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LIFTING AND BILATERAL POSITIONING OF BOTTOM DIE

25-09-2014 дата публикации
Номер:
WO2014146329A1
Контакты:
Номер заявки: CN49-07-201385
Дата заявки: 28-04-2013

底模升降与双边定位联动机构

[1]

技术领域

[2]

本发明涉及饮料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吹瓶机上的底模升降及定位机构。

[3]

背景技术

[4]

现有技术中的吹瓶机一般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左右模和底模、以及驱动机构和定位机构,如公告号为CN201755911U中公开的一种直线式吹瓶机的底模锁定装置,包括模具安装板、瓶模模腔、底模、动力机构、定位机构与支座,瓶模模腔尾段套接底模,底模连接动力机构,定位机构水平设置在支座上,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卡块气缸与定位卡块,定位卡块与定位卡块气缸连接,动力机构包括底模安装板与底模升降气缸,底模安装板上表面连接底模,下表面连接底模升降气缸,底模升降气缸固定在支架上。可见,该专利中的底模锁定装置需要三个动力机构,使得能源损耗较大,且设备体积庞大。

[5]

发明内容

[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底模升降与双边定位联动机构。

[7]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模升降与双边定位联动机构,其安装在吹瓶机上,联动机构包括底模升降组件和定位组件,底模升降组件包括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吹瓶机的机架上的升降杆,底模安装在升降杆的上端部。升降杆的上下移动由一驱动组件驱动,驱动组件包括能够绕一第一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转轴、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凸轮、开设于凸轮上的导向槽、安装在升降杆上的滑动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动力源,滑动件能够滑动地插在导向槽中。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导向槽与滑动件接触的位置作相对机架升高或降低的变化,滑动件在导向槽的导向下沿上下方向移动。定位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的多个滑块、可摆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并在摆动时牵引滑块移动的多个摆动件、用于控制摆动件摆动的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转动件。联动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下,底模与机架之间形成一段距离,多个滑块插入底模与机架之间且抵住底模,在第二工作位置下,滑块离开底模,底模朝向机架移动。驱动组件在驱动升降杆带动底模升降的同时,转轴带动转动件转动,从而通过多个摆动件牵引多个滑块的移动,以对底模进行多处支撑定位或释放。如此,便实现了底模升降与定位的联动。

[8]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转轴与动力源的摆臂,摆臂与凸轮及滑动件位于机架的下方,因而,动力源也可安排在机架的下方,以有效利用机架下方的空间。

[9]

进一步地,机架上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升降杆穿过的第二通孔,转动件、多个摆动件、多个滑块以及底模位于机架的上表面的上侧。

[10]

优选地,其中,多个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地设置,多个摆动件包括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分别相应地牵引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滑动。通过两个摆动件的摆动来分开控制两个滑块的滑动,更利于控制方式的简单化设计。

[11]

更优选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列于底模的相对两侧,通过位于底模相对两侧的两个滑块来实现对底模的双边定位,以使定位更加可靠。

[12]

更优选地,转动件的外缘面上具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第一摆动件上形成朝向转动件突出的第一凸块,第二摆动件上形成朝向转动件突出的第二凸块,在转动件相对机架转动时,第一导向面与第一凸块相对滑动地接触,第二导向面与第二凸块相对滑动地接触,且第一导向面与第一凸块接触的位置以及第二导向面与第二凸块接触的位置与转动件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随转动件的转动而变化,通过这种距离变化,产生对凸块的导向作用,使得凸块位置移动,两个摆动件便可产生相应的摆动。

[13]

更优选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摆动件在离其与机架连接的位置一段距离处开设一第一滑槽,第二摆动件在离其与机架连接的位置一段距离处开设一第二滑槽,第一凸起可滑动地插在第一滑槽中,第二凸起可滑动地插在第二滑槽中。两个摆动件的开滑槽的位置形成拨叉构造,摆动件通过该拨叉控制滑块的滑动。

[14]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摆动件与机架之间设置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复位力给摆动件。例如,在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当凸块和导向面接触的位置离第一轴线越来越远时,摆动件即被转动件推着发生摆动;反之,若在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凸块和导向面接触的位置离第二轴线越来越近,摆动件即需要外力来牵引着才能产生摆动,而此处的弹性部件即用来提供所需要的这种外力。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提供该外力,例如通过转动件牵拉摆动件的方式。

[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本技术方案,只采用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底模升降、定位的联动,可节省能源,减小设备体积。

[16]

附图说明

[17]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底模升降组件及定位组件的组装结构立体图;

[18]

附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底模下落);

[19]

附图3为图2所示结构在底模被定位时的俯视图(底模上升);

[20]

其中:1、底模;2、机架;3、定位组件;4、驱动组件;5、转轴;6、凸轮;7、转动件;8、导向槽;9、摆臂; 12、升降杆;13、滑动件;31、第一滑块;32、第二滑块;33、第一导轨;34、第二导轨;35、第一摆动件;351、第一扭簧;36、第二摆动件;361、第二扭簧37、第一凸块;38、第二凸块;41、第一凸起;42、第一滑槽;51、第二凸起;52、第二滑槽;71、第一导向面;72、第二导向面。

[21]

具体实施方式

[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23]

图1较完整地反映了底模升降组件和定位组件的结构,这些组件安装在吹瓶机上使用,由于,吹瓶机的其它部件并不是本发明的要点,且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未在图中显示出来。图1所示的机构包括机架2、底模定位组件3、用于驱使底模1作升降运动的驱动组件4,机架2上通常还应该设置吹模组件(常用机构,图中未完整显示),吹模组件包括能够开合地设置的左右模和能够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机架2上的底模1。在开模时,左右模啮合,底模1也向左右模靠拢,三者之间形成型腔,开模时三者分开,使型腔打开。

[24]

如各附图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机架2上的转轴5、与转轴5的下部相固定连接且其上开设有的导向槽8的凸轮6、用于驱动转轴5转动的动力源,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还包括用于连接转轴5与动力源的摆臂9。

[25]

底模1设置于一升降杆12的顶端,升降杆12的下部设置有能够沿着导向槽8滑动的滑动件13,如图1所示。底模1、升降杆12和滑动件13可为一体成型的构造。

[26]

凸轮6、动力源、摆臂9、滑动件13均位于机架2的下方,以有效利用机架2下方的空间。

[27]

在转轴5转动的过程中,导向槽8接触并支撑滑动件13,随着转轴5的转动导向槽8支撑滑动件13的位置作升高或降低的变化,使得滑动件13在导向槽8的导向下作上下方向的移动,相应地,升降杆12即带着底模1作升降运动。

[28]

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转轴5转动所围绕的转动轴线(即转轴5的轴心线)与升降杆12相对机架2的移动方向相平行,导向槽8相对于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倾斜地延伸。此处“倾斜”的意思是指代表导向槽8的延伸方向的导向槽8的中心线不处于转轴5的同一横截面圆周上,导向槽8的延伸方向基本上既不平行于转轴5的转动轴线,也不垂直于该转动轴线。这样的话,在转轴5转动过程中,与导向槽8相滑动配合的滑动件13即在导向槽4的导向下作上下移动。

[29]

图2-3更清楚地显示了定位组件3的结构。

[30]

定位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轴5上的转动件7、与转动件7配合的多个摆动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地设置的多个滑块,多个摆动件与机架2相枢轴转动连接。

[31]

具体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摆动件包括第一摆动件35和第二摆动件36,第一滑块31和第一摆动件35构成定位组件3的第一定位单元,第二滑块32和第二摆动件36构成定位组件3的第二定位单元,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设置在底模1的相对两侧。转动件7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面71和第二导向面72,第一摆动件35和第二摆动件3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块37和第二凸块38,第一凸块37沿着第一导向面71滑动,第二凸块38沿着第二导向面72滑动。第一导向面71可以如同图1-3所示的那样为渐开线形的构造,其沿转轴5的半径所在直线的纵截面外缘与转轴5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按顺时针方向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当然第一导向面71也可以为其它曲面构造,如同图2-3所示的第二导向面72。图2-3中所示的第二导向面72为异形曲面构造,其具有“峰”和“谷”,或者,第二导向面72也可以参照第一导向面71的设计。第一导向面71和第二导向面72的形成,主要是为了使两个凸块分别和两个导向面接触的位置与转轴5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随着转动件7的转动而变化,从而产生两个摆动件的摆动。

[32]

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分别还包括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的第一导轨33和第二导轨34,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分别沿着第一导轨33和第二导轨34滑动地设置。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41和第二凸起51,第一摆动件35和第二摆动件36的离各自相对机架2转动的轴线一段距离处分别形成有第一滑槽42和第二滑槽52,第一凸起41可滑动地插在第一滑槽42中,第二凸起51可滑动地插在第二滑槽52中。两个摆动件上开设滑槽的部分形成拨叉结构,用于拨动两个滑块在导轨上来回滑动。

[33]

优选地,在第一摆动件35与机架2之间设置第一扭簧351,在第二摆动件36与机架2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361,分别用于提供复位力给第一摆动件35和第二摆动件36。参照图2-3的变化,转动件7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一导向面71和第二导向面72(由“峰”到 “谷”)的导向作用,与之相接触的第一凸块37和第二凸块38便可以朝靠近转轴5的轴心线(即转轴5相对机架2转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摆动件35在第一扭簧351的作用力下逆时针转动,第二摆动件36在第二扭簧361的作用力下顺时针摆动,两个摆动件的拨叉部分分别带动两个滑块沿导轨移动至图3所示的位置,即:两个滑块插入底模1与机架2之间并抵住底模1,对底模1形成定位。再参照图3-图2的变化,转动件7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一导向面71与第一凸块37接触的位置离转轴5的轴心线越来越远,第二导向面72与第二凸块38接触的位置也由“谷”变到“峰”,因而两个凸块被推着发生位移,在此过程中,第一摆动件35克服第一扭簧351的作用力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摆动件36克服第二扭簧361的作用力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各自的拨叉部分带动两个滑块移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即:两个滑块脱离底模1,从而将底模1释放。

[34]

当吹模组件处于合模状态时,底模1相对机架2上升而与机架2之间形成一段间隔,滑块插入底模1与机架2之间且与抵住底模1;当吹模组件开模时,动力源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带动凸轮6和转动件7转动,当转动件7转动时,第一凸块37沿着第一导向面71滑动,第二凸块38沿着第二导向面38滑动,使得第一摆动件35和第二摆动件36发生相对机架2的摆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分别沿着第一导轨33和第二导轨34滑动,继而定位组件3打开;同时凸轮6随转轴5转动,滑动件13沿着导向槽8滑动,使得底模1下降,从而完成开模。

[35]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

A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lifting and bilateral positioning of a bottom die comprises: a bottom die lifting component and a positioning component (3). The lif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lifting rod (12), and the bottom die (1) is disposed on the lifting rod (12). Lifting of the lifting rod (12) is driven by a driving component (4),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4) comprises a rotation shaft (5) rotationally disposed on a rack (2), a cam (6)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rotation shaft (5), a guiding slot (8) formed on the cam (6), and a sliding element (13) disposed on the lifting rod (12). The sliding element (13) is inserted in the guiding slot (8). When the rotation shaft (5) rotates, a part of the guiding slot (8) contacting the sliding element (13) changes in an up and down manner.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3) comprises multiple sliding blocks (31, 32), multiple swinging elements (35, 36) driving the sliding blocks (31, 32) to move during swinging, and a rotation element (7) fixed on the rotation shaft (5) and used for controlling the swinging elements (35, 36) to swing. The linkage mechanism has at least two working positions. In the first working position, multiple sliding blocks (31, 32) are inserted between the bottom die (1) and the rack (2) to abut the bottom die (1). In the second working position, the sliding blocks (31, 32) leave the bottom die (1), and the bottom die (1) moves towards the rack (2). In this mechanism, linkage between lifting and positioning of the bottom die can be implemented by using only one power source, so as to reduce a size of the device.

[2]



1、一种底模升降与双边定位联动机构,其安装在吹瓶机上,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底模升降组件和定位组件(3),所述底模升降组件包括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吹瓶机的机架(2)上的升降杆(12),底模(1)安装在升降杆(12)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2)的上下移动由一驱动组件(4)驱动,所述的驱动组件(4)包括能够绕一第一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机架(2)上的转轴(5)、固定连接于转轴(5)的凸轮(6)、开设于所述凸轮(6)上的导向槽(8)、安装在升降杆(12)上的滑动件(13)、用于驱动所述的转轴(5)转动的动力源,所述滑动件(13)能够滑动地插在导向槽(8)中,在转轴(5)转动的过程中,导向槽(8)与滑动件(13)接触的位置作相对机架升高或降低的变化,滑动件(13)在导向槽(8)的导向下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的定位组件(3)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机架(2)上的多个滑块、可摆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并在摆动时牵引滑块移动的多个摆动件、用于控制摆动件摆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5)上的转动件(7),所述联动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底模(1)与机架(2)之间形成一段距离,多个滑块插入底模(1)与机架(2)之间且抵住底模(1),在第二工作位置下,滑块离开底模,底模朝向机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驱动组件(4)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的转轴(5)与所述的动力源的摆臂(9),所述摆臂(9)与凸轮(6)及滑动件(13)位于机架(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机架(2)上开设有供转轴(5)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升降杆(12)穿过的第二通孔,转动件(7)、多个摆动件、多个滑块以及底模(1)位于机架(2)的上表面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多个滑块包括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机架(2)上设置有第一导轨(33)和第二导轨(34),所述的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分别沿着第一导轨(33)和第二导轨(34)滑动地设置,多个摆动件包括第一摆动件(35)和第二摆动件(36),第一摆动件(35)、第二摆动件(36)分别相应地牵引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分列于底模(1)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转动件(7)的外缘面上具有第一导向面(71)和第二导向面(72),第一摆动件(35)上形成朝向转动件(7)突出的第一凸块(37),第二摆动件(36)上上形成朝向转动件(41)突出的第二凸块(38),在转动件(41)相对机架转动时,所述的第一凸块(37)与第一导向面(71)相滑动地接触,所述的第二凸块(38)与第二导向面(72)相滑动地接触,且第一导向面(71)与第一凸块(37)接触的位置以及第二导向面(72)与第二凸块(38)接触的位置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随转动件(7)的转动而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凸起(41)和第二凸起(51),第一摆动件(35)在离其与机架(2)连接的位置一段距离处开设一第一滑槽(42),第二摆动件(36)在离其与机架连接的位置一段距离处开设一第二滑槽(52),所述的第一凸起(41)可滑动地插在第一滑槽(42)中,所述的第二凸起(51)可滑动地插在第二滑槽(52)中。

8、根据权利1-2及4-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动机构,其中,在各摆动件与机架之间设置一弹性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