广泛。 单一组分的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组织工程种植材料存在强度低、 韧 性差、 难以承受较大的负荷或冲击的不足, 限制了其直接作为种植体 材料的使用。 为了提高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使其得以在 临床上推广应用, 国内外众多实验室采用将羟基磷灰石与其它材料复 合的方法来改善其使用性能。 目前采用的基质材料主要包括可生物降 解的天然生物材料 (如: 胶原蛋白 [5-8]、 透明质酸、 壳聚糖、 丝素蛋 白等) 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如聚乳酸 (PDLLA)、 聚羟基乙酸、 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 等)。 胶原对溶液中 Ca2+有良好的亲和性, 在 HA结晶过程中起晶核和矿 化模板作用。 Du[5]、 Liu[6]、 K.Rezwan[7]等对纳米羟基磷灰石 /胶原 复合材料进行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观察, 发现纳米羟基 磷灰石与 I型胶原分子的自组装结构与天然骨的微结构类似。 Venugopal J[8]等发现胶原 /羟基磷灰石的电纺丝支架能够支持细胞增殖,与单纯胶 原支架相比, 胶原 /羟基磷灰石的电纺丝还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矿化。 壳聚糖 (CS) 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可降解多糖, 具有无毒性、 无刺 激性、 生物相容性、 生物可降解性、 易于改性等优良性能, 但缺乏骨 键合生物活性, 缺乏弹性和柔韧性。 将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两种材料 复合, 集二者的优点于一身, 克服了两种单组分材料各自的不足。 Chesnutt BM[9]发现细胞在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支架材料上的粘附和增 殖数量均有提高。 丝素蛋白 (SV) 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 有很多 优异的性质, 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支持细胞的粘附、 增殖和分化等。 丝素蛋白含有较多的羟基和羧基, 能与钙离子紧密结合, 诱导羟基磷灰石在丝蛋白上矿化结晶, 形成自
组装纳米复合物材料。 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 [10-12], 丝素蛋白作为模 板为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成核和晶体生长提供了活性位点, 促进羟基磷 灰石的晶体生长, 并影响羟基磷灰石晶体沿 c轴的自组装择优取向。 通过羟基磷灰石材料与粘弹性高分子材料的复合, 使羟基磷灰石 颗粒难以向周围组织迁移, 克服了羟基磷灰石材料被植入体内后可能 出现的疏松、 迁移、 损坏等缺点, 并且可以使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可吸 收性得到提高, 同时可以达到对周围的软组织不产生损伤的效果。 Deng[13]等合成了 nHA I PDLLA复合材料, 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 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 nHA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得到提高, 推测这是由于 nHA作为短小纤维填充到有机基体中, 提高 了聚合物的强度。 Nie H[14]等将 HA/PLGA支架作为载体运载 DNA/壳聚 糖粒子, 促进细胞粘附和基因转染, 从而促进骨再生。 最近还有人 将羟基磷灰石、 胶原、 壳聚糖、 PDLLA共同复合, 制备细胞支架用于 运载骨形成蛋白以促进骨再生。 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缺损所应用的人工骨填充物主要有: 磷酸钙骨 水泥 , 硫酸钙, 珊瑚羟基磷灰石等。 作为人工骨替代物, 硫酸钙和磷酸钙在临床上的使用比较广泛, 其中, 硫酸钙骨粉固化后 较磷酸钙坚固, 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且降解速度较磷酸钙快。 另外 临床上还使用一些复合材料用于骨缺损的填充, 如采用自体骨、 人工 骨及骨膜碎片混合填充, 包括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6复合骨填 充材料和纳米羟基磷灰石 /胶原人工骨等。 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许多用于治疗骨损伤和骨缺损的材料, 但是目前仍需要能够进一步提高骨损伤和骨缺损的治疗效果的材料。 发明内容 因此, 一种用于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磁性复合材料, 由下述组分 组成: a)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10至 50克的高分子材料, 其中所述高分 子材料选自聚乳酸、 聚乙醇酸、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聚己内酯、 聚酰 胺或聚羟基丁酸, b)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10克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nHA), 和
c )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2.5克的 Y-Fe203纳米粒子,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 (THF)、 二甲基甲酰胺 (DMF)、 二甲基乙酰胺 (DMAc)、 氯仿或二氧六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磁性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 组分 a) 、 b) 和 c) 通过机械方法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使得 Y-Fe203纳米 粒子和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高分子材料连续相中, 形成均 匀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所述磁性复合材料制得的制品。 当磁性纳米粒子的尺寸小到某一临界尺寸时, 每个粒子为单个磁 畴, 此时粒子中电子的热运动动能超过了电子自旋取向能, 磁矩呈无 规排列, 磁性纳米粒子就由铁磁性或亚铁磁性变为超顺磁性。 不同磁 性材料进入超顺磁性的临界尺寸各不相同, 对 Y-Fe203、 Fe304纳米粒子 而言, 其临界尺寸分别为 14nm、 20nm。 磁性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在超顺磁性和磁化率方面, 由 于磁性纳米粒子特殊的磁性性质, 使得这些粒子在磁记录材料、 磁性 液体、 生物医学、 传感器、 催化、 永磁材料、 颜料、 雷达波吸波材料 以及其它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超顺磁特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能够显著 促进前成骨细胞在其上的粘附、 增殖, 并促进前成骨细胞向成骨细胞 的转化、 骨基质分泌、 以及骨细胞的矿化。 当在外加磁场下使用时, 这种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 1为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的磁化曲线。 图 2为表面连接了 DMSA的 Y-Fe203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 3为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的 SEM图片。 图 4为浸泡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的磷酸缓冲液 的 pH变化图。 图 5 为 MC3T3-E1在基本培养基中在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 膜和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增殖情况的图, 其 中 (A)表示在不施加磁场下, 在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增
殖情况; (B) 表示在施加磁场下, 在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上 的增殖情况; (C) 表示在不施加磁场下, 在 Y-Fe203/nHA/PDLLA磁性 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增殖情况; (D ) 表示在施加磁场下, 在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增殖情况。 图 6 为 MC3T3-E1在诱导培养基中在 nHA/ PDLLA纳米纤维无纺 膜和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增殖情况的图, 其 中 (A)表示在不施加磁场下, 在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增 殖情况; (B) 表示在施加磁场下, 在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上 的增殖情况; (C) 表示在不施加磁场下, 在 Y-Fe203/nHA/PDLLA磁性 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增殖情况; (D ) 表示在施加磁场下, 在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增殖情况。 图 7为不同培养时间的前成骨细胞在不同基底材料上生长过程中 分泌碱性磷酸酶的情况的图, 其中 (A ) 表示在施加磁场下, 在 nHA/PDLLA 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生长过程中分泌碱性磷酸酶的情况, (B)表示在施加磁场下,在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上生长过程中分泌碱性磷酸酶的情况。 图 8a和 8b为本发明培养 21天的前成骨细胞在 Y-Fe203/nHA/PDLLA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形态和分泌骨基质情况的 SEM图片。 图 9为培养 21天的前成骨细胞在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 形态和分泌骨基质情况的 SEM图片。 图 10为骨移植 40和 70天后兔子骨缺损部位的 CT扫描三维重建图 像。 a、 b分别为自体骨移植 40和 70天后的图像; c、 d分别为磁性纳米 纤维复合材料骨移植 40和 70天后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骨组织再生和修复 的磁性复合材料, 由下述组分组成: a)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10至 50克的高分子材料, 其中所述高分 子材料选自聚乳酸、 聚乙醇酸、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聚己内酯、 聚酰 胺或聚羟基丁酸, b)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10克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nHA), 和
c )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2.5克的 Y-Fe203纳米粒子,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 (THF)、 二甲基甲酰胺 (DMF)、 二甲基乙酰胺 (DMAc)、 氯仿或二氧六环, 所述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的粒径为 30-50nm和 y-Fe20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 14n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该 y-Fe203纳米粒子优选为表面连接了二 巯基丁二酸 (DMSA) 的Y-Fe203纳米粒子。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该高分子材料优选为聚乳酸。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所述制品为纳米纤维无纺膜、 无纺毛毡、 泡沬、 光滑的薄膜、 片材、 管材或表面涂层或者其他几何形状的制品。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纳米纤维无纺膜的厚度为约 20微米。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按下述步骤制备复合材料: ( 1 ) 将 2.5克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 100ml有机溶剂中。 采用超声波震荡分散方法, 在超声槽中超声 0.5〜15min (超声功率: 10〜80%), 再用探头超声 1〜10次, 每次 1〜120秒。其中有机溶剂选 自四氢呋喃(THF)、 二甲基甲酰胺(DMF)、 二甲基乙酰胺(DMAc)、 氯仿或二氧六环。 (2)将 10克干燥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nHA)分散到上述 100 毫升的 Y-Fe203悬浮溶液中。 采用超声波震荡分散方法, 在超声槽中超 声 0.5〜15min (超声功率: 10〜80%), 再用探头超声 1〜10次, 每次 卜 120秒。 (3 ) 将 10至 50克高分子材料溶解到上述 Y-Fe203和 nHA的溶液 中,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 (转速为 50转 /分钟), 形 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溶液。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材料, 其是使用上述复合材料静电纺丝制备而成。 具体而言, 是将上 述复合材料加入到注射泵中, 在泵压或重力作用下于室温使纺丝液从 喷头处喷出。在注射泵喷头和接收板间加上 15kV的高压电场。 由于聚 合物溶液表面电荷的排斥作用, 液滴拉伸成泰勒锥形状, 在电场作用 下拉伸成纤维, 接收板以一定速度转动收集纤维, 纤维直径在 100〜 600nm之间, 根据接收板转动的速度, 得到定向或非定向的磁性纳米 纤维无纺膜。 当需要纤维无规则排列时, 接收板以 0-10转 /分钟的速度
转动; 当需要纤维取向排列时, 接收板以 100转 /分钟的速度转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纺毛毡。 使用乱针 法处理多层电纺丝薄膜, 得到无纺毛毡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沬材料。 在上述复 合材料中, 每 100毫升有机溶剂加入 0.1〜20克的发泡剂, 然后将所得 溶液浇铸到设计好形状的模具中成型, 得到泡沬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浇铸膜片。 将复合材 料浇铸到设计好形状的模具中成型, 得到浇铸片材。 片材厚度可以通 过浇铸的溶液体积来控制。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浇铸管材。 将管形模 具在复合材料中浸沾、 干燥, 反复多次, 直至达到需要的厚度。 脱出 模具, 得到浇铸管材。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出管材或膜片。 将 复合材料加入到水相介质中, 使溶液中组分共沉淀, 沉淀物干燥后, 通过挤出机模头挤出牵拉, 得到片材或者管材。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外细胞培养板, 其包 括上述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和一种基底材料, 其中将磁性纳米纤维无 纺膜喷射在基底材料上, 形成薄膜表层, 然后以该具有薄膜表层的基 底材料为底, 加工成体外细胞培养板。 所述基底材料可以使用聚氨酯 板材、 聚苯乙烯板材、 硅橡胶片材、 具有聚合物涂层的玻璃。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品, 其包括表面具有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的体外细胞培养板, 和套在体外细胞培养板外面 的金属盒, 其中在金属盒两侧贴有磁条。 这些体外细胞培养板及其产品能够用于前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的 培养。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修复临床治疗用品包。 将前成骨细胞、 或者成骨细胞种植在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或者无纺 毛毡、 或者泡沬材料上, 植入体内骨缺损部位。 用胶带将两个磁条或 者磁片固定在骨缺损部位外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体外骨组织培养的 用途, 其中将前成骨细胞、 或者成骨细胞种植在磁性纳米纤维无纺毛
毡、 或者泡沬材料上, 放入生物反应器中, 在施加外加磁场的条件下 进行体外动态培养。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但是这些实施例不意于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从市场上购得。 本发明所用高分子材料从市 场上购得, 其数均分子量为 50,000-200,000。 实施例 实施例 1 Y-Fe203纳米粒子的制备 在氮气下配制 500 mL FeCl3 (0.1M)和 FeS04 (0.06M) 水溶液,在室 温下, 向水溶液中滴加 200mL氨水 UM) 并激烈搅拌。 三十分钟后, 用磁场收集所得到的 Fe304纳米粒子, 并用水洗涤三次。将这些粒子重 新分散到水中, 在 95°C空气中和通风条件下氧化成 Y-Fe203。 将Y-Fe203 与 DMSA (二巯基丁二酸) 在 pH=2.7的水溶液中混合搅拌 1小时, 即得到表面连接了 DMSA的超顺磁性 Y-Fe203纳米粒子。 表面连接了 DMSA的 y-Fe203纳米粒子 (y-Fe203/DMSA) 的粒径 和形貌用透射电镜观察和确定 (TEM, JEOL, JEM-200EX),结果显示粒 子呈准球形, 平均直径为 14nm, 如图 2所示。 实施例 2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乙酰胺 (DMAc), 将实 施例 1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聚乳酸 (PDLLA) ,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 转 /分钟), 形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PDLLA/DMAc 复 合材料溶液。 D、 将上述复合材料 2ml加入注射泵, 喷头为 9#注射器针头, 喷 头与高压静电发生器正极相连, 接收盘与阴极相连, 接收盘离喷头的
距离为 25cm,在注射泵喷头和接收板间施加 15kV电压进行静电纺丝; 接收盘缓慢转动均匀接收纺丝纤维, 得到纤维直径分布在 100~600nm 之间的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实施例 3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乙酰胺 (DMAc), 将实 施例 1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2g聚乳酸 (PDLLA) ,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 转 /分钟), 形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PDLLA/DMAc 复 合材料溶液。 D、 将上述复合材料 2ml加入注射泵, 喷头为 9#注射器针头, 喷 头与高压静电发生器正极相连, 接收盘与阴极相连, 接收盘离喷头的 距离为 25cm,在注射泵喷头和接收板间施加 15kV电压进行静电纺丝; 接收盘缓慢转动均匀接收纺丝纤维, 得到纤维直径分布在 100~600nm 之间的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实施例 4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乙酰胺 (DMAc), 将实 施例 1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10g 聚乳酸 (PDLLA) ,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 转 /分钟), 形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PDLLA/DMAc 复 合材料溶液。 D、 将上述复合材料 2ml加入注射泵, 喷头为 9#注射器针头, 喷 头与高压静电发生器正极相连, 接收盘与阴极相连, 接收盘离喷头的 距离为 25cm,在注射泵喷头和接收板间施加 15kV电压进行静电纺丝;
接收盘缓慢转动均匀接收纺丝纤维, 得到纤维直径分布在 100~600nm 之间的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实施例 5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三氯甲垸(CHC13), 将实施例 1 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三氯甲垸中, 采用超声波 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羟基丁 酸 -戊酸共聚物(PHBV),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转 /分钟),形成流动性好、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PHBV/ CHC13复合材料溶液。 D、 将上述纺丝溶液 2ml加入注射泵, 喷头为 9#注射器针头, 喷 头与高压静电发生器正极相连, 接收盘与阴极相连, 接收盘离喷头的 距离为 25cm,在注射泵喷头和接收板间施加 15kV电压进行静电纺丝; 接收盘缓慢转动均匀接收纺丝纤维, 得到纤维直径分布在 100~600nm 之间的 y-Fe203/nHA/PHBV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实施例 6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乙酰胺 (DMAc), 将实 施例 1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聚乳酸 (PDLLA) ,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 转 /分钟), 形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PDLLA/DMAc 复 合材料溶液。 D、 在上述 C步骤的溶液中加入发泡剂过氧化苯甲酰(BPO) 0.5g 并混合均匀, 将溶液浇铸到直径 35mm的圆柱形玻璃模具中, 待溶剂 挥发干净后, 脱去模具, 放入真空烘箱中 50°C下干燥 72小时, 彻底去 除残余溶剂, 得到磁性泡沬复合材料。
实施例 7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三氯甲垸(CHC13), 将实施例 1 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三氯甲垸中, 采用超声波 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羟基丁 酸 -戊酸共聚物(PHBV),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转 /分钟),形成流动性好、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PHBV/ (^^¾复合材料溶液; D、将上述复合材料浇铸到直径 8cm的圆形玻璃模具中, 待溶剂挥 发干净后, 脱去模具, 放入真空烘箱中 50°C下干燥 72小时, 彻底去除 残余溶剂, 得到磁性片材。 实施例 8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四氢呋喃 (THF), 将实施例 1 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四氢呋喃中, 采用超声波 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聚醚型 聚氨酯 (PU) ,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转 /分钟), 形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 PU/THF复合材 料溶液; D、 将管状模具在上述复合材料中反复浸涂, 待溶剂挥发干净后, 脱去模具, 放入真空烘箱中 50°C下干燥 72小时, 彻底去除残余溶剂, 得到磁性管材。 实施例 9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甲酰胺 (DMF), 将实施 例 1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 采 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聚己内 酯 (PCL) ,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 转 /分钟), 形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 PCL / DMF复合材 料溶液; D、将上述复合材料加入到水相介质中, 使溶液中组分共沉淀, 沉 淀物干燥后切粒, 粒料通过挤出机模头挤出牵拉, 得到片材。 实施例 10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乙酰胺 (DMAc), 将实 施例 1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乳酸-乙 醇酸共聚物(PLGA),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转 速为 50转 /分钟 ),形成流动性好、混合均匀的 Y-Fe203/nHA/PLGA/DMAc 复合材料溶液; D、 将上述复合材料加入到水相介质中, 使溶液中组分共沉淀, 沉 淀物干燥后切粒, 粒料通过挤出机模头挤出牵拉, 得到片材。 实施例 11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乙酰胺 (DMAc), 将实 施例 1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聚己内 酯 (PCL ) , 玻棒搅拌至溶解, 封口放置至完全溶解, 得到 y-Fe203/nHA/PCL/DMAc复合材料溶液; D、将上述复合材料加入到水相介质中, 使溶液中组分共沉淀, 沉 淀物干燥后, 通过挤出机模头挤出牵拉, 得到片材。 实施例 12
A、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氧六环, 将实施例 1中制备的 0.5g干燥的 Y-Fe203纳米粒子分散在二氧六环中,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 B、 在上述 Y-Fe203纳米粒子的溶液中加入 2g干燥的 nHA粉末,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 C、 在上述含有 Y-Fe203纳米粒子和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聚羟基 丁酸, 采用旋转电机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 转 /分 钟), 形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磁性复合材料溶液; D、将管状模具在上述磁性复合材料中反复浸涂, 待溶剂挥发干净 后, 脱去模具, 放入真空烘箱中 50°C下干燥 72小时, 彻底去除残余 溶剂, 得到磁性管材。 比较例 1 对照材料的制备 所述对照材料为不含磁性材料的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 其制备方法如下: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乙酰胺 (DMAc) , 将 2g 干燥的 nHA粉末分散在二甲基乙酰胺中, 采用超声波分散均匀, 得到 nHA的溶液; B、 在上述 nHA的溶液中加入 4g聚乳酸 PDLLA, 采用旋转电机 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转 /分钟), 形成流动性好、 混合均匀的 nHA/PDLLA/DMAc复合材料溶液。 C、 将上述纺丝溶液 2ml加入注射泵, 喷头为 9#注射器针头, 喷 头与高压静电发生器正极相连, 接收盘与阴极相连, 接收盘离喷头的 距离为 25cm,在注射泵喷头和接收板间施加 15kV电压进行静电纺丝; 接收盘缓慢转动均匀接收纺丝纤维, 待纺丝溶液全部喷完, 就得到纤 维直径分布在 100~600nm的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 比较例 2 PDLLA无纺膜的制备
A、 在 25ml小烧杯中, 加入 20ml二甲基乙酰胺 (DMAc); B、 在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 4g聚乳酸 (PDLLA), 采用旋转电机 控制的不锈钢锚式搅拌器搅拌 (转速为 50转 /分钟), 形成均匀的聚乳 酸溶液。 C、 将上述溶液 2ml加入注射泵, 喷头为 9#注射器针头, 喷头与 高压静电发生器正极相连, 接收盘与阴极相连, 接收盘离喷头的距离 为 25cm, 在注射泵喷头和接收板间施加 15kV电压进行静电纺丝; 接 收盘缓慢转动均匀接收纺丝纤维, 得到纤维直径分布在 100~600nm的 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 下面以实施例 2制备的 Y-Fe203/nHA/PDLLA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为例进行性能表征: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的磁性分析 如图 1所示, 由于加入了超顺磁性 Y-Fe203纳米粒子, 所制备的纳 米纤维无纺膜具有顺磁性, 当外加磁场大于 5000GS时, 其磁化强度达 到饱和值, 为 0.0492emu/g, 成为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形貌和微观结构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呈浅棕黄色, 该颜色来源于超顺磁性 Y-Fe203 纳米粒子, 纤维膜柔软, 厚约 20微米。 如图 3所示, 从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可以看到, 大多数磁性纳米纤 维的直径在 100〜600nm范围内,相互交叠, 构成类似天然细胞外基质 的三维网络结构; 纺丝纤维表面粗糙, 突出的颗粒状物质为 nHA纳米 粒子。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的降解性能分析 模拟体内酸碱度环境, 将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浸泡在磷酸缓冲液 中, 观察两个月内磷酸缓冲液环境的 pH变化情况, 结果如图 4所示, 其中对照 (PBS) 是指将一瓶没有浸泡样品的空白 PBS缓冲液在同样 条件下放置 (37°C) , 由于在 50天的实验过程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 少量溶入, 它的 pH值会发生轻微的下降。 以此为对照, 说明浸泡了复 合材料的 PBS缓冲液的 pH的下降主要来自材料的降解。 虽然 PDLLA 降解产生的乳酸会导致环境酸度增加, 但由于复合材料中加入的 nHA
中和了部分酸性, 因此在两个月的检测时间内, 浸泡液的 pH值从最初 的 7.4下降到 5.5。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的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表 1 通过 XPS检测得到的三种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
57J6 56"0"9 55 3 0 42.24 43.16 43.76 Ρ 0 0.75 0.7 Fe 0 0 0.41 0.41%、 磷元素: 0.7%。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具有促进前成骨细胞增殖、 分化成骨和矿化 的作用。 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析 图 5和 6给出了小鼠前成骨细胞 MC3T3-E1在施加和不施加磁场 条件下,在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A、: B)和 y-Fe203/nHA/PDLLA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 (C、 D) 上增殖的情况。 表 2和表 3分别给出了 在基本培养基和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各组材料细胞增殖情况的显著性差 异分析。从图 5和 6中可以看出, 在 13天的培养期间内, 在基本 /诱导 培养基、 有 /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 生长在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细 胞数量在各时间点均多于 nHA/PDLLA纳米纤维无纺膜, 而在施加外 磁场的情况下生长的细胞数量又多于没有施加外磁场的情况。 结合显著性差异分析可以发现, 在基本培养基中, 磁性纳米纤维 无纺膜在联合应用外加磁场的情况下, 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多于对照材 料上的细胞数 (即 Ρ<0.05 ) 表示概率, 在 PO.05时, 表明两个组 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 当没有外加磁场时,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薄膜 上的细胞增殖数量在 6〜15 天也明显多于对照材料上的细胞数量 (PO.05 )。 这说明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薄膜本身能够促进前成骨细胞增 殖。
在诱导培养基中, 无论是否施加磁场, 在培养的 13天内, 磁性纳 米纤维无纺膜上的细胞增殖数量始终都明显多于对照组 (PO.05) ; 但是在第十五天时, 无论是否施加磁场,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细胞 的数量均开始减少, 表明已经有部分前成骨细胞分化为骨细胞。 这说 明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本身也能够促进前成骨细胞增殖和向成骨细胞 分化。 同时我们也能发现, 联合应用外加磁场能够提高磁性纳米纤维 无纺膜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表 2 MC3T3-E1在基本培养基中增殖情况的显著性差异分析 细胞的天数 分组 1天 3 天 6天 10 天 13 天 15 天 A/D B/D C/D A/C B/C A/B 表 3 MC3T3-E1在诱导培养基中增殖情况的显著性差异分析 在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和对照材料基底上培 细胞的天数 分组 1 天 3 天 6 天 8 天 13 天 15 天 A/D B/D C/D A/C B/C A/B 注: 图 5和 6中柱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八、 B、 C、 D, **表示 Ρ<0·01。 分化成骨分析
在诱导培养条件下, 前成骨细胞一方面不断增殖, 使细胞数量增 加, 另一方面会对诱导物质产生反应, 逐步分化为成骨细胞, 开始形 成新骨的过程。 一旦前成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其增殖过程就停止 了。 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等培养条件下和同一时间点上, 在磁性纳米 纤维无纺膜上生长的前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分泌数量更高 (如图 7 所示) , 同时分泌更多的骨基质, 在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上的前成骨 细胞大部分已经分化为成骨细胞, 形成矿化结, 并且分泌了大量的基 质 (如图 8a和 8b所示) 。 在对照材料上生长的细胞部分分化为成骨 细胞, 出现了矿化结, 但分泌基质很少 (如图 9所示) 。 这些结果表 明,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材料可以促进前成骨细胞向骨细胞分化, 并 加快其成骨速度。 动物体内骨损伤修复分析 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按随机法分为 2组: 一组为自体骨 对照组, 另一组为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组, 制造骨缺损, 分别取髂骨 处骨块和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材料填充至骨缺损处, 常规缝合皮肤。 术后对所有实验动物肌注双抗 3 天, 放养于兔笼, 自由活动。 雌性材 料组兔笼周围加均匀静磁场。 术后 40和 70天分别对兔进行 CT扫描。 手术 40天后, 骨移植部位均有新骨质发生, 新骨骨密度接近兔子自体 骨密度。 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材料骨移植部位的新骨质体积与自体骨 移植部位的骨质体积几乎相等 (如图 10a、 10b所示) 。 手术 70天后, 两种材料骨移植部位的新骨质的体积比手术后 40天时均有明显增加。 更值得注意的是, 磁性材料骨移植部位的新骨质甚至大于自体骨移植 部位 (如图 10c、 10d所示) 。 这表明磁性纳米纤维无纺膜材料在磁场 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 但是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可作改动与润 饰,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参考文献
丰强, 闵思佳, 张海萍等, 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在骨组织 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蚕桑通报, 。 2. 乔保中, 李志安, 郑敏, 自体骨粒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治疗四肢 骨巨细胞瘤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 2008, 48(32):75~76。 3. Jia Yan-fei, Guo Shi-bing, Feng Wei, Allogeneic bone for repairing bone defects after resection of benign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les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8, 4. 郭世炳, 冯卫, 贾燕飞, 张明, 异体动感小块骨修复良性骨肿 瘤及瘤样病变切刮术后骨缺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5. Du C, Cui Fz, Feng Ql, et al. Tissue response to 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 composite imPDLLAnts in marrow cavity. J Biomed Mater Res, 42(4): 540~548。 6. Xiaohua Liu, Laura A. Smith, Jiang Hu,Peter X.Ma Biomimetic nanofibrous gelatin/apatite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Biomaterials 2009,30(2):2252-2258。 7. K. Rezwan, Q.Z. Chen, J.J. Blaker, Aldo Roberto Boccaccini.Biodegradable and bioactive porous polymer/inorganic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Biomaterials 2006,27 8. Venugopal J, Low S, Choon AT, Sampath Kumar TS, Ramakrishna S. Mineralization of osteoblasts with electrospun collagen/hydroxyapatite nanofibers. Mater Sci Mater Med. 。 9. Chesnutt BM, Viano AM, Yuan Y, Yang Y, et al. Des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chitosan/nanocrystalline calcium phosphate composite scaffold for bone regeneration. J Biomed Mater Res A.2009, Wang L, Nemoto R, Senna M. Changes in micro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ydroxyapatite-silk fibroin nanocomposite with varying silk fibroin content.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Kong X. D., Cui F. Z., Wang X. M., et al. Silk fibroin regulated
mineralization of hydroxyapatite nanocrystal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4, 270(1-2): 197~202。 12. Wang L, Li C. K. Z., Senna M, High-affmity integration of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 with chemically modified silk fibroin.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07,9(5): 919~929。 13. Deng X. M., Hao J. Y" Wang C. S. 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s of poly (D,L-lactide) with Ca-deficient hydroxyapatite nanocrystals. Biomaterials, 2001 , 22(2):2867-2873。 14. Nie H, Wang CH.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LGA/HAP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delivery of BMP-2 PDLLAsmid DNA. J Control Release. 2007, 120(1-2): 111-21。 15. Niu X, Feng Q, Wang M, Guo X, Zheng Q. Porous nano-HA/collagen/PLLA scaffold containing chitosan microsphere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of synthetic peptide derived from BMP-2. J Control Release. 2009, 134 (2): 111~7。 16. 苗军, 王继芳, 刘春蓉等, 磷酸钙骨水泥填充骨缺损中 6种 添加剂对其注射性的影响,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5):868~869 o 17. 孙刚, 高韧, 张峰, Osteoset医用硫酸钙颗粒在四肢骨缺损 中的应用.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 44(6):528~532。 18. 李洪潮, 孟志斌, 符国良, 黎坚, 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 充治疗四肢长管骨良性骨病性骨缺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10): 1925~1926。 19. 白建华, 彭广灿, 杜英波, 自体骨、 人工骨及骨膜碎片混合 填充治疗 OFD 10例, 山东医药, 2006, 46(23): 91。 20. 梁熙, 蒋电明, 倪卫东等,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6复合 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杂志, 2007, 21 (8):785~788。 21. 黄永辉, 沈铁城, 徐晓峰等, 纳米羟基磷灰石 /胶原骨修复骨 缺损的效果评估,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37):51~53。 22. Li Shipu, Zhang Shicheng, Chen Wenjie. Effects of hydroxyapatite ultrafme powder on colony formation and cytoskeletons of MGC-803 cell[J]. Bioceramics, 1996, 9(2):225~227。
A magnetic composite material is consisted of: a) 10 to 50 grams of a polymer per 100ml organic solvent, wherein said polymer is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polylactic acid, polyglycolic acid,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 polycaprolactone, polyamide and poly hydroxybutyric acid; b) 10 grams of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 per 100 ml organic solvent; and c) 2.5 grams of γ-Fe2O3 nanoparticles per 100 ml organic solvent, wherein said organic solvent is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tetrahydrofuran (THF), dimethyformamide (DMF), dimethylacetamide (DMAc), chloroform and dioxan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gnetic composite material in th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bone tissue, the method to prepare the magnetic composite material and the product made from said magnetic composite material are also described. 经修改的权利要求 国际局收到日 : 2011年 3月 11日(11.03.2011) 1、 一种用于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超顺磁性复合材料, 由下述组分 组成: a)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10至 50克的高分子材料, 其中所述高分 子材料选自聚乳酸、 聚乙醇酸、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聚己内酯、 聚酰 胺或聚羟基丁酸, b )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10克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和 c ) 以 100毫升有机溶剂计 2.5克的Y-Fe203纳米粒子,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 氯仿或二氧六环。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磁性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羟基磷灰石纳 米粒子的粒径为 30-50nm和 Y-Fe203纳米粒子的粒径为 14n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所述的磁性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 Y-Fe203 纳米粒子是表面连接了二巯基丁二酸的 Y-Fe203纳米粒子。 4、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 1所述的超顺磁性复合材料的方法, 其包括 将组分 a) 、 b)和 c)通过机械方法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使得Y-Fe203纳 米粒子和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高分子材料连续相中, 形成 均匀的复合材料。 5、 一种由权利要求 1所述的磁性复合材料制得的制品, 其中所述 制品为纳米纤维无纺膜、 无纺毛毡、 泡沬、 光滑的薄膜、 片材、 管材 或表面涂层。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品, 其中所述纳米纤维无纺膜的厚度 为 20微米。 21 修改页 (条约第 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