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EDULING SUBBAND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本申请要求在2018年04月1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0327045.8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上行传输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以及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目前对于上行传输,包括基于码本的传输(Codebook Based)和不基于码本的传输(Non-codebook Based),新无线技术(New Radio,NR)只支持用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预编码指示来通知宽带的预编码信息。对于信道频率选择性比较强的用户,预编码指示会带来性能损失。然而,对于如何指示上行调度子带的预编码信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克服了上行调度子带的预编码信息的指示传输缺陷,通过DCI中固定的预编码指示来通知数量动态变化的上行调度子带的预编码信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调度子带;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调度子带; 处理模块,设置为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 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设置为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设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以实现上述介绍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 当所述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导致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介绍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的步骤。 附图概述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多用户调度的频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划分方式的示例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三种划分方式的示例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为预编码指示分配调度子带的示例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的示例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划分频域段的示例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划分方式的示例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三种划分方式的示例图; 图12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划分方式的示例图; 图1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划分方式的示例图; 图15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分配调度子带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分配调度子带的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对于上行传输,基站利用DCI来通知用户一些调度信息,例如:频域资源的分配和预编码信息的指示等。NR频域资源的分配分为两种方式,即资源分配方式Type 0和资源分配方式Type 1。在资源分配方式Type 0中,资源调度的单位是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s,RBG),一个RBG由若干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组成;基站分配给用户的多个RBG可以是不连续的。在资源分配方式Type 1中,资源调度的单位是PRB,基站分配给用户的多个PRB必须是连续的。此外,基站分配给用户的RBG或者PRB的数量是动态的。 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NR的上行传输,DCI中还包括预编码指示,该预编码指示用于所有调度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频域PRB上。如果用户的信道多径时延比较大,那么信道频率选择性比较强,即不同频域资源上的信道状况差别很大,那么宽带的预编码指示就会带来性能损失。为了支持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通知不同的预编码指示,基站可以通知不同的预编码信息给不同的调度子带。 一种直观的方法就是将PUSCH调度的资源分成若干份,每份就是一个调度子带,然后每个调度子带对应一个预编码指示。然而,这种方法会导致多用户调度出现问题,尤其是多个用户分配的频域资源是部分重叠的。例如,如图1所示,设调度子带的个数是4,用户UE0被分配的8个PRB为PRB4-PRB11,而用户UE1被分配的8个PRB为PRB3-PRB10。对于UE0,PRB4和PRB 5为一个调度子带,且PRB4和PRB 5的预编码信息一样;而对于UE1,PRB3和PRB4为一个调度子带,PRB5和PRG6为另一个调度子带,且PRB3和PRB4的预编码信息与PRB5和PRG6的预编码信息可能不同。这样两个都在PRB4和PRB5上被调度的UE0和UE1在PRB4和PRB 5上受到的干扰不同,进而对解调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为了解决多用户调度的问题,将整个成分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或者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划分成若干个频域资源组,每个频域资源组就是一个频域子带,每个频域子带也就是预编码信息变化的最小单元,即每个频域子带包含的所有PRB的预编码信息应该相同。例如,对于整个CC,每2 个连续的PRB是一个频域子带;这样对于UE0来说,被调度了4个频域子带,分别是PRB{4,5}、PRB{6,7}、PRB{8,9}、PRB{10,11};而UE1被调度了5个频域子带,分别是PRB{3}、PRB{4,5}、PRB{6,7}、PRB{8,9}、PRB{10}。这种方法保证了不同用户频域子带的划分是相同的。且在同一个频域子带内预编码信息不变化,从而多用户干扰也在频域子带内不变。基站在解调时只需要按频域子带为最小单位进行就可以了。频域子带是按照CC或者BWP的系统带宽划分的,跟用户的调度的频域资源位置没有关系。频域子带的大小可以是固定的值或者信令通知的,例如高层信令通知,也可以是与PUSCH调度的PRB多少有关系。 直观地,基站可以给每个调度子带配置一个预编码指示。例如,基站分配给了用户4个调度子带,那么就通知4个传输预编码指示(Transmit Precoder Indicator,TPMI),每个TPMI对应一个调度子带。然而这种方案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基站分配给用户PRB的多少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调度子带的多少也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为了保证低的用户复杂度,必须使得DCI的负荷大小(Payload Size)恒定,或者半静态变化,或者DCI的负荷大小的候选值很少。因为一个DCI的负荷大小就对应了一次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盲检PDCCH。这样预留在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个数就不能随着分配给PUSCH的PRB或者RBG个数的变化而动态变化了,就要使得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个数半静态的变化或者固定。 为了解决了上行调度子带的预编码信息的指示传输问题,以通过DCI中固定的预编码指示来通知数量动态变化的上行调度子带的预编码信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和步骤S202。 在步骤S201中,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调度子带。 在步骤S202中,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预编码指示包括以下之一:TPMI的指示、SRI的指示;预编码指示也可能是其他的子带信息指示,例如子带传输等级指标(Transmission Rank Indicator,TRI)的指示、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端口的指示等。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是默认的固定值。另外,本实施例的调度子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资源分配方式Type 0的RBG,有可能由一个或者多个RBG组成。调度子带的大小可以预定义的等于资源分配方式Type 0的RBG,或者由高层信令通知,或者高层信令配置几个候选值后用DCI信令选择其中一个。而且,用户UE在调度时不一定每个子带都调度所有PRB,即某些调度的子带上实际只调度了部分PRB。具体调度了多少调度子带,由DCI中PUSCH的频域资源分配指示位确定。 所述对应关系是指DCI中的每个预编码指示对应的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个数和调度子带序号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02,包括: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或者,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或者,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上述适用于当预留在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个数小于PUSCH中所包含的调度子带的个数时,此时某些调度子带应该共享相同的预编码指示。 另外,当预留在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个数大于PUSCH中所包含的调度子带的个数时,K个预编码指示中的N个用来通知实际调度的N个PUSCH调度子带就足够了,而剩余的K-N个就浪费了。为了增强DCI传输的鲁棒性,剩余的K-N个预编码指示的值由N个预编码指示值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决定。比如在DCI的K个预编码指示中,前N个预编码指示分别对应N个PUSCH调度子带,而剩余的K-N个预编码指示,每个值都等于第N个预编码指示的值。在一实施例中,剩余的K-N个预编码指示,每个值都等于第1个预编码指示的值。这样相当于重复通知,鲁棒性较强。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02和步骤S303。 在步骤S301中,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DCI,确定PUSCH中的调度子带。 在步骤S302中,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且每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包括A1个调度子带,每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包括A2个调度子带。
在一实施例中,K1=mod(N,K),mod()为取余数的数学运算;
K2=K-K1;
为向上取整的数学运算;
为向下取整的数学运算。
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到与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相同数量的调度子带组中,且PUSCH中的每个调度子带均不能同时存在于多个调度子带组中。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种类型的调度子带组;第一调度子带组包括A1个数量的调度子带;第二调度子带组包括A2个数量的调度子带;当N的值是K的值的整数倍时,A1的值等于A2的值;当N的值不是K的值的整数倍时,A1=A2+1。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K个预编码指示尽量对应等间隔的频域调度资源,所述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具体包括以下四种划分方式:
第一种:将PUSCH中的前K1*A1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将PUSCH中的后K2*A2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
例如:如图4所示,DCI中有4个预编码指示,基站调度给UE 5个调度子带,即N=5,K=4;所以
K1=mod(N,K)=1,K2=K-K1=3。按照第一种划分方式,调度子带0和调度子带1的预编码信息由预编码指示0来通知,剩余调度子带中每个调度子带由1个单独的预编码指示来通知。每个预编码指示可能需要若干比特。
第二种:将PUSCH中的前K2*A2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将PUSCH中的后K1*A1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
第三种: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依次交替的划分为第一调度子带组和第二调度子带组。即将PUSCH中的前A1个连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第一调度子带组;将接下来的A2个连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第二调度子带组;再将接下来的A1个连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第一调度子带组;以此类推,直到K1或者K2个预编码 指示被分配完为止。如果K1不等于K2,那么最后几个指示就不会交替。
例如,如图5所示,N=10、K=4、A1=3、A2=2、K1=2、K2=2;预编码指示0,1,2,3分别对应的调度子带的个数是3,2,3,2。这样的好处是使得每个预编码指示对应的调度子带更加均匀。
第四种: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被反向交替的划分为第一调度子带组和第二调度子带组。例如,PUSCH中的前A1个连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第一调度子带组;将接下来的A2个连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第二调度子带组;将接下来的A2个连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第二调度子带组;再将接下来的A1个连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第一调度子带组。直到K1或者K2个预编码指示被分配完为止。如果K1不等于K2,那么最后几个指示就不会交替。
在步骤S303中,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划分在同一个调度子带组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当采用步骤S302中的第一种划分方式时,建立DCI中的前K1个预编码指示与所述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建立DCI中的后K2个预编码指示与所述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
K个预编码指示中的前K1个预编码指示对应PUSCH中的前K1*A1个调度子带,其中PUSCH中的前K1*A1个调度子带中,每连续A1个调度子带对应相同的预编码指示。K个预编码指示中的最后K2个预编码指示对应PUSCH中的最后K2*A2个调度子带。其中PUSCH中的最后K2*A2个调度子带中,每连续A2个调度子带对应相同的预编码指示。
当采用步骤S302中的第二种划分方式时,建立DCI中的前K2个预编码指示与所述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建立DCI中的后K1个预编码指示与所述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PUSCH中的前K2*A2个调度子带中,每连续A2个调度子带对应相同的预编码指示;PUSCH中的最后K1*A1个调度子带中,每连续A1个调度子带对应相同的预编码指示。
当采用步骤S302中的第三种划分方式时,第1个预编码指示对应PUSCH中的前A1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第2个预编码指示对应接下来的A2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第3个预编码指示又对应接下来的A1个连续的调度子带,以此类推。
当采用步骤S302中的第四种划分方式时,第1个预编码指示对应PUSCH中的前A1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第2个预编码指示对应接下来的A2个连续的调度 子带,第3个预编码指示又对应接下来的A2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第4个预编码指示又对应接下来的A1个连续的调度子带。
需要说明的是,PUSCH中连续的调度子带是指分配给UE的调度子带连续或者相邻,而不是频域上绝对子带的定义。比如基站通过DCI调度给UE的调度子带为子带#0,#2,那么调度子带#0和#2就是PUSCH的2个连续的调度子带,因为调度子带#1没有分配给该UE。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得K个预编码指示尽量对应相近个数的调度子带。 本实施例介绍的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2级DCI的情况,即K个预编码指示是包含在2个DCI中。 实施例二中的技术方案比较简单,容易实现,然而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图6中,对于PUSCH资源分配方式Type 0,如果PUSCH分配的调度子带不连续,按照实施例二中的技术方案,调度子带0和调度子带12会对应相同的预编码指示I0。然而,由于调度子带0和调度子带12的频域距离太远,信道差异太大,使用相同的预编码指示会带来性能损失。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01、步骤S702和步骤S703。
在步骤S701中,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DCI,确定PUSCH中的调度子带。 在步骤S702中,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个频域段。 在本实施中,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是指PUSCH中的第一个调度子带到最后一个调度子带的频域距离,或者PUSCH中的第一个调度子带到最后一个调度子带的频域距离加1。例如,如图6所示,PUSCH中的第一个调度子带是频域子带0,最后一个调度子带是频域子带15,那么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就是D=15-0=15,或者D=15-0+1=16。又如图8所示,由于PUSCH中的第一个调度子带是频域子带6,最后一个调度子带是频域子带21,那么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就是D=21-6+1=16,或者D=21-6=15。换句话说,预编码指示和PUSCH调度频域资源(PRB或者子带)的对应关系至少由PUSCH调度资源的频域距离有关系。频域距离的单位可以是频域的PRB个数、子带个数、子载波个数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在本实施中,频域子带是指频域上的一些频域资源,由若干PRB或者RBG 组成,每个频域子带的索引跟频域资源有关系,而跟是否被UE调度没有关系。一般的,如果在某个或者某些频域子带上没有分配的PUSCH调度子带,那么该频域子带对应的预编码指示就没有用。 例如,如图9所示,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是16个频域子带,总共划分为K个频域段,每个频域段包含D/K=16/4=4个频域子带。即频域子带0-3组成频域段0,频域子带4-7组成频域段1,频域子带8-11组成频域段2,频域子带12-15组成频域段3。4个频域段和4个预编码指示一一对应。由于实际的PUSCH中的调度子带只有频域子带0、12、13、14、15,即调度的PUSCH调度子带只分配在了频域段1和3,分配的PUSCH中的调度子带中频域子带0的预编码信息由第一个预编码指示I0通知,分配的PUSCH中的调度子带12-15的预编码信息由第四个预编码指示I3通知,剩余的第2,3个预编码指示就不用了。在一实施例中,没有用的第2或者第3个预编码指示由第一个或者第四个决定,比如第2个或者第3个预编码指示跟第1个或者第4个预编码指示相同,以增强指示的鲁棒性。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D不一定是K的整数倍,所以每个频域段包含的频域子带的个数可能不同,步骤S702,包括: 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和K2个第二频域段,且每个第一频域段包括G1个连续的频域子带,每个第二频域段包括G2个连续的频域子带;
其中,K1=mod(D,K);K2=K-K1;
也就是说,在K个频域段中,有K1个第一频域段,且每个第一频域段包含G1个频域连续的频域子带;有K2个第二频域段,且每个第二频域段包含G2个频域连续的频域子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和K2个第二频域段,例如可以包括以下四种划分方式。
第一种: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前K1*G1个频域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并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后K2*G2个频域子带划分为K2个第二频域段。
例如,如图10所示,K=4、N=9(即,PUSCH中实际调度了9个子带),D=18,因此,
K1=mod(D,K)=mod(18,4)=2、K2=K-K1=2;所以前两个频域段均包含5个频域子带,即频域子带0-4属于频域段0,频域子带5-9属于频域段1,后两个频域段2和3 均包含4个频域子带。由于PUSCH中的调度子带0,2属于频域段0,所以用预编码指示I0来通知其预编码信息;由于PUSCH中的调度子带5,8属于频域段1,所以用预编码指示I1来通知其预编码信息;由于PUSCH中的调度子带12,13属于频域段2,所以用预编码指示I2来通知其预编码信息;由于PUSCH中的调度子带14,15,17属于频域段3,所以用预编码指示I3来通知其预编码信息。
第二种: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前K2*G2个频域子带划分为K2个第二频域段,并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后K1*G1个频域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
第三种:将总频域距离D依次交替的划分为第一频域段和第二频域段。即,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前G1个连续的频域子带划分为第一频域段;将接下来的G2个连续的频域子带划分为第二频域段;再将接下来的G1个连续的频域子带划分为第一频域段;以此类推,直到K1个或者K2个频域段放置完。如果K1不等于K2,那么最后几个就不会交替。例如,如图11所示,频域段0和频域段2均包含5个连续的频域子带,而频域段1和频域段3均包含4个连续的频域子带。
第四种: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频域子带被反向交替的划分为第一频域段和第二频域段。例如,总频域距离D中的前G1个连续的频域子带划分为第一个第一频域段;将接下来的G1个连续的频域子带划分为第二个第一频域段;再将接下来的G2个连续的频域子带划分为第一个第二频域段;再将接下来的G2个连续的频域子带划分为第二个第二频域段。以此类推,直到K1个或者K2个频域段放置完。如果K1不等于K2,那么最后几个就不会交替。
在步骤S703中,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划分后的多个频域段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分配在同一个频域段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例如,当采用第一种划分方式时,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分成K个频域段,其中K1个预编码指示中的每个预编码指示对应G1个频域子带,K2个预编码指示中的每个预编码指示对应G2个频域子带。分配在相同频域段里的调度子带对应的预编码指示相同。每个频域段对应一个预编码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划分成K个频域段,每个频域段包含连续的若干个频域子带。分配在一个频域段里的调度子带对应的预编码指示相同。每个频域段对应一个预编码指示,即K个预编码指示和K个频域段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介绍的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2级DCI的情况,即K个预编码指示是包含在2个DCI中。 在上述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中,预编码指示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跟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有关系,这会使得频域距离越远、信道越不相近的调度子带用不同的预编码指示,能很好的抗频率选择性信道。但是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划分成K个频域段,每个频域段对应一个预编码指示,如果没有在某些频域段上调度PUSCH,那么就有可能有浪费的情况。为了减少浪费,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201、步骤S1202和步骤S1203。 在步骤S1201中,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DCI,确定PUSCH中的调度子带。 在步骤S1202中,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至少部分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不大于T。 其中,T的值至少由D的值与K的值确定;在一实施例中,
T的值也可以是默认的值或者高层信令通知的。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调度子带组至少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或者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 其中,P的值至少由N的值与K的值确定;在一实施例中,在每个调度子带组至少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的情况下,
在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的情况下,
P也可以是默认的值,比如1;或者是信令通知的,比如高层信令通知。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202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划分方式。 第一种: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K个调度子带组,且K个调度子带组中至少K1个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均不大于T;其中,K1=mod(N,K)。在一实施例中,使得每个调度子带组至少包含P个连续的PUSCH调度子带。
例如,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K个调度子带组,其中包括K1个第一 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每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包括A1个调度子带,每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包括A2个调度子带;且每个第一调度子带组中的A1个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均不大于T。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调度子带组中的A2个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可以大于T。
其中,K1=mod(N,K);K2=K-K1;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种划分方式的示例性划分过程如下:步骤1、步骤2和步骤3。 在步骤1中,初始化,子带组j=0,n=1。 在步骤2中,PUSCH预编码指示j对应PUSCH调度子带组j。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2,包括:步骤a、步骤b和步骤c。 在步骤a中,第n个到第n+A2个PUSCH调度子带属于子带组j。
在步骤b中,如果第n个到第n+A1个PUSCH调度子带在频域上的距离不大于G1,而且j<K1,那么第n+A1个PUSCH调度子带也属于子带组j。
在步骤c中,j=j+1。 n变成PUSCH调度子带组j中最后一个子带的下一个PUSCH调度子带。 在步骤3中,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j是最后一个调度子带组。 如图13所示,D=18、K=4、N=9、PUSCH中的调度子带所对应的频域子带为0、1、2、3、4、5、15、16、17;则
K1=mod(N,K)=1、K2=K-K1=3、
所以K1个预编码指示中的每个对应了A1个调度子带,且这A1个调度子带必须满足总频域距离小于或者等于T。由于PUSCH中调度的频域子带0、1、2的总频域距离为2-0+1=3,小于T,那么PUSCH中调度的频域子带0、1、2共享第一个预编码指示。由于K1=1,所以剩余的3个预编码指示都对应了2个连续的调度子带。此时有个小缺点就是导致了调度子带5和15共用一个预编码指示,且调度子带5和15的总频域距离大于T。但是由于调度子带的位置很灵活,很难应对所有的场景。
第二种: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每个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均不大于T。 在一实施例中,可限制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P个连续PUSCH调度子带。 例如,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K个调度子带组,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P个调度子带,且每个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均不大于T。在第i个预编码指示对应第j个调度子带的情况下,当判断第j+1个调度子带是否也对应第i个预编码指示时,需要判断以下两个条件。 条件1:第i个预编码指示对应的调度子带个数是否已经达到P个,如果达到了那么第j+1个调度子带就对应第i+1个预编码指示;如果没有达到,那么还需判断条件2。 条件2:如果第j+1个调度子带也对应第i个预编码指示,即第j+1个调度子带和第j个调度子带属于同一个调度子带组,那么需要判断该调度子带组的总频域距离是否超过T,如果超过了,那么第j+1个调度子带就对应第i+1个预编码指示,如果没有超过,那么第j+1个调度子带也对应第i个预编码指示。 基于上面的两个条件,i,j都从1开始。那么图13的调度子带对应的预编码指示就有所不同。如图14所示。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3个调度子带,且每个调度子带组的总频域距离不大于3。第一个调度子带0属于调度子带组0;当判断调度子带1是否属于调度子带组0时需要判断两个条件,如果将调度子带1也纳入调度子带组0,那么要判断调度子带组0的调度子带个数是否超过限定值,而且需要判断调度子带组0的总频域距离是否超过限定值,显然没有超过,所以调度子带1也属于调度子带组0,由预编码指示I0来通知预编码信息。同样进行判断调度子带2也属于调度子带组0。由于如果调度子带3加入调度子带组0会使得调度子带组0的调度子带个数超过3个,那么调度子带3必须属于调度子带组1了。依次进行下一个调度子带的判断,就可以得到图14。从图14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案有可能导致最后一些预编码指示没有对应的调度子带,也就浪费了这些指示位。但是这是由于调度引起的缺点,无法避免。 在步骤S1203中,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在同一个调度子带组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本实施例限制了部分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这样使得同一个预编码指示对应的调度子带的频域尽可能的相近,对于调度带来了好处。避免了对应于同一个预编码指示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过大的问题,从而避免了性能损失。 本实施例介绍的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2级DCI的情况,即K个预编码指示 是包含在2个DCI中。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装置,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接收模块1501和处理模块1502。 接收模块1501,设置为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调度子带。 处理模块1502,设置为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 处理模块1502,还设置为: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且每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包括A1个调度子带,每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包括A2个调度子带;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划分在同一个调度子带组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其中,K1=mod(N,K);K2=K-K1;
或者,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个频域段;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划分后的多个频域段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分配在同一个频域段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或者,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至少部分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不大于T;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在同一个调度子带组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其中,T的值至少由D的值与K的值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模块1502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以 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时,处理模块1502还设置为:
将PUSCH中的前K1*A1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将PUSCH中的后K2*A2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并建立DCI中的前K1个预编码指示与所述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建立DCI中的后K2个预编码指示与所述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或者,
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依次交替的划分为第一调度子带组和第二调度子带组。 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模块1502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个频域段时,处理模块1502还设置为: 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和K2个第二频域段,且每个第一频域段包括G1个连续的频域子带,每个第二频域段包括G2个连续的频域子带;其中,K1=mod(D,K);K2=K-K1;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502在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和K2个第二频域段时,例如可以包括:
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前K1*G1个频域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并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后K2*G2个频域子带划分为K2个第二频域段;或者,
将总频域距离D依次交替的划分为第一频域段和第二频域段。 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模块1502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至少部分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不大于T时,处理模块1502还设置为: 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K个调度子带组,且K个调度子带组中至少K1个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均不大于T;其中,K1=mod(N,K);或者,
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每个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均不大于T。 在一实施例中,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调度子带组至少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或者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 其中,P的值至少由N的值与K的值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在每个调度子带组至少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的情况下,
在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的情况下,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设备,如图16所示,设备包括: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及通信总线; 通信总线设置为实现处理器1601和存储器160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1601设置为执行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调度子带;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 当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导致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操作: 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调度子带;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为上行调度子带指示预编码信息的方法,尤其是在DCI中预编码指 示的数量小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数量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使得每个预编码指示对应的调度子带,无论从数量还是从频域距离上都相对平均,从而减少预编码指示的性能损失。本申请还能通过DCI中固定的预编码指示来通知数量动态变化的上行调度子带的预编码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Disclosed are a scheduling subband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a device and a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 method comprises: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sent by a base station, and determining scheduling subbands in a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and establish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precoding indications in the DCI and the scheduling subbands in the PUSCH according to at least one parameter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cheduling subbands in the PUSCH and the total frequency domain distance of the scheduling subbands in the PUSCH and according to the total number of precoding indications in the DCI. 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包括: 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调度子带;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是由高层信令配置的。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且每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包括A1个调度子带,每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包括A2个调度子带;
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划分在同一个调度子带组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其中,K1=mod(N,K);K2=K-K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包括:
将PUSCH中的前K1*A1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将PUSCH中的后K2*A2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
所述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 建立DCI中的前K1个预编码指示与所述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建立DCI中的后K2个预编码指示与所述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包括:
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依次交替的划分为第一调度子带组和第二调度子带组。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个频域段; 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划分后的多个频域段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分配在同一个频域段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个频域段,包括: 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和K2个第二频域段,且每个第一频域段包括G1个连续的频域子带,每个第二频域段包括G2个连续的频域子带;
其中,K1=mod(D,K);K2=K-K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和K2个第二频域段,包括:
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前K1*G1个频域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并将总频域距离D中的后K2*G2个频域子带划分为K2个第二频域段。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1个第一频域段和K2个第二频域段,包括:
将总频域距离D依次交替的划分为第一频域段和第二频域段。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至少部分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不大于T; 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在同一个调度子带组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其中,T的值至少由D的值与K的值确定。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K个调度子带组,且K个调度子带组中至少K1个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均不大于T;其中,K1=mod(N,K)。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至少部分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不大于T包括: 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每个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均不大于T。 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调度子带组至少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或者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 其中,P的值至少由N的值与K的值确定。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个调度子带组至少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的情况下,
在每个调度子带组最多包含P个连续的调度子带的情况下,
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由基站发送来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确定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的调度子带; 处理模块,设置为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和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建立DCI中的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对应关系。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设置为: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N个调度子带划分为K1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和K2个第二调度子带组,且每个第一调度子带组包括A1个调度子带,每个第二调度子带组包括A2个调度子带;
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划分在同一个调度子带组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其中,K1=mod(N,K);K2=K-K1;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设置为: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总频域距离D划分为K个频域段; 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划分后的多个频域段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分配在同一个频域段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设置为: 根据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个数N、PUSCH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D、以及DCI中的预编码指示的总个数K,将PUSCH中的调度子带划分为最多K个调度子带组,且至少部分调度子带组中的调度子带的总频域距离不大于T; 建立DCI中的多个预编码指示与PUSCH中划分后的多个调度子带组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在同一个调度子带组内的多个调度子带对应同一个预编码指示; 其中,T的值至少由D的值与K的值确定。 一种分配调度子带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设置为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设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 当所述分配调度子带的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导致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配调度子带的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