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TOUCH CONTROL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08-12-2016 дата публикации
Номер:
WO2016192247A1
Контакты:
Номер заявки: CN01-09-201521
Дата заявки: 21-09-2015

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1]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面板进入市场,与传统的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相比,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且随着触摸屏技术的发展,随着市场要求,整体模组减薄是市场发展趋势,所以触摸结构由触摸传感外挂式向触摸传感内嵌式发展,这样既可以实现触摸面板的厚度减薄同时大量降低触摸屏的成本,目前内嵌式触控面板主要有三种类型: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因此,将内嵌触控技术集成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将可以兼顾两者优点,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3]

然而,在驱动OLED发光的像素电路中,由于工艺制程和器件老化,以及工作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等原因,会使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存在不均匀性,这样就导致了流过每个像素点OLED的电流发生变化使得显示亮度不均,从而影响整个图像的显示效果,此外,一般地,采用自电容触控技术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其触控电极存在寄生电容,其寄生电容主要来源于触控面板上用于传输各类控制信号的信号线,因此为了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需要降低 触控电极的寄生电容。

[4]

因此,如何实现将触控功能集成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且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5]

发明内容

[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将触控功能集成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且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性能。

[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

[8]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包括:阳极层、阴极层,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的发光层;所述阴极层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绝缘的阴极,所述阴极通过引线与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对应的管脚一一对应相连;

[9]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重置模块、充电模块、补偿模块、驱动模块、发光控制模块;所述重置模块的控制端与复位信号端相连,输入端与重置信号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相连;所述充电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均与扫描信号端相连,第一输入端与数据信号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节点相连,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相连;所述补偿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控制端相连,输入端与第一参考信号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二信号控制端相连,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阳极层相连,其中,

[10]

在重置阶段,所述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通 过所述重置信号端输入的重置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初始化;在充电阶段,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所述数据信号端输入的数据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数据写入;在补偿阶段,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端输入的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所述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补偿;在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导通,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控制下,通过导通的所述发光控制模块驱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在触控阶段,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所述引线传输到所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

[1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多个正方形的阴极,每个正方形阴极的边长为4毫米。

[1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引线位于栅线所在金属层,或位于源漏极金属层,或位于除栅线所在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之外的第三金属层。

[1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

[14]

所述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

[15]

所述电子传输层位于所述阴极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1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阴极层的材料为镁铝合金或镁银合金,所述阳极层的材料为ITO材料。

[1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

[18]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

[19]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重置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

[20]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端相连,源极与所述重置信号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2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三开关晶体管和电容;其中,

[22]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23]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端相连,源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24]

所述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

[2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

[26]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2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

[28]

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漏极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阳极层相连。

[2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 光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重置阶段、充电阶段、补偿阶段、发光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30]

在重置阶段,重置模块在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重置信号端输入的重置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初始化;

[31]

在充电阶段,充电模块在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数据信号端输入的数据信号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数据写入;

[32]

在补偿阶段,补偿模块在第一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通过第一参考信号端输入的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补偿;

[33]

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在第二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导通,驱动模块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通过导通的发光控制模块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

[34]

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

[3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

[36]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3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其中,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绝缘的阴极,阴极通过引线与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对应的管脚一一对应相连,这样在充电阶段,充电模块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数据写入;在补偿阶段,补偿模块对第一节点进行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补偿;在发光阶段,驱动模块通过导通的发光控制模块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 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在不改变原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进行分割,在触控阶段将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进而实现触控点的确定,即实现了显示面板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的基础上集成了触控功能,且通过像素驱动电路在重置阶段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初始化,在补偿阶段对驱动模块进行了阈值电压的补偿,避免了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的变化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发光亮度的影响,提高了显示面板发光亮度的均一性,从而保证了显示画面的质量,同时在触控阶段,阴极层分割后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信号,其余用于传输各类信号的信号线如扫描信号线、数据线、电源电压线等信号线上的信号均与触控电极感应的外界触控信号同步调制,可以消除触控电极的寄生电容,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

附图说明

[38]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39]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区示意图;

[40]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阴极对应的像素单元示意图;

[4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4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4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4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图;

[4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阶段各信号线同步调制的示意图;

[4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4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

[49]

如图1a所示,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可以包括:阳极层1、阴极层2,以及位于阳极层1与阴极层2之间的发光层3;其中,阴极层2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绝缘的阴极(阴极层分区的情况如图1b所示,其中阴极层划分区域的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阴极层分割的形状,分割后的每一个阴极与相应的像素单元对应,对应的像素单元如图1c所示),阴极通过引线与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对应的管脚一一对应相连;所述阴极在显示阶段作为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在触控阶段作为触控电极,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控制面板分时驱动。

[50]

如图2所示,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重置模块01、充电模块02、补偿模块03、驱动模块04、发光控制模块05。重置模块01的控制端与复位信号端Reset相连,输入端与重置信号端Vinit相连,输出端与第一节点P1相连;充电模块02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均与扫描信号端Gate相连,第一输入端与数据信号端Data相连,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节点P3相连,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节点P1相连,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节点P2相连;补偿模块03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控制端EM1相连,输入端与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相连,输出端与第二节点P2相连;驱动模块04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P1相连,输入端与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相连,输出端与第三节点P3相连;发光控制模块 05的控制端与第二信号控制端EM2相连,输入端与第三节点P3相连,输出端与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阳极层相连。

[51]

在重置阶段,重置模块01用于在复位信号端Reset的控制下,通过重置信号端Vinit输入的重置信号对第一节点P1进行初始化;在充电阶段,充电模块02用于在扫描信号端Gate的控制下,通过数据信号端Data输入的数据信号对第一节点P1和第二节点P2进行数据写入;在补偿阶段,补偿模块03用于在第一信号控制端EM1的控制下,通过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输入的信号对第一节点P1进行驱动模块04的阈值电压补偿;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05在第二信号控制端EM2的控制下导通,驱动模块04用于在第一节点P1的控制下,通过导通的发光控制模块05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

[5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为相互独立且绝缘的阴极,阴极通过引线与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对应的管脚一一对应相连,这样在充电阶段,充电模块02对第一节点P1和第二节点P2进行数据写入;在补偿阶段,补偿模块03对第一节点P1进行驱动模块04的阈值电压补偿;在发光阶段,驱动模块04通过导通的发光控制模块05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在不改变原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进行分割,在触控阶段将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 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进而实现触控点的确定,即实现了显示面板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的基础上集成了触控功能,且通过像素驱动电路在重置阶段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初始化,在补偿阶段对驱动模块进行了阈值电压的补偿,避免了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的变化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发光亮度的影响,提高了显示面板发光亮度的均一性,从而保证了显示画面的质量,同时在触控阶段,阴极层分割后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信号,其余用于传输各类信号的信号线如扫描信号线、数据线、电源电压线等信号线上的信号均与触控电极感应的外界触控信号同步调制,可以消除触控电极的寄生电容,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

[53]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为了实现将触控功能集成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如图1b所示,因此将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为多个相互独立且绝缘的阴极m,且阴极m通过导线与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对应的管脚一一对应相连,在触控阶段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实现触控功能,而将阴极层划分形成的多个阴极的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触控面板的尺寸,触控精度等参数确定阴极层分割的形状以及大小,例如,可以将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多个正方形的阴极,每个正方形阴极的边长为4毫米。

[54]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为了简化触控面板的制作工艺,可以将连接有机电致发光结构阴极层与对应的触控显示集成芯片的管脚的引线与原有的金属层同层设置,即引线可以位于栅线所在金属层,或位于源漏极金属层,或位 于除栅线所在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之外的第三金属层,因此引线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进行确定,在此不作限定,这样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最终确定触控点,实现触控功能。

[55]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如图3所示,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4和电子传输层5;空穴传输层4位于阳极层1与发光层3之间;电子传输层5位于阴极层2和发光层3之间,这样在显示阶段,通过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2和阳极层1施加电压,空穴与电子分别从阳极层1和阴极层2注入,经过空穴传输层4和电子传输层5在发光层3中相遇形成激子,激子复合发光实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正常发光,其相对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化,宽视角,响应速度快,发光效率高的优点。

[56]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的材料可以为镁铝合金或镁银合金,阳极层的材料可以为ITO材料,当然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和阳极层也可以为其他可以实现其相应功能的材料,在此不作限定,其中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和阳极层在显示阶段施加相应电压信号实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正常发光,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最终确定触控点,实现触控功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集成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与触控功能,兼具两者的优点。

[57]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 中,如图4所示,驱动模块04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D1;驱动晶体管D1的栅极与第一节点P1相连,源极与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相连,漏极与第三节点P3相连,具体地,在重置阶段,重置模块01在复位信号端Reset的控制下,将驱动晶体管D1的栅极即第一节点P1与重置信号端Vini导通,对驱动模块04的控制端亦即驱动晶体管D1的栅极进行重置,可以消除先前压差对后续阶段的影响,同时为驱动晶体管D1阈值电压恢复的过程提供时间,在充电阶段和补偿阶段,通过充电模块02和补偿模块03对第一节点P1即驱动晶体管D1的栅极进行数据写入和阈值电压的补偿,使得驱动晶体管D1在发光阶段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正常发光,且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的驱动电流与驱动晶体管D1的阈值电压无关,避免了驱动晶体管D1的阈值电压的变化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发光亮度的影响。

[58]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如图4所示,重置模块01可以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与复位信号端Reset相连,源极与重置信号端Vinit相连,漏极与第一节点P1相连,具体地,在重置阶段,第一开关晶体管T1在复位信号端Reset的控制下导通,导通的第一开关晶体管T1将重置信号端Vinit与第一节点P1导通,重置信号端Vinit输入重置电压信号(重置电压信号可以为0,也可以为其他初始化的电压信号,可以根据驱动电路中晶体管类型选定重置电压信号),重置电压信号经过导通的第一开关晶体管TI,将第一节点P1的电压信号重置为重置电压信号,实现对第一节点P1的初始化,亦即对驱动模块04的控制端的初始化。

[59]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如图4所示,充电模块02可以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 开关晶体管T3和电容C;其中,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端Gate相连,源极与第三节点P3相连,漏极与第一节点P1相连;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端Gate相连,源极与数据信号端Data相连,漏极与第二节点P2相连;电容C连接于第一节点P1和第二节点P2之间。

[60]

具体地,在充电阶段,第二开关晶体管T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T3在扫描信号端Gate的控制下导通,导通的第三开关晶体管T3将数据信号端Data与第二节点P2即电容C的左端导通,进而将数据信号端Data输入的信号Vdata传递到电容C的左端,即此时电容C左端的电压V1=Vdata,而电容C的右端(亦即第一节点P1)在电容C的充电带动下电压也变为Vdata,此时驱动晶体管D1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的信号Vdd经过导通的驱动晶体管D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输出到电容C的右端,即此时第一节点P1的电压为Vdd-Vth,其中Vth为驱动晶体管D1的阈值电压,而此时电容C两端的电压差为Vdata-Vdd+Vth。

[61]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如图4所示,补偿模块03可以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T4;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栅极与第一信号控制端EM1相连,源极与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相连,漏极与第二节点P2相连,具体地,在补偿阶段第四开关晶体管T4在第一信号控制端EM1的控制下导通,导通的第四开关晶体管T4将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与第二节点P2导通,因此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输入的电压信号Vdd传输到第二节点P2,进而第二节点P2亦即电容C左端的电压信号变为Vdd,由于充电阶段使得电容C两端的电压差为Vdata-Vdd+Vth,因此此时电容C的右端的电压为2Vdd-Vdata-Vth。

[62]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中,如图4所示,发光控制模块05可以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T5;第五开关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二信号控制端EM2相连,源极与第三节点P3相连,漏极与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阳极层相连,具体地,在发光阶段,第五开关晶体管T5在第二信号控制端EM2的控制下导通,导通的第五开关晶体管T5将第三节点P3亦即驱动晶体管D1的漏极与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阳极层导通,此时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输入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端Ref2的信号Vss,驱动晶体管D1在第一节点P1的控制下导通,通过导通第五开关晶体管T5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正常发光;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的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实现触控功能。

[6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在此不做限定。在具体实施中,这些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不做具体区分。在描述具体实施例时以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

[64]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和工作时序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以如图4所示的采用P型晶体管设计的像素电路以及图5所示的图4的输入输出时序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作以描述。具体地,选取如图5所示的输入输出时序图中的t1~t5五个阶段。下述描述中以1表示高电平信号,0表示低电平信号。

[65]

在t1阶段,Reset=0,EM1=1,EM2=1,Gate=1,Ref1=Vdd,Ref2=Vss。由于Reset=0,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T1导通;由于EM1 =1,EM2=1,Gate=1,因此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第四开关晶体管T4和第五开关晶体管T5截止。导通的第一开关晶体管T1将驱动晶体管D1的栅极(亦即第一节点P1)和重置信号端Vinit导通,因此可以对驱动晶体管D1的栅极的电压进行初始化,将电容C两端的电荷清零,消除先前的压差对后续阶段的影响。t1阶段为重置阶段。

[66]

在t2阶段,Reset=1,EM1=1,EM2=1,Gate=0,Ref1=Vdd,Ref2=Vss。由于Gate=0,因此第二开关晶体管T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T3导通;由于Reset=1,EM1=1,EM2=1,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四开关晶体管T4和第五开关晶体管T5截止。导通的第三开关晶体管T3将数据信号端Data与第二节点P2即电容C的左端导通,进而将数据信号端Data输入的信号Vdata传递到电容C的左端,即此时电容C左端的电压V1=Vdata,而电容C的右端(亦即第一节点P1)在电容C的充电带动下电压也变为Vdata,此时驱动晶体管D1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的信号Vdd经过导通的驱动晶体管D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输出到电容C的右端,即此时第一节点P1的电压为Vdd-Vth,其中Vth为驱动晶体管D1的阈值电压,而此时电容C两端的电压差为Vdata-Vdd+Vth。t2阶段为充电阶段。

[67]

在t3阶段,Reset=1,EM1=1,EM2=0,Gate=1,Ref1=Vdd,Ref2=Vss。由于EM1=0,因此第四开关晶体管T4导通;由于Reset=1,EM2=1,Gate=1,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五开关晶体管T5截止。导通的第四开关晶体管T4将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与第二节点P2导通,因此第一参考信号端Ref1输入的电压信号Vdd传输到第二节点P2,进而第二节点P2亦即电容C左端的电压信号变为Vdd,由于充电阶段使得电容C 两端的电压差为Vdata-Vdd+Vth,因此此时电容C的右端的电压为2Vdd-Vdata-Vth。t3阶段为补偿阶段。

[68]

在t4阶段,Reset=1,EM1=1,EM2=0,Gate=1,Ref1=Vdd,Ref2=Vss。由于EM2=0,因此第五开关晶体管T5导通;由于Reset=1,EM1=1,Gate=1,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截止。导通的第五开关晶体管T5将第三节点P3亦即驱动晶体管D1的漏极与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阳极层导通,此时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输入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端Ref2的信号Vss,驱动晶体管D1在第一节点P1的控制下导通,通过导通第五开关晶体管T5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正常发光,此时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的电流为:

[69]

I=1/2K(Vgs-Vth)2=1/2K[Vdd-(2Vdd-Vdata-Vth)-Vth]2=1/2K(Vdata-Vdd)2

[70]

其中,K是与驱动晶体管D1的工艺参数和几何尺寸有关的常数,Vgs为驱动晶体管D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由上述分析可知,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的电流确实与驱动晶体管D1的阈值电压无关,从而消除驱动晶体管D1的阈值电压的变化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发光亮度产生的影响,从而很好的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的均一性。t4阶段为发光阶段。

[71]

在t5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的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实现触控功能,因此t5阶段为触控阶段,在此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信号,因此与阴极相连的第二参考信号端的信号会因触控信号的产生发生变化,相应的驱动触控电极的驱动信号线,即为第二参考信号端提供信号的信号线上的信号会随着触控信号的变化而变 化,相应的其余信号线上的信号随之同步调制,例如图6所示,第二参考信号端Ref2的信号变为Vss-Vtouch,相应的其余信号线上的信号均减少Vtouch,这样驱动触控电极驱动信号线与各信号线上的信号同步调制,各信号线之间不会产生额外的信号差,因此可以保持各信号线与驱动触控电极的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差值不变,消除了由于触控信号的产生造成的触控电极的寄生电容,提高了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

[72]

在后续时间段,像素驱动电路将重复上述t1-t5的工作过程。

[73]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依次进行的重置阶段、充电阶段、补偿阶段、发光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74]

S101、在重置阶段,重置模块在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重置信号端输入的重置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初始化;

[75]

S102、在充电阶段,充电模块在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数据信号端输入的数据信号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数据写入;

[76]

S103、在补偿阶段,补偿模块在第一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通过第一参考信号端输入的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补偿;

[77]

S104、在发光阶段,驱动模块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发光控制模块在第二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导通,通过导通的发光控制模块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

[78]

S105、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

[79]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中,在触控阶段将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进而实现触控点的确定,即实现了显示面板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的基础上集成了触控功能,且通过像素驱动电路在重置阶段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初始化,在补偿阶段对驱动模块进行了阈值电压的补偿,避免了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的变化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发光亮度的影响,提高了显示面板发光亮度的均一性,从而保证了显示画面的质量。同时在触控阶段,阴极层分割后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信号,其余用于传输各类信号的信号线如扫描信号线、数据线、电源电压线等信号线上的信号均与触控电极感应的外界触控信号同步调制,可以消除触控电极的寄生电容,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

[8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8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绝缘的阴极,阴极通过引线与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对应的管脚一一对应相连,这样在充电阶段,充电模块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数据写入;在补偿阶段,补偿模块对第一节点进行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补偿;在发光 阶段,驱动模块通过导通的发光控制模块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在不改变原有的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进行分割,在触控阶段将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进而实现触控点的确定,即实现了显示面板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的基础上集成了触控功能,且通过像素驱动电路在重置阶段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初始化,在补偿阶段对驱动模块进行了阈值电压的补偿,避免了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的变化对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发光亮度的影响,提高了显示面板发光亮度的均一性,从而保证了显示画面的质量,同时在触控阶段,阴极层分割后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信号,其余用于传输各类信号的信号线如扫描信号线、数据线、电源电压线等信号线上的信号均与触控电极感应的外界触控信号同步调制,可以消除触控电极的寄生电容,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

[8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83]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6月1日递交的中国专利申请第201510293859.0号的优先权,在此全文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以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1]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touch control panel and a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a display device. Without changing an origina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structure, a cathode layer (2) of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structure is divided to form a plurality of cathodes independent and insulated from one another; in a touch control phase, the cathodes serve as touch control electrodes to sense the occurrence of external touch control, and a touch control signal is transmitted to a touch control display integrated chip via a lead, thereby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a touch control function in a display panel based 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ing; in addition, via a pixel drive circuit, initialization is performed on a control end of a drive module (04) in a reset phase and threshold voltage compensation is performed on the drive module (04) in a compensation phase, thereby avoiding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in a threshold voltage of the drive module (04) on the luminous brightness of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signals on various signal lines and an external touch control signal sensed by the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are synchronously modulated in a touch control phase, so that parasitic capacitance of the touch control electrodes can be eliminat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touch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touch control panel.

[2]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电致发光结构;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包括:阳极层、阴极层,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的发光层;所述阴极层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绝缘的阴极,所述阴极通过引线与触控显示集成芯片对应的管脚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重置模块、充电模块、补偿模块、驱动模块、发光控制模块;所述重置模块的控制端与复位信号端相连,输入端与重置信号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一节点相连;所述充电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均与扫描信号端相连,第一输入端与数据信号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节点相连,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节点相连;所述补偿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控制端相连,输入端与第一参考信号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二信号控制端相连,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阳极层相连,其中,

在重置阶段,所述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所述重置信号端输入的重置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初始化;在充电阶段,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在所述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所述数据信号端输入的数据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数据写入;在补偿阶段,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端输入的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所述驱动模 块的阈值电压补偿;在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导通,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控制下,通过导通的所述发光控制模块驱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在触控阶段,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所述引线传输到所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多个正方形的阴极,每个正方形阴极的边长为4毫米。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引线位于栅线所在金属层,或位于源漏极金属层,或位于除栅线所在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之外的第三金属层。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

所述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

所述电子传输层位于所述阴极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阴极层的材料为镁铝合金或镁银合金,所述阳极层的材料为ITO材料。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重置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端相连,源极与所述 重置信号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三开关晶体管和电容;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端相连,源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所述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端相连,漏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其中,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

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控制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漏极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阳极层相连。

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重置阶段、充电阶段、补偿阶段、发光阶段和触控阶段;其中,

在重置阶段,重置模块在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重置信号端输入的重置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初始化;

在充电阶段,充电模块在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通过数据信号端输入的数据信号对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数据写入;

在补偿阶段,补偿模块在第一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通过第一参考信号端输入的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补偿;

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在第二信号控制端的控制下导通,驱动模块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通过导通的发光控制模块驱动有机电致发光结构发光;

在触控阶段,有机电致发光结构的阴极层分割形成的多个阴极作为触控电极感应外界触控发生情况,并将触控信号通过引线传输到触控显示集成芯片。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